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

2009-03-03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合作性竞争成员

李 丽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再加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尚不尽人意,因而目前的教育依然具有浓厚的应试色彩。在这种教育氛围下,学生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他们缺少与别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交技能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学生占有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更令人担忧。因此,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我们今天的教育应当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性作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则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方法主要有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拼图法、小组调查和合作学习的结构方法等。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目前的合作学习活动其主要取向大致可以归结为四种: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本文将从生生互动的角度探讨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影响。

一、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是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但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过程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等去培养,而合作学习则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合作价值的理解

在合作学习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一般采用各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将本组讨论结果的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能够使同学之间相互启发、互帮互学,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营造了一种思想开放、认知合作、包容歧义的氛围,不仅有利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于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能解释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产生认同感,加强了合作的意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需要,不同的合作小组承担着学习内容中的不同一项,例如拼图法,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本,寻找资料,调查访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达成共识,最后让小组代表做充分的阐述,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或否定。这些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小组内部成员和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这种氛围中,同学间相互帮助、互通有无,激发乐于合作的积极情感。

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促使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出来,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价,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促使同学意识到合作的价值,乐于合作,达到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认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就必然影响到与他人的合作,而合作学习却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合作与竞争。

合作学习强调合作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定竞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合作是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和互助性行为;竞争是个体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超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两者是社会成员相互作用的基本形态,无人不在各种活动和情况下经历着合作与竞争。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人与群体达到共同目标,合作学习并不是不要竞争,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例如,合作学习中小组活动的展开,就融合了竞争与合作这两种因素,它强调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小组内部进行合作,由此推动小组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中的合作懂得竞争是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基础上的,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新型)关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认清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并会在今后与他人的合作与竞争中自觉遵循集体主义、平等、互利、信用、相容和进取原则,更好的发挥合作能力。

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技能

合作技能是指在合作情境中,成员在人际互动、咨询、磋商和讨论等方面的能力。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保障。约翰逊兄弟说,大部分人只知道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为自己和事业提供机会,忽略了交往合作技能是扩大自己工作机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取得事(职)业成功的重要技能。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成功的合作来说,合作技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合作学习则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作技能,提高合作能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很多关于合作技能的研究成果问世,其中著名的教学设计理论家罗米索斯基从沟通互动能力角度考虑将小组合作技能分为以下七类:态度与情感;寻求与提供信息;提议;支持与扩充;引导与阻止;异议;概括。结合罗米索斯基的对合作技能的分类,本文把合作技能大致分成两类,即合作的基本技能和交流思想的技能。

(一)合作学习提高了合作的基本技能

合作的基本技能是指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与他人更好的相处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交流中听的学生,要想掌握别人的发言要点,并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就要专心、仔细地倾听同伴的发言,同时还要尊重对方的发言,从而学会了倾听。

在小组调查中,学生学会了及时思考,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学会了感谢与赞扬别人,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等,同时为了得到其他组员的认可及同组的共同成绩,个体还会积极的提出新的观念与建议,如某种具体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拼图法中,学生获得了从他人那里得到信息、得到意见,或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给别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的把信息传达给其他的组员,他们有礼貌的询问相关的信息,请求全面的解释,使得学生掌握了寻求与提供信息的技能。

(二)合作学习提升了交流思想的技能

交流思想的技能是指对他人的想法、意见和行为等进行评价、反馈和总结的技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需要不断的讨论与研究,每个人都会逐渐的学会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复述或者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总结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建议,彼此沟通与交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发生的,学习任务完成通常也是在同学间相互磋商的基础上达成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分析信息,不断的交换意见,并对他人与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不断的促进学生有意识的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在合作学习中,一般是由成绩好的与不好的成员共同组成,小组分数与每一个成员的努力息息相关,促使成员之间学会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启发一些少言寡语的学生,彼此检查在交流过程中听得是否准确,理解是否正确,有时为了小组取得更好的成绩说服其他成员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者妥协于他人的意见,在和谐的气氛中获得了合作的技能。

三、合作学习与合作性作业

合作性作业是指学生采取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而完成的作业。合作学习与合作性作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合作学习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老师指导,学生互动,组员合作的一种方式;而合作性作业侧重的是学生在课外选择合作的方式完成的作业,是对合作学习的延伸,是对所学合作技能的运用与巩固,是对合作能力的实践与证明,它不仅包括学习的作业,而且包括其他活动的作业,如共同举办手抄报等。

在学习之外的很多活动中需要合作。当他们的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时,在其他活动的合作过程中就能得到更好的实践与锻炼。总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掌握了合作技能,提高了合作能力,这些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性作业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性竞争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感谢竞争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