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塘沽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2009-01-20郑开成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双师天津市办学

天津市滨海新区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天津市塘沽区地处滨海新区的中心地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塘沽区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课程、师资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塘沽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塘沽区现有两所国办中等职业学校:塘沽第一职专和塘沽中专,分别是天津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两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整体实力均处于天津市前列。

办学模式塘沽区两所职业学校都实行政府主导型多元投资、多种形式办学。一是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三是开拓东西部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办学渠道。

专业设置(1)目前,塘沽第一职专开设了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电路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电脑美术设计等10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电路维修)、电工电子技术(专门化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是学校的骨干专业。这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是天津市职业教育予以支持的重点投资建设的实训基地。(2)塘沽中专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生物化工、计算机及外设维修、机电技术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国际商务、动漫设计与数码影像制作、“三二分段”中职接高职(电子、计算机)等8个专业。其中,电工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天津市重点骨干示范专业。

师资状况两校的专任教师都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具备独立制作课件和使用课件的教学能力。专任教师中部分教师掌握了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全部具有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操作能力强,能独立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获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办学投入(1)塘沽区投资2亿元异地新建第一职专,2008年学校建成使用,占地面积130余亩(含尚未启动的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学校办公和教学实训设备配置投资3000万元,其中,实习实训设备资金投入2000万元左右。新建学校为每间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分别建有260平方米的教师和学生图书阅览室,173平方米的学生电子阅览室,350平方米的教师电子阅览室,650平方米的图书资料库和86平方米档案库的图书馆藏书达13万册,报纸杂志达150种。学校建有标准化400米塑胶运动场、体育馆、篮球场地、排球场地、羽毛球场地,投资130万购置体育设施和体育健身器材。学校建有校园网管理中心、校长评估系统。目前,塘沽第一职专的办公及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是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中最好的。(2)塘沽中专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学校有满足师生实验、实习、实训需要的教学设备、场地。校内实习场所总计有5个,分别为计算机室9间、电工电子实验室6间、生物化工实验室各1间、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验室、物理实验室2间、多媒体教室19间、多媒体演播厅2间、图书阅览室2间、300米塑胶运动场1个、塑胶篮球场2个、大型综合健身房1个。学校建有校园网和宽带网,实验实训开出率均达到100%。

取得的成绩(1)塘沽第一职专办学29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培养体育人才后备基地”、天津市“三A”学校、天津市“文明单位”、“艺术特色校”、“育人环境示范校”、全国职业高中委员会常务理事校、全国东西部联合办学顾问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天津市四大办学模式改革试点校、天津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等众多荣誉。(2)塘沽中等专业学校前身系胡家园中学,自1997年更名为塘沽中等专业学校以来,学校先后多次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社会公认满意学校”、“局级先进单位”、“局级先进科研单位”的荣誉称号,2002年晋升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两所学校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塘沽区经济发展,为滨海地区各大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成为在滨海地区有较大影响的职业学校。两校与开发区、保税区、塘沽区劳动人事部门以及百家用工单位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推行“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开辟了道路,学生就业渠道宽,出路有保障,就业率达95%,一直是滨海地区用工首选学校。

塘沽区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中热”现象仍普遍存在,导致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式”教育,而职业教育只不过是一些成绩差、考大学无望的学生的出路,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人们忽视了“有近80%的工作不需要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去做”这个事实,导致一些本属于中职学段的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上高中,造成中职生源短缺,厌学学生比例增大,生源质量下降。

课程内容更新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结构和比例在满足学生就业等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上,课程内容在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上,尚需不断进行深化改革。

职教师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师资在专业结构和技能结构上还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这成为塘沽区职教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寻求师资瓶颈突破的手段,使职业教育呈现良性发展。

对塘沽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成为落实职教方针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认为,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建立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基地,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为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应该不断地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人才。同时,利用暑假时间请优秀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交流经验,请业务骨干教师作示范讲课,组织新教师开展相关实际操作测试及训练,指导新教师总结培训收获等。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见缝插针地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技能教学能力。

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机制,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保证让教师能及时“充电”,及时得到提高,还要让教师有经常到现代企业中去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动向的机会。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校企合作按照市场规则操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予以规范并进行督导。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等校企合作项目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加强教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在抓好校本教研的同时,校校之间、省内乃至全国要多组织职业教育教科研交流活动,以开阔“双师型”教师的视野,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在全区开展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竞赛活动,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撰写交流论文,来提高教师查阅资料、综合表达的能力,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实践过程。

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从业资格标准及“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中职学校各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从业资格尚未见到明确的标准,“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仍然套用普教标准。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中职学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相关专业机构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中职学校各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从业资格标准及“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以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天津职教”品牌,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将逐步完善,将培养更多的能胜任上岗操作的技术人才,塘沽区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徐东.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2]唐群.近代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进步性及特色分析[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3).

[3]张求会.略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几个特征[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5).

[4]徐东.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作者简介:

郑开成(1969—),男,天津市人,天津市塘沽区教育中心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双师天津市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如果画笔会说话?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