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2009-02-26李晓荣

果农之友 2009年1期
关键词:间伐树势主干

李晓荣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生长期常见的叶部病害,近几年来已成为危害我省渭北苹果产区的一大主要病害,常造成叶片大量黄化早落,最早可在7月开始落叶,严重时还会造成2次展叶开花,不仅削弱了树势,而且对翌年的产量、质量影响极大。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调查。对苹果早期落叶病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

1发生原因

1.1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5—6月份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7—8月份为盛发期,若高温多雨则病害大流行。

1.2果因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

经调查发现,实施以隔株间伐为主的大改形技术的果园早期落叶病发病轻,未进行大改形,密度大、郁闭、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重,而且冠下、内膛比冠上、冠外严重得多。

1.3主干低

早期落叶病的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团在地面上的病叶和被害枝、果上越冬,第2年春季降雨后产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树冠下部的叶片上,成为初侵染菌源人侵危害,然后进行多次再侵染,因此主干较低的果园发病重,而且树冠下部的叶片脱落早于树冠上部。

1.4清园不彻底

秋末冬初,绝大多数的害虫、病原菌开始在园内的落叶、杂草、病枝、烂果等上蛰伏越冬,因此必须仔细清园。许多果农虽然做了清园工作,但清园不彻底,有的清园后又有落叶产生,有的还用病枯枝开角或做支撑物、防护围墙等。

1.5树势衰弱

经调查发现,树势强的果园抗病力强,发病轻,树势弱的果园抗病力弱,发病早而重。

1.6偏施化肥

许多果农施肥习惯以化肥为主,主要是磷肥、氮肥,少部分人也用钾肥,没有配方施肥的意识,致使果园养分单纯,营养失调,树势衰弱,抗病力降低。

1.7负栽过重

近几年由于苹果价格看好,许多果农为了多卖钱,留果量很大,一棵树往往要留300~400个果子,成了“掠夺式”生产,使树体负载过重,次年花量减少,形成大小年结果现象,树势早衰,抗病力降低。

1.8连年环剥

有些果农为了促使花芽形成,在树体各级骨干枝上、侧枝上连年环剥,且剥带较宽。造成伤口愈合不良,严重影响了养分向根部的运输,导致树体营养积累差,树势极端衰弱,容易引发早期落叶病。

1.9食叶害虫严重危害

二斑叶螨(白蜘蛛)、山楂叶螨(红蜘蛛)、金纹细蛾等食叶害虫的严重危害也会引起早期落叶。

1.10地势低洼

有的果园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加之地下水位高,雨后若不及时排水,则易发生早期落叶病。

1.11防治措施不力

大多数果农对早期落叶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规律认识不够,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机,另外图便宜,购买有效含量低、防治效果差的药剂,喷药间隔时间太长等等,都不利于对病害的防治。

2防治对策

2.1雨后排水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中耕除草、适当修剪以降低湿度,通风透光。低洼地果园尤其要注意。

2.2实施大改形技术,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对密度过大、行间、株间交接的果园应实施以隔株间伐为主的大改形技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1)间伐。通过隔株间伐或隔行间伐缩小株行距。矮化园目标株行距为2.5米×4米,乔化园为3~3.5米×4米。(2)提干。抬高主干高度至80厘米或1米以上。提干还可以有效减少春季地面病原随雨水飞溅至树冠下而侵染树体。(3)控冠。控制树高在2.5米左右,控制枝长使行间、株间不交接。(4)琉枝。疏除竞争枝、轮生枝、重叠枝、徒长枝等有害枝及无用枝条。疏除骨干大枝应逐年进行,每年疏除2~3个大枝。

2.3彻底清园

在落叶后及时清除果园中的落叶、杂草、烂果、僵果等,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并将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坚决不用病树的枝干开角或做支撑物、防护围墙等。清园不彻底或清园后又有落叶的应进行2次清园。清园后可以喷1次清园剂,药剂可选用40%杜邦福星乳油6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再配上杀虫剂,可兼治其它病虫害。

2.4增施有机肥,强壮树势

秋冬季节增施腐熟鸡粪、牛羊粪、人粪尿等农家肥,可以培肥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有机肥施用量以“千克果2千克肥”的标准使用,例如667平方米产2000~3000千克的果园667平方米施有机肥就应该在4000千克以上。

2.5适量挂果

确定合适的留果量,才能确保稳产、丰产,均衡树势,增强树体抗病性。留果量可用干周法,即用公式y=0.2c2计算,其中Y指的是单株应留果数,c指的是主干周长(厘米),例如干周为30厘米的,单株应留果数为180个。

2.6取代环剥技术

为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应严格禁止使用环剥技术,改用分次多道环切技术。用环切剪或刀在骨干枝、枝组基部,相距主干或母枝15~20厘米处横向将皮层转圈切透,根据枝势分次多道环切。每次1~2道,间隔期为7~10天。1次两道切口间距不得小于10厘米,分次环切时,切口间距不得小于3厘米。主干不环切。

2.7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包括两个方面:(1)食叶害虫的防治。在发现有二斑叶螨、山楂叶螨、金纹细蛾等食叶害虫危害时,及时喷布1.8%阿维菌素乳油5000~6000倍液或30%蛾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喷雾。(2)科学防治早期落叶病。预防和治疗早期落叶病应抓住防治的几个关键时期。第1次防治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即侵染期。7—8月份为盛发期,应于7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各喷1次杀菌剂。发病严重时,也可结合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增加用药次数,以从花后10天起间隔15天左右用1次药为宜。药剂以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效最佳,其次为70%乙锰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猜你喜欢

间伐树势主干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群文阅读: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林分的抚育间伐间隔期分析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