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改革高职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思考

2009-01-20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课题

张 婷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最后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形式,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所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测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工具知识、实际动手能力等),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示”。高职机械专业具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毕业设计教学作为专业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和深化,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突出技能性和应用性,对知识不追求系统性,主要看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力与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术能力是否相适应,遵循“就业导向”的原则。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也是学生就业上岗前的一次训练。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的选题问题上,简单化和形式化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通常是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设计题目,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设计相同的题目,指导教师给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步骤进行设计。这种传统方式表现出很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专长、兴趣和爱好,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很难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有意见。

因此,对高职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必须针对其行业特殊、技术规范性强、专业知识更新快等特点进行教学,以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在选题方面,也要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情况挂钩。毕业设计课题应来源于市场,来源于工程实践。从教育服务的角度看,就是要面向基层和生产实际,解决工作和生产中的难题,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以科技开发、科技应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基点,开展科学研究。设计成果应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自豪感。学校可以与一些单位联合,共同开发一批有实用价值、适合学生特点的课题,甚至可以某些单位的某项生产任务作为设计课题,使设计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学校应注重课题资料的积累,尽量选取既适合教学内容又贴近生产实际的课题,建设资料库,为课题的不断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应体现机电结合的专业特点,这类课题往往可在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中选取。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在考虑毕业设计选题类型时,还应按照教学计划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毕业设计课题的难度与工作量,并根据选题准备部分参考资料,达到既使学生受到设计训练,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的目的。

切实抓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当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确定后,指导教师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做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因而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要择优挑选。在分配指导教师时,应充分听取学生的个人意愿,同时也要考虑到本学科的全面发展,使得不同的学科方向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做毕业设计。考虑到指导教师不仅承担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科研工作,每位教师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因此,由2~3人共同组成指导小组指导毕业设计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式,对于更好地完成任务是很有益处的。此外,聘请生产科研单位的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毕业设计时,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指导时,教师除对学生进行常规、普遍性指导外,对相对落后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排除他们的惰性和依赖心理。例如,有些学生机械制图水平较差,对此,教师要竭力帮助学生弥补这一薄弱环节,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学习基础较扎实、设计质量高、速度快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运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教师必须责任心强、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有自己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熟悉和了解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2)指导毕业设计前,要编写好毕业设计指导大纲,并通过院、系所组织的审查。一旦审查通过,原则上不要轻易更改。(3)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课题尽量与生产、科研任务相结合,要在毕业设计期间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如要求阅读和翻译一定数量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等。(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既不包办代替、又不放任自流。不仅要在业务上给予精心指导,而且还要对他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事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

规范管理,构建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高质量的毕业设计离不开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除了学校一些宏观规章制度外,还应制定一些较为详细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如《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设计工作的检查与考核条例》、《毕业设计选题、申报及审核办法》、《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资格及职责》、《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及标准》、《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规程》、《毕业设计撰写规范》、《优秀毕业设计评选标准及奖励办法》等,逐步形成较为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毕业设计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毕业设计提出明确的整体要求,并严格实施质量监控,要抓过程、抓落实,以确保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将选题质量——教学管理——成果评估——质量监控综合考虑,建立起争优答辩机制。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一般不少于三本)的参考文献,可以要求学生写出与设计课题内容相关的读书笔记,为设计的正式启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中期检查时做好检查记录,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指导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的设计进度,还要为学生前段的设计成果把好质量关,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纠正。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管理,采取评阅、答辩、实际操作等形式,检查和验收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

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单独评定,不受平时学习成绩的影响。评定成绩要严肃认真,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力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明确指导教师评分项目分值和答辩委员会评分项目分值及二者在总成绩中的百分比。毕业设计成绩由平时设计成绩、毕业设计最终成图和说明书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一般分别占30%、40%、30%。平时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和团结互助的表现、实践能力、工作量大小、搜集与查阅资料能力、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及毕业设计质量等评定。毕业设计最终成图和说明书成绩由指导教师小组根据学生设计的正确性、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的严密性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图纸质量、文字表达能力等评定。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领导小组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余恩.高职机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J].科教文汇,2008,(4).

[2]王荣.对高职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4).

[3]苏沛群.提高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

作者简介:

张婷(1974—),女,广州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机电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机械专业教学。(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选题课题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年刊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选题有误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