APP下载

重视朗读 事半功倍

2009-03-18杨秀梅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的文章语文

杨秀梅

【摘要】朗读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教学中重视朗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朗读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朗读有助于体味文章思想感情;第三,朗读有利于记忆;第四,朗读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学习朗读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84-0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语文教学。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朗读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20年,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领悟到:教学中重视朗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教学中朗读的作用及朗读训练注意事项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朗读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领会语文学习的情趣。如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学生轻轻朗读,尽情感受,体会青海湖神奇、醉人、梦幻的美,引导他们进入美的遐思中。通过朗读,课堂内充满了恬静而又和谐的气氛。如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高潮部分,描写鲁达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从味觉、视觉、听觉捕捉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极其生动,学生读得痛快淋漓,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2朗读有助于体味文章思想感情。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良策,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主旨及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学生在初读时,一般体会不深,通过反复朗读,文中渲染的那种父慈子孝的真情就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把握本文“父子情深”的主题。又如:《小巷深处》中女儿内心的悔悟那一部分内容,感人至深,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母女之间的挚爱深情。对文章精彩片段反复诵读,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在写作时学生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这是朗读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

3朗读有利于记忆。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认真朗读文章,才能熟练背诵。我在教学中也常有这样的体会。有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诗词要求学生背诵,部分学生总是背不下来。课后我就叫他们到办公室里大声地朗读,没多久他们就能熟背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文有50篇,现代文及文段12篇,背诵量不小。教师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诗文所具有的韵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背诵的热情,才能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4朗读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美。中学语文课本中太多是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反复朗读,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其语言之美。我在教《春》一文时,先范读,请学生想象,再由学生分组读、分段读,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碧绿的草地、鲜艳的野花、洁白的梨花、粉红的杏花、绵绵的春雨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的情境中。走进了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中。同样,诗歌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将感情投入诗文中,产生审美的共鸣,能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诗歌的含蓄美。

综上所述,朗读的重要性就毋庸赘言了。那么,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注意什么呢?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教师的范读要正确标准。范,就是标准模板。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一读音准确一声音响亮一停顿恰当一语气连贯一语调自然,教学中也可以在范读时放录音。

第二,朗读中要体现感情。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读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蕴涵的情感。老师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体会字词、话语中渗透的作者情感因素,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实现了老师、学生、作者三者的心灵互动与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掌握得也会更加牢固。

第三,及时纠正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把朗读当作是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学生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及时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并指出不足,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另外,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多种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为主,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以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但齐读也有不足,少数不会读的、不认真读的学生,混在其中,滥竽充数。这样,无法体现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读、学生范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等。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知水平,学生通过朗读理解了文意、提高了表达能力,又能背诵等,其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从而真正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美的文章语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我的语文书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