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左翼”和“右翼”的对垒

2009-02-25崔志鹰

世界知识 2009年3期
关键词:卢武铉李明博右翼

崔志鹰

左翼认为,应将朝鲜视为可与之和解的同族国家,而美国则是制造分裂的外来干涉者。

右翼则认为,韩国的繁荣与安全取决于与美国发展紧密的伙伴关系以及警惕来自朝鲜的威胁。

2008年初,作为右翼的李明博政府的上台,被认为是执政10年的韩国左翼(金大中/卢武铉两届政府)掌权的结束。

自上世纪40年代末韩国建国后,因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同,韩国国内就分成了激进势力和保守势力两大阵营(也称“左翼”和“右翼”)。随着社会民主化的进展,年轻人、中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因素也掺杂其中。近年来,处于转型期的韩国社会,左翼与右翼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对待朝鲜和美国的问题上。

怎样看待朝鲜和半岛统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经济还不发达、军事上与朝鲜相比还处于劣势的时候,韩国早期的几位总统(均为右翼),如朴正熙等曾提出“国家建设第一,统一第二”的政策。

但当时韩国国内的民主力量(左翼)则把朝鲜半岛的统一看作是首要任务。他们认为如果没有统一,经济发展和民主化就无从谈起,严厉地指责朴正熙等将国家建设和统一分“两步走”的观点实质上是反对统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韩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地超过了朝鲜,实现了经济现代化。这种变化也影响了韩国国内左翼和右翼在统一问题上的观点。过去主张统一分“两步走”的右翼分成了两个派别:激进派主张“吸收统一”,即参照德国统一模式,主张韩国利用朝鲜经济困难的局势,将其吸收进韩国的体制;而稳健派则宁愿要渐进统一。他们认为只要朝鲜现行体制依然存在,就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因而提出,应该坚持指出朝鲜的人权问题,而不能仅仅是为了促使朝鲜变化,就提供无条件的合作和无原则的让步。他们认为这是促进统一的最有效的办法。

与此同时,当年主张“统一第一”的韩国左翼却进行了反思。由于其观点与主张“吸收统一”的右翼中的激进派的观点相同,为了有所区别,左翼又转向了“共存第一,统一第二”,提出首先应该通过和解与合作实现南、北共存,而统一则应该放到以后去考虑。于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金大中政府的“阳光政策”及卢武铉政府的“和平繁荣政策”,即新的“两步走”政策便成为当时韩国官方的政策。

李明博政府上台后,韩国到底采取何种对朝政策再次引起争论。左翼认为,多年实行的“阳光政策”还是取得了相当成果,否则,朝鲜的核试验早就让韩国感到恐慌了。因此不应当放弃或全面修正“阳光政策”。不过,也有左翼学者认为,李明博上台后重视与美国、日本、中国等大国关系,不重视南北关系,反而使韩国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丧失了对朝的主动权。

而支持李明博的右翼则认为,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付出多、收获少;让步多、施压少。不仅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南北关系,反而使朝鲜独自发展出核武器,使韩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主张李明博应对朝实行“有原则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将南北交流合作的重点从单方面的“付出”转向“互惠互利”,以维持南北关系的正常发展。

对美国和全球化的态度

几十年来,韩国政府非常重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不仅把韩美同盟作为有效应对朝鲜“威胁”的手段,而且把美国看作是重要的外资来源和韩国出口的巨大市场。对此,韩国的左翼一再批评政府过分依赖外资,使韩国的国民经济过分从属于外国资本。

韩国的左翼强调民族主义和反美,主张南、北和解。尤其是当金大中政府开始寻求与朝鲜和解时,其主张得到了许多民众的支持。到了卢武铉政府时期,这种趋势更为明显。2002年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他在竞选中承诺,不会向美国卑躬屈膝。这标志着保守派独步天下时代的终结,进步派开始占优势。特别是韩国中年一代(也称“386”一代:即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现为三四十岁的韩国中年一代)的知识精英,他们反对军人独裁政府,对美国驻扎在朝鲜半岛的目的持怀疑态度,强烈希望改善南北关系。

而韩国的右翼则主张巩固韩美同盟关系,认为与美国搞好关系,在政治上,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增加发言权;在经济上,可以扩大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振兴韩国的经济;在军事上可以得到美国的安全保护。尤其在2006年朝鲜试射导弹以及进行核试验以后,右翼亲美的声音明显上升。

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兴起时,韩国国内右翼和左翼在如何应对全球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韩国现代化的初始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的是政府的大力扶植,而不是依赖于市场。在这一点上激进派和保守派没有什么分歧。右翼强调市场的重要性,要求政府放宽对经济的控制,此时逐步走上民主化道路的韩国政府也试图通过强调改革和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来贯彻市场经济的原则,采用了市场导向的经济开放政策。

而韩国的左翼则强调市场的缺陷性和无情性,他们更关注那些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失败者,更强调政府、分配和保护。他们甚至发出警告称,实行市场经济将会带来新的危险,反对市场至上主义。但是,除了抵制市场自由和开放以外,韩国的左翼对如何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也提不出什么更好的方案。近年来,韩国经济尚未找到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韩国社会经济“两极分化”的趋势还在加深。

左、右翼冲突引起韩国

有识之士的担忧

左翼与右翼分歧和冲突的逐步升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韩国人的关注。他们担心在提升韩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时期,国家内部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会消耗国力。尤其是韩国每年一度的光复节(8月15日)大示威,这一天韩国反美、亲美、反朝、亲朝、促统、反统等左、中、右翼团体纷纷打着各自的旗帜,走上街头呼喊口号,宣传自己的主张。韩国每年有超过1.1万次的公开示威活动,参加总人数超过300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万人左右分散在各地举行抗议活动,有的示威游行甚至演化成暴力冲突。警方为了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往往要动员大量的警力、物力。如今,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频繁的大规模示威引起的冲突和交通瘫痪感到不满。笔者曾采访过一些中年的韩国学者,他们表示在观点上虽倾向于左翼,但他们不赞成左翼经常搞的街头示威和抗议的做法。

自1987年韩国实行民主化以来,韩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不断增强,但是许多民众依然感到,韩国的政治民主化尚未给社会带来健全的民主文化,特别是现代社会比较成熟的民主理念和文化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在可预见的将来,在韩美同盟问题上,韩国右翼无疑将继续支持韩美同盟,并主张对美经济开放,但是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不计代价地盲目追求。而韩国的左翼也将不可避免地默认市场的开放,但他们也会继续强调将市场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他们将更重视推进东亚地区共同体的建立,推进与东亚地区各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韩美双边同盟。

猜你喜欢

卢武铉李明博右翼
韩国:李明博上诉后被多判了两年
韩国法院冻结李明博财产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
本 期 导 读
韩检方确定传唤卢武铉
卢武铉一家将被传唤
卢武铉:“复政”青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