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问,您是怎么帮助他的呢

2009-03-18卢细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普斯菲尔迈克尔

卢细芳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令世界瞩目。一个游泳健将更是轰动全球:迈克尔菲尔普斯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么他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又有什么深刻启示呢?

【关键词】评价标签责任教育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16-02

2008年,北京奥运令世界瞩目。一个游泳健将更是轰动了全球。迈克尔,菲尔普斯,这位美国游泳巨星,曾经是多项游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夺金记录保持者,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了八枚金牌,打破了马克·施皮茨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所创出的7金纪录,成为历史上在同一届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同时多次打破世界记录,成为当今世界泳坛和奥运史上的奇迹。他那出色的表现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他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老师的关心爱护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罗森塔尔效应显示,教师对学生有希望、有期待,便会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并有意无意地给予他们特别照顾和关怀,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甚至变得出类拔萃。于是,有不少人怀疑:这位游泳天才,在他孩提时期,一定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家长心中的乖宝宝吧,要不他怎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

回顾菲尔普斯的成长历程,探究他成功的根源,结果跟人们的猜想大相径庭:

幼儿园时,迈克尔·菲尔普斯的老师们常常抱怨道:他总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坐着,老是喜欢动来动去,不时地还发出怪笑,或是去打扰其他的同学来引人注目。上公立学校后,迈克尔·菲尔普斯的老师们说他总是做出一些“不成熟”的举动,他的妈妈回忆说:“从迈克尔·菲尔普斯幼儿园的时候起,老师就告诉我,你的儿子没办法安静地坐着,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她对迈克尔·菲尔普斯的老师说,也许是小孩觉得很无聊,但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迈克尔·菲尔普斯并没有什么天分。”但在巴尔的摩郊区的小学,迈克尔·菲尔普斯在他喜欢的科目上表现不错,比如体育和动手的科目像科学实验都很捧。可是他不喜欢阅读,虽然他也会按时去读书,其实他并不感兴趣。一位女老师对他母亲说:“你的儿子永远也没有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

面对老师们的强烈不满和严重抗议,当时还是一位小学老师的菲尔普斯妈妈忍不住说了一句:“是的,很抱歉,真对不起,都是我儿子的错。可是,请问:您是怎么帮助他的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请问:您是怎么帮助他的呢?”也许这一句话真的会惊醒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啊,一直以来,一考定终身,我们过多追求的是文化考试成绩,我们已经习惯以分数的高低来给每个学生贴上适当的“标签”,我们已经忽略了被视为“差生”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内心感受。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孩子似乎经过老师的调教和熏陶,已经变得精神麻木,整天浑浑噩噩,浪费时间,耗费青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想想,这一切一切的后果就真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社会中有一些学生成为差生不仅仅与我们老师的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必定承载着不可缺少的责任。但一旦学生出现差池,除了抱怨、责备又或是自认倒霉,我们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没有?

我认为,事到如今,学生犯了错误,再去追究谁的责任,或是抱怨、责备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与其做那些无用功。还不如思考一下,加问一句:我该怎么帮助他呢?我能为他做点什么?如果你没有为他做过什么,应当为自己的无为却对孩子的妄加指责而感到羞愧。继而把这作为自己的一大课题,去挑战。去攻克,从而实现“灵魂的工程师”的价值,正如菲尔普斯的教练鲍勃·包曼所做的一样:

最早发现迈克尔·菲尔普斯的游泳潜能,夕日长臂、宽掌、短腿被同学讥笑的缺陷,却变成了举世难得的天赋。主修心理学的鲍勃·包曼认为,尔普斯大赛时越战越勇的心理表现,是优秀运动员很重要的素质。于是,教练向他的家人展示了他的计划:“2000年参加奥运会选拔赛;2004年参加奥运会:2008年打破世界记录;到2012年……”在教练不断的刺激和激励之下,他最终的成绩甚至比他教练的预言还早了四年成为现实。

一个曾经被老师评价得如此一塌糊涂的学生,甚至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地步,竟然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这出乎世人意料的奇迹应当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巨大鼓舞和启示。也许。真的是老师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出现了问题,这类学生具有超常的潜能,但在未被发掘之前就被过早地宣判了死刑。如此想来,陶行知的那段名言果真是振聋发聩:“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而这种悲剧和遗憾,在我们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小环境中是很可能发生的,不信你看看那些被一个个“成功”标准衡量得闷闷不乐、垂头丧气的孩子们吧,而这个害人不浅的所谓成功标准就是守纪律、会读书、学科成绩……如此这般。以这样狭隘和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天生下来就各具特质、差别迥异的孩子,是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因此,我建议我们的所有老师在批评教育孩子之前,必须先想想那句话“请问:您是怎么帮助他的呢?”你是否已为他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他们自己的道路?已经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人生坐标?你的孩子对你帮助他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目标可有认同感?必须要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修复和提高。千万不可以枉下断言,随意批评孩子,假想这些学生如果由于听到了你对于他们毫无信心的评价,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之才,于是变得颓废,沉沦,那你不成为教育的罪人了吗?教育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所以请记住:再差的学生也一定有优点。你如果还没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完全了解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给孩子留点自尊,留点时间,留点空间,多些表扬和鼓励,少些训斥和指责,他一定会慢慢长大。

我们中国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和教师,不必忙着去具体辅导孩子的功课、关心他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放远眼光、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出发,因材施教,帮助孩子确定好成长的目标,帮助他们最终成就最完善的自己。这才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这也才是目前正要解决的最最重要的问题。人们常说: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勇于用睿智的眼光,发掘学生的潜能,做他们成长的伯乐。

其实。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只要多一些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让他们学会说“我想要”和“我认为”,倾听他们的心声,才可能知道他们所想,也才可能正确地指导引领孩子所为。正如鲍勃·包曼所说:“做为教练员,最重要的事情是交流沟通,如果你的信息不能很好地传达给运动员或听不到运动员的心声,我想那样是不行的。”自古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只有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育人的技术,懂得师生沟通的艺术,以此来使得传道,授业,解惑发挥最大的效果,这才是人的教育。

当然,仅凭借目标,就能轻轻松松地取得成功吗?菲尔普斯和他的教练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那么成功除了理想支撑,还有怎样的秘诀呢?菲尔普斯和他的教练给出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老套得不能再老套的不能称之为秘诀的秘诀——勤奋。是啊,天才出于勤奋,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我们的教育必须把时间、兴趣、爱好等都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对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目标才会有认同感,才会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去努力,去争取,你还需担心他自己选择的路自己不会走吗?他才会产生了学习的内驱力,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并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身心的投入,也许,有一天他的学习的劲头你挡都挡不住。你的使命就是成为他们达标检测的监督员,成长历程的引领师,心灵交换的咨询师,处方正确的药剂师。

做到了这些,你的孩子必定会健康快乐成长。长大后,带来震惊世界的辉煌,也说不定啊!

猜你喜欢

普斯菲尔迈克尔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蝴蝶
气场是个什么东西
唤醒沉睡的心
就我一个人的时候
“克拉普斯”
看戏
人性的价格
菲尔普斯要秀新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