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砀山酥梨炭疽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09-02-26李含坤娜等

果农之友 2009年1期
关键词:炭疽病果农病菌

李含坤 李 娜等

近二年来,由于气候变化,雨量增加,及人为因素等原因,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大量暴发梨果炭疽病,使果树受害严重,造成大量的烂果、落叶、落果。给广大果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及时进行科学的综合防治。减小炭疽病对梨树的危害,提高砀山酥梨的产量和质量。

1危害症状

1.1梨果发病症状

梨果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枝条。果实受害多在近成熟的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星暗褐色,且软腐下陷,果肉微苦,后期病斑产生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在病斑表皮下形成无数小粒点,略隆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有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高湿时,小黑点上涌出一层粉红色的黏液,此为分生孢子团块。严重时,病果大部分或全部腐烂。最后干缩成黑色僵果。

1.2枝条发病症状

枝条受害多发病于枯枝及生长衰弱的枝条上,初形成不明显的椭圆形或长条形溃疡斑,后病部皮层与木质部逐渐枯死,呈深褐色。多雨潮湿时,枝条病斑上可产生小黑点和粉红色的黏液。

1.3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在病僵果和病枝条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进行危害。病菌浸染、发病最适宜的温度25~28℃。最高温度为33℃,最低温度为9℃。幼果受害后,并不表现症状,到中后期梨果近成熟时,才逐渐表现症状。幼果期阴雨潮湿是导致该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严重发病的原因

2006年以前,在黄河故道果区,梨果炭疽病每年发病很轻,几乎看不到,故该病没被列为重点防治对象。广大果农和技术人员几乎不认识这种病,也不知道用什么药物进行防治。2007年8月中旬开始暴发。果农措手不及,缚手无策,产量损失很大,但没有造成绝收的园块。2008年从7月下旬就大量发生,整个8月份暴发,特别是8月下旬,更加严重,很多园块已经绝收。发病轻者病果率在10%左右,重者达100%,损失相当严重。造成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气候原因

2007年和2008年夏季黄河故道地区以砀山县为中心的酥梨果区,遭受到几十年不遇的水害,降雨量增大、增多,时间增长,造成光照减少,果园积水,空气湿度加大,土壤透气性差,形成水渍和内涝。地下部吸收根受害较重,地上部长期光照不足,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不利,故树体较弱,给病菌的传播与感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地理原因

据调查,炭疽病发生的轻重与果园的地理位置有相当大的关系。凡地势高燥排水通畅,果园不积水的地块,发病较轻。而低、洼积水地块,发病较重或绝收。另外与土壤质地也有关系,沙质土壤发病较轻,黏土地发病较重。

2.3栽培原因

有些园块为提高前期产量,建园时栽植密度较大,果园进入盛果期后,有些果农为了追求产量,没能及时抽减株数,再加上树干低,裙带枝多,造成果园郁闭,严重通风透光不良,给病虫害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不彻底。遇雨期湿度过大,园内小气候恶劣,易引起各种病虫害大量发生。

2.4修剪原因

由于80%的精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大都不会修剪果树,只得雇用果区留守人员组成的修剪小分队修剪果树,而修剪队人员技术参差不齐,而修剪又以数量为主,修剪质量较差,大枝留量较多,形成上强下弱,而枝组量过大,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加上花量多,留果量大,产量过高,树势转弱,引起严重发病。

2.5病虫害防治不当

近几年,由于砀山酥梨价格下滑,果农对果园管理粗放,很多留守人员不懂管理技术,所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重治轻防。幼果期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部分果农放松正常防治,喷药次数减少,有的果农甚至5月中旬以前1次药都不喷;这就增大了病虫基数。造成中后期病虫害大量发生。一旦发病,手忙脚乱,三天两头喷药,但治疗效果仍然很差,钱没少花,收效甚微,最后损失严重。重治轻防也是炭疽病严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6施肥严重不足

由于砀山酥梨价格滑坡,果农收入减少,故对果园肥料的投入量大大减少,有机肥投入量更少,根本谈不上千克果千克肥的标准。就是追肥、因化肥大幅涨价,追肥量与次数也减少或不追肥。再加上留果量又大,造成树体衰弱,抵抗力下降,也是严重发生炭疽病的重要原因。

3防治炭疽病的措施

3.1加强果园管理,提高免疫能力

要想果树高产,优质,就要对果树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量,施足底肥,尽量做到千克果千克肥。生长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生长后期追肥要以钾为主,适当搭配磷肥,控制氮肥,恢复果树生长势,提高果树免疫力和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并做好疏花疏果工作,使果树有一个合理的负载量,使树势始终保持中庸健壮。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要旱能浇、涝能排,给根系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修剪工作要做到细致、合理、到位,要因树修剪,合理布局,使单株和整个果园通风透光,喷药要做到雾化好,树叶、树枝、树干、梨果要面面俱到。全部喷湿,要稍微增加喷施药液量,每667平方米用药液量为400~500千克,但不要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对病虫害要以防为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3.2做好清团工作

果树落叶后,要把落叶连同落果一同集中焚烧或深埋,减少病菌越冬基数。冬季再结合修剪、剪除病枯枝、破伤枝及有病虫害枝条。并及时清出园外焚烧。春季发芽前,用5~6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溶液加75%五氯酚钠可湿性粉剂100~150倍液,全树全面喷雾。做到不留死角,彻底铲除树上残留病菌。

3.3生长期药剂防治

在花序分离期用5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喷施,落花后5天左右用80%大生M-45 8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喷施,以后每隔10~15天再用10%世高加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80%乙磷铝500倍加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用美国产杜邦福星、治愈、博清、赛霉酮、升势等药剂交替,复配使用,5月20目前后,可用锌铜波尔多液(0.3份硫酸锌+0.7份硫酸铜:4~5份生石灰:250份水配成)喷施。以后用上述化学药剂与波尔多液间隔防治,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果树生长中、晚期可采用0.5波美度,0.7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溶液,分别依次与1:5:250的波尔多液间隔喷施防治炭疽病的发生,效果非常理想。防治效果高于化学药剂。

3.4果实套袋

定果后,进行果实套袋,可基本控制炭疽病的发生,在果实套袋前,喷施80%大生M-45 8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待药液晾干后再行套袋,这不仅可防治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的侵袭。更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果品。

猜你喜欢

炭疽病果农病菌
基于Logit-ISM模型的果农电商参与行为研究
果农之梦
苹果树一生都在做减法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偷摘葡萄的狐狸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动态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