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点佛家想法也许是好事

2009-02-25张志坤

中国德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香客佛家钱财

张志坤

一年四季,一些名山大川的寺庙总会香客如织。细究一下,他们都是有求而来:无名求出名,无利图获利……却少见真正为修心而来的。倒是平常经常听到有人慨叹:红尘看破了,真恨不得出家!笔者就想,如果人们真能有点看破红尘的意思,以佛家想法净化一下充满名利的红尘之心,也许是好事。

何谓红尘?为名为利地熙熙攘攘就是红尘。其实呢,名利欲望人皆有之,但普通老百姓为生计奔波辛劳,图个生活安康,这绝不能叫贪名图利;而有些人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贪得无厌,骑着驴骡想骏马,这才叫身陷红尘。后一种人,蝇营狗苟,全无一点“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的味道,缺少那么一点儿做人的基本准则。

面对滚滚红尘,可怎么办呢?

老实说,灭人欲似乎是不大可能的。退而求其次,如何使欲望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与遏止而不过于膨胀呢?靠制度?人比制度灵活。靠法律?高高在法律之上的也有人在。

思想决定行动。如果人在思想上淡泊名利,行动就可以高尚起来。在这点上,大凡名利的重度患者,如果能用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作为一个信条,那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实,我们传统文化对名利的阐释是非常深刻的。古人告诉我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怠,“于止,知其所止”。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虚名,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遗憾的是,贪于名利者,会视这些为陈芝麻烂谷子,不屑一顾。当然,如果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原也不必拿宗教说事。既然没有那个思想境界,那就不妨有点佛家的想法,虽然做不到万放下,但淡泊一些总好,说不定还真能拯救自己呢。

在此,奉劝各位香客别在佛前求官位钱财等名利之物了,他老人家不管这些事情;更别乞求什么保佑了,佛家最讲究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应多在尘世中多行善,少造恶;如果再能有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境界,那也差不多成佛了。

【作者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北京,100816】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香客佛家钱财
百忍寺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点灯
石崇炫富
年轻男子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
我的口袋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