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与教学的融合与推进

2009-03-03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过程

陈 利

现代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为现代教学进行了新的定位。越来越多的新课程理念在人们的日常教学中不断得以渗透和体现。比如,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等学习思路的提出,都说明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实践性,特别是化学教学,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深入浅出,让学生更易懂,真正的实现寓学于乐,那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通过实验,把理论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使学生易学易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是基础类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对某一实验过程的演示,来验证某些定理及现象的正确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深入理解一般化学的反应过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处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学习。

化学实验在操作上有更多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而化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二者之间并不会产生矛盾,相反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互补,使二者在融合中得到推进。

一、化学教学为化学实验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化学教学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这一学科的前提,只有深入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才能对化学实验进行有效地指导。化学教学是化学实验的前提和基础,为化学实验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这种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相同化,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化学实验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

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单纯的理论学习难免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及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辅助手段。

1.通过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然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兴趣需要通过外界事物来激活。化学实验既是化学教学的必须,又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手段。

以往有学生反映,化学难学,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完成作业时屡见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理解引起的,而通过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的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导致一片哗然,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好奇心促使学生都争着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对每一个步骤都很认真,从而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知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个别实验还可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它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例如,教学《氯气的性质》时,可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把分别蘸有品红溶液、淀粉碘化钾、溴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的棉花团,通入氯气后,蘸有不同溶液的四个棉花团分别变为:无色、蓝色、红棕色和无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进一步理解了氯气的性质。因此,课堂演示实验和投影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又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表面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3.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自行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创造性思维,并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实验中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再发现”,让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迁移、猜想等,来展示他们思维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如根据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性质,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制作一个简单的家庭小净水器。学生通过亲自设计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培养大家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查资料,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了知识,这些小小的制作和发明,不仅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化学实验是理论学习与动作过程的有机结合

化学实验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化学实验繁琐、危险,不愿进行化学实验,使化学教学效果较差。化学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学生通过实验,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又一次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实践。又如,在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碱中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学生用已学过有关酸碱的性质来理解实验现象,因而对中和反应的实质获得本质上的理解。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化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尽管是方法不一样,但价值取向是一样的,在共同的目标追求下,只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及实施的重点有所不一样。

各种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理论学习与实物的动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为深化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地实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为此,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开好、开全中学化学实验课,让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过程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