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三国思想道德教育考察报告

2009-02-25刘惊铎

中国德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马来西亚越南

刘惊铎

2007年10月15日至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道德教育考察团,对东南亚三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思想道德教育实地考察和调研。考察团主要走访了上述三国的教育部、主要省的教育厅、主要市的教育局以及有特色的中小学校。

这次考察不仅了解了这些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进展状况,也围绕一些双方共同关注和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对话和讨论。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三国的国情、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同,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其中有一些共性的成功经验和改革趋势,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探索和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越南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特点。多年来,越南一直坚持号召和组织全民进行榜样学习,以对胡志明主席事迹的学习为重点。第二,重视全面发展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要求学生既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做人。第三,越南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根据和现实依据,主要是人格发展理论、越南特色、马克思主义化的胡志明主义,加上不同时期国家面临的重点问题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第四,围绕交通安全、就业等社会问题开展主题教育。2007年8月30日,越南教育部颁布了在全国加强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都要学习、遵守交通法,并为其家人做榜样。这方面的表现,被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测评的重要内容。

2.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第一,重视国民教育。新加坡国民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主要包括:求生力、凝聚力和国家信心。从2002年开始,新加坡颁发“国民教育奖”,由教育部拨款支持,表彰那些在国民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在国民教育奖中,很注重种族和谐指标,倡导和教育国民和谐相处。第二,重视价值观教育。新加坡在价值观教育中注重共同价值观、家庭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有良好的认同。第三,重视公民与道德教育,强调公民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责任感培养。

3.马来西亚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马来西亚是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对国家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在课程上,没有专门设置德育课程,但注重隐性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

1.越南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内容上,越南实施的是身体、文化、道德全面发展的教育。其道德教育目标是:勤奋、好学、守法;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各个学段实施的重点不同,小学阶段进行道德教育,中学阶段实施公民教育。教材由教育部战略研究院编写,每周安排1~2节课。越南在课程教学方面设置了公民教育课、历史课、语言文学课。在内容上体现为,一是公民责任,这主要靠课程来落实;二是法律教育,目前集中进行交通法教育;三是人生观教育,如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增加了禁止吸毒、预防艾滋病及防止中小学生犯罪等方面的新内容。

在形式上,越南的思想道德教育采用心理咨询与主题活动的方式。河内的几所重点学校都增设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针对网络、手机的盛行以及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泛滥,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出现问题的情况,越南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积极作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方法上,采用体验式教学。在开展主题活动方面,越南实施每月一主题(专题)的课外体验活动。1月10日是学生日,4月结合历史开展传统教育,5月结合胡志明主席的生日宣传其思想、事迹,组织学生参观河内及外地的名胜古迹。2007年9月的主题是交通安全和公民教育,10月的主题是结合首都解放日进行的爱国教育,11月的主题是尊师重教、感恩教育。

2.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相比较而言,新加坡更注重课程标准的改革。对现行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标准,新加坡教育部根据时代发展新变化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订。2007年再次对课程目标和内容架构方面进行了修订,不仅重视认知的教与学,而且加强个人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的体验与培养。新加坡大约每两年要更新一次教材,使教材更为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细节,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越来越具体。新加坡注重体验式的国民教育。在课程中,主要是在历史科、经济科和社会科中,让学生对课本中的规范知识有切身的理解和体验。在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群体合作能力。

3.马来西亚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马来西亚的教育专家认为,给学生单纯讲思想道德课会使他们产生反感情绪。因此,马来西亚没有专门设置该课程,而是从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和生活指导。马来西亚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具体,如指导学生做班级财政报告,让学生体验怎样珍惜财物,怎样帮助别人,怎样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怎样与国外学生进行交往等。

(三)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

1.越南的合作育人模式。家庭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好的习惯,尤其是有意识遵守法律的习惯。在社会层面,各个区县设法律教育、环境保护等的指导委员会,配合教育部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为了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教师的培训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除了学历教育,增加了班主任主题培训以及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班。越南很重视教师作为榜样的影响带动作用。

2.新加坡的社会教育模式。新加坡除了学校教育的引导之外,还专门建立社会帮助监管机构“晨曦之家”,主要收容一些家庭存在问题的孩子。“晨曦之家”不是以救助为主,而是以预防和辅导为主的机构,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教育进行引导,同时对家长进行监督、教育和帮助。父母要领回孩子的时候,要与“晨曦之家”签订责任承诺书。“晨曦之家”还要回访,观察父母是否合格。自2006年起,老人院和儿童院被建在同一场所,联合开展活动。这种形式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3.马来西亚的家校合作方式。在马来西亚的学校里,辅导处承担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很重视与家庭合作。第一,学校每年举办4场亲子讲座,每次会有300~400人参加,外请讲师进行点评。第二,围绕家长反应的问题,帮其咨询。学校会先与孩子进行交流,如有必要则请父母一同交谈。第三,学校每学期定时举办两次家长日,家长要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和道德发展状况等,共同发现学生的闪亮点及存在的问题。

责任编辑/杨建伟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马来西亚越南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读图
越南·河静省
有你在可真好呀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越南百里“银滩”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北京赢了
“凯萨娜”侵袭越南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