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09-01-20禹华芳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零距离顶岗畜牧

“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应是“零距离”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零距离”上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普遍要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是其主要任务。养殖业是学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为有效促进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人才缺乏急需“零距离”上岗人才

娄底畜牧业概况娄底市是养殖大市,近几年大力推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小区的建设,全区规模养猪比例已达到65%。2007年共出栏生猪358.4万头,耕牛存栏24.87万头,发展山羊23.24万头,养鸡1714.2万只,养殖水禽176.89万只,发展肉狗22.67万只。畜禽养殖业由于受环境条件、疫病传播等因素影响属于高风险行业,有些场户受到一次打击就会倾家荡产,虽然养殖业正在由散户向规模养殖生产方式转变,但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学建场、科学养殖技术应用水平还较低。2007年娄底市6个县(市、区)、37个乡镇发生了PRRS疫情,共死牲猪22447头,扑杀生猪25538头。A型5号病、流行性猪肺疫、猪喘气病、副伤寒等传染病时有发生,给娄底市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娄底市近年来养殖专业户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疫病也不断发生,防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娄底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概况娄底市目前的畜牧兽医队伍难以适应大规模畜牧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一是全市整体畜牧兽医编制减少;二是兽医站中几乎无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牲畜疾病预防难、疾病治疗难、技术推广难的问题。2007年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显示,在现有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占90%,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本专业毕业生不到20%,如双峰县梓门桥镇兽医站在编人员4人,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44岁,没有一人是毕业于正规畜牧兽医专业的技术人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少、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不过硬,非常不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加快培养“零距离”上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是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构建畜牧兽医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体系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零距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零距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零距离”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学问兼履历乃成”。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依据就业目标市场——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开发设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基础上进行,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论证后具体实施,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反映职业岗位(群)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2007年的3月至5月,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三位主要成员对娄底、邵阳两市及湘潭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专业社会调查,经充分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畜牧兽医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行“双证书制”,明确要求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取得一张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零距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大力改革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一是转变观念,确立实用性教学的主体地位。一方面,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高职高专成功的教育办学经验;另一方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一系列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活动,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坚持两个导向,培养一种人才”的专业发展思路。坚持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互动,突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突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线。二是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模块,精心进行课程优化组合。坚持把文化课、专业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定为2∶3∶5,强调专业实践课的重要作用,形成若干个由基本模块有机融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三是积极关注行业动态,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密切关注养殖新技术的动向,不断将新兴的养殖技术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养殖技术和兽医技术的实验、实训项目,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应用性以及针对性。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社会生产“零距离”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图生存、求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就目前情况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双师型”专业教师奇缺。笔者认为,应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采用新型教育模式,产学结合,双向参与,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一个有力载体。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社会生产“零距离”的实践中,一是坚持企业聘请,充实教师队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高级兽医师、企业家授课,聘请娄底市双峰县畜牧局总畜牧师、研究员万孝康长期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和客座教授。二是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兽药厂、饲料厂、养殖场等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补充新知识,学习企业文化。三是鼓励教师参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活动,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我校有三名教师长期担任湘乡市毛田种猪场的技术顾问与经济管理顾问。

教学过程组织与生产“零距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零距离”主要是通过“‘双五步理论与实践教学法、‘三单、三明确教学质量考核方法”来实现。就是要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双五步”理论与实践教学法是对“5+1”教学模式(前五个学期以校内教学为主,第六学期顶岗实习)进行“教、学、做合一”改革。除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外,前五个学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每学期安排4~5周时间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和相关企业临时顶岗实习,主要完成基本素质课、主干职业技术课、主干职业实训课的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循环互动的“双五步”。“三单、三明确”教学质量考核方法是在学生综合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中,设计好“学生任务单”、“考核标准单”、“成绩评分单”。其中,“学生任务单”能使学生在考核前明确考核内容、考核目标、考核方法、考核时间等要求,使被考核学生操作路径清晰,操作程序合理,把握时间准确。“考核标准单”是专门给考评员准备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有了考核标准单,使考评员明确了考核标准、评价方法、考核要求,尤其是非本门任课教师均可以顺利完成考核任务,可便于交叉考核。“成绩评分单”是学生技能考核过程中每个操作内容和步骤的得分、扣分及获总分情况的记录单,通过“成绩评分单”上面的翔实记录,使任课教师明确了学生得分与扣分的原因,摸清了学生学习的状况,为教师进一步辅导和强化技能训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面临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难以满足“双五步”理论与实践教学法的实施“双五步”理论与实践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每一个临时顶岗实习的时段均会遇到各种各样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人人具有“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能够在学生每一个临时顶岗实习的时段,都能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学生。

距离学校近的适合学生临时顶岗实习的企业数量不够畜牧兽医专业的顶岗实习不可能像工科专业那样集中在几个地方进行。为便于教师指导与检查,也便于学生往返,一个生产企业接收的学生人数一般为2~3人,如果学生人数多,在学院附近范围内的企业数量则难以满足需要。

“三单、三明确”教学质量考核加大了教师工作量,教师工作负荷过重进行学生技能考核时,常用逐个考核的方式代替抽考的方式,这样教师的工作负荷加重,教师的工作量与教师报酬难成正比。

参考文献:

[1]王毅.以“三个零距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2]禹华芳,龚泽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探讨[J].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王莹.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戴冠秀,刘梦溪.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浅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作者简介:

禹华芳(1965—),男,湖南邵东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零距离顶岗畜牧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和党旗零距离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2020年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征订目录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与“明星”们零距离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辽宁省畜牧良种生猪补贴资金2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