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2009-03-18纪仙容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被动智力人才

纪仙容

【摘要】传统的课程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只是对书本知识的接受,成为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会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阻力,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严重地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必须改变。

【关键词】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52-01

传统的课程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学习方式已不适应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程的现状。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传统的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一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任务。因此,在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倾听。对此,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调查组曾作过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学习为特点。这种学习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学生的接受学习方式。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学习方式过分地突出和强调了接受和掌握,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只是对书本知识的接受,成为纯粹的被动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同时也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会成为学生发展智力的阻力,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严重地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转变目前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参加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自我监控,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控。还要在小组或班级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能明确责任、分工互助、合作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认知的过程和交往的过程。此外,还要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由此可见,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能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就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的创造性得到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未来需要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严重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从根本上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使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根本的变革,此次课程改革首先进行了课程结构的调整、改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教师还应摆好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地改革自己的教学策略,科学地引导学生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中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也才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的变革。

猜你喜欢

被动智力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蔓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毛遂自荐
欢乐智力谷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