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困生注意力从“心”做起

2009-03-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差生学习成绩注意力

李 静

【摘要】注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对学生的m理活动发挥选择、调节和督促的作用。成绩好的学生注意力较集中且持久,而成绩差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而难以持久。培养学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的注意能力和良好的注意习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培养学固生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53-02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维持者,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发挥选择、调节和督促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成绩好的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且持久,而成绩差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而难以持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人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俄国教育家的断言,说明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以注意开始的,可见“注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培养学生,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的注意能力和良好的注意习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学工作中,在培养成绩差的学生的注意力方面我有以下体会:

一、融洽感情。消除戒心

由于成绩差的学生常受老师的嫌弃,家长的训斥,同学们的蔑视,使他们容易和家长、教师、同学产生一种情感距离,形成封闭心理。对家长,教师采取疏远回避、警惕、对抗的态度。圣人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消除成绩差的学生的戒备,对抗心理,与成绩差的学生建立真挚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吸引差生注意力的首要条件。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师对差生要以情相待,与差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发白内心的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于情真意切中感化差生的心灵,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准确了解差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便于教师“对症下药”。

二、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面临新奇刺激情况时,产生惊奇而要探明现状与原因的一种倾向。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以师生之情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成绩差的学生的求知欲弱,学习兴趣淡薄,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能让学生尤其是差生产生好奇心的内容。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巧妙的预设疑问,可以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再如教师讲述生动故事,打动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引人学习内容,被教师“牵”着鼻子做学习的主人。随着多媒体走进教室,老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兴趣培养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注意力会在不知不觉中集中到教学内容中去。

三、课堂活动,特别关心

夸美纽斯曾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课堂教学是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育与教学质量如何。关键要看课堂40分钟。差生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课堂不安定的因素,要提高课堂40分钟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差生注意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课堂变化明察秋毫。灵活的处理各种问题。当发现个别差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或用暗示的语言制止差生的违纪行为,也可轻轻地走到差生的面前示意一下等。总之,要使差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科思路上来,让其没有“可乘之机”。现代课堂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材中广泛采用了体验、讨论、阅读、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方式。有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动,表现欲强烈,像角色扮演这一类的活动,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参与。演小品、扮演角色,绝大部分好动而成绩差的学生都很重视这项任务。一方面,是老师信任他们,使他们产生了荣誉感;另一方面,重任在肩,他们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专注。所以在有小品表演的课堂教学中,差生的注意力往往可能高度集中。

四、克服自卑。增强信心

气可鼓,不可泄,鼓气就是激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差生矫正认识,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消除退缩心理,重树学习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多一些表现与发挥的机会,如易答题,让他们先回答;讨论辩论问题,教师可提前把题目交给他们,鼓励他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指导他们整理资料,在讨论中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和习题,要不断的给他们暗示:“这个问题仔细想想,你能够解决”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难道注意力还不集中吗。

五、五官并用,培养“专心”

记忆实质上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能注意到,差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其感知过的事物常常不能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如看书时东张西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等。所以,要求其利用多种感官感知比靠一种官感知留下的痕迹要多、要深。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应该要求差生尽可能地使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防止只用眼看不用手写。只用口念不用心记。做到口到、手到、眼到、耳到、心到,看、听、读、写、想并举,眼、耳、手、口、心并用。古今教育家对此都有论述,如:荀子特别看重听和看的功能,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朱熹为了突出读和想的作用,把“熟读而精思,居敬(即专心)而穷理”作为自己“读书之法”的主要内容。徐特立则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懒笔头胜过好记性”。所以,五官并用可以培养差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就是注意力集中。

六、小组学习。培养上进心

差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之一是学习欠账太多。听不懂跟不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需要把全班的小组和个别的教育形式好好地结合起来,不这样做,就不可能把接受缓慢,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带上来。”因为小组这种学习集体,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与方法上相互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研究表明,学生集体、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通过学生集体,尤其是教学小组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消除学习偏态,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策略。小组教学形式很多,可采用小组帮学,优生与差生一起合作学习,优生在知识、方法等方面帮助差生学习,优生当小先生;还可采用小组讨论,组内学习围绕教师布置的讨论题目共同探讨,相互启发,差生通过讨论,锻炼自己获得进步;布置小组作业,比较困难的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围在一起做,讨论启发,相互帮助,优生帮差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差生在一点一点的进步,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瑞伯雷斯说:“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体验学习的欢乐,就会得寸进尺”,对所学内容,哪怕是最艰难的部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向着目标竭力奋斗的进取精神。多让差生有成功体验,培养其上进心,形成良性循环,非常有助于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差生学习成绩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在书上睡觉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找你算账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
阅读理解两则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