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意人才培养与创意型教师

2009-01-20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才思维发展

刘 芳

人类文明的历程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历程,科学文化的本质在于探索,其发展在于创新。当今世界技术领域的变革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创新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人们更加关注创意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所起的重大作用。创意产业的出现正是顺应了人类文明历程的这一发展趋势。由于创意是一种极其依赖个体心智能力的文化创造劳动,是资金、技术、设备等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于创意产业而言,其发展的根本要靠创意阶层,靠创意阶层中最富创造性的创意人才。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创意人才的重任,有责任努力使自己向着创意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创意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创意思维

在英文中,“创意”可以译为Creative。国际上关于素质的“5L说”(Learning to learn,学会学习;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合作;Learning to create,学会创造) 也把creative放在最高层次。“创意”这一概念有多层含义,最基本的含义,一是有创造性,包含新颖性、超前性和奇异性;二是头脑中的主意、念头、想法。“创意”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为名词的“创意”是指创造性的意念、新巧的构思;作为动词的“创意”则指创意思维的过程,是一种经过冥思苦想而突然降临的、从无到有的新意念产生过程。创意是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而仅存在于头脑思维当中的东西;而创意思维则是大脑构想创意的过程。创意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个通过信息重组产生出新环境、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和新思想的过程。

创意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意教育。通过创意教育培养创意思维具有以下意义:第一,创意的超前性决定了创意的结果是世界的改变。人是有思维的动物,思维能产生创意。思维的超前性使得它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客观现实去进行创意活动,而创意活动的结果就是世界的改变。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凸显了创意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而今的竞争热点又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意思维的创意人才,他们可能产生的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第三,发展创意思维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人的新追求﹑新目标﹑新理想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其实就是创意思维的发展过程。

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出具有创意思维的人才,否则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误。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或创意的潜能,适当的教育可以使这种潜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展和呈现,使之成为具有创意思维的创意人才。创意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意教育。广义地说,创意教育即培养创意思维的教育。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意教育相对于以往的教育而言,更强调文化修养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强调创新与市场的结合,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狭义地说,创意教育是指在创意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意型教师通过创意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意型学生的过程。创意教育是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全面开发和对学生创意行为的培养。这种教育一方面可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教学的形式进行;另一方面又可通过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来实现。其内涵应包括教育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评价、制度上的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创意潜能、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发展人的创意思维。

培养创意人才需要有创意理念和创意环境

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受到原有教育培训机制的制约,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变革,创造新的培育机制,才能大批量培养创意人才,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首先是明确培养创意人才所需的指导思想——创意教育理念。必须清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限制学生创意潜能发挥的因素,事实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这个层面的教育观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成为创意人才做好准备。

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还要有其工作平台,即环境支持系统。学校环境是指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学校一方面可举办创意设计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和发展学校创意活动公共交流空间,强调创意教育过程中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在创意活动公共交流空间举行创意讨论会产生各种创意火花,有利于学术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是学校、教师、学生的活力之源。强调用创意文化育人,健全创意文化设施,发展创意文化艺术是培养创意人才的人文生态大环境。创意工作室、创意讨论空间可集中到一片区域,可以作为院校未来创意产业园区的雏形。另外,还可先行设立虚拟创意网络园区,通过网络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交流供求信息,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意动机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概括地说,要使学校具备支持创意教育的环境,就要使学校成为学生进行创意活动的乐园。充溢着浓郁创意气息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门潜在的创意课程。它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现象,有助于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优美和谐的校园物态文化、融洽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教育作用,收获理想的创意教育成果。

创意型教师是培养创意人才的关键因素

创意教育强调教学活动要符合创意思维培养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态度,改变原有的教学职能,培养学生善于创意的个性品质。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以学生的创意思维活动和主体活动为重点。要允许学生随时质疑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形成积极、民主、热烈的探索气氛、教学作风和创意环境。可以说,个体的创意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激发、弘扬出来的。

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创新能力的开发者。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认识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其次,教师要由现实的领路人变为未来的设计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大致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前景,充分认识由于教育结果的迟效性所带来的教育过程的超前性,从而对学生实施前瞻性的教育,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再次,教师要由模式化的职业训练员变为个性化的创意指导员。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创新、创意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人的职业技能已不再是僵化的程式,而表现为个性化的创意。这必然要求教师由关注学生群体转向关注学生个性,由整齐划一的教学转向个别化的独特性的引导,由师生间知识的交流转向情感交流,由注重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转向注重学生内在人格提升,由注重教育结果转向注重教育过程,由单纯的科学知识教育转向科学与人文并重的教育,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

创意培养与创意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教育自身的追求。因为只有注重创意培养的教学才具有时代的前瞻意义,也只有创意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意品质的创意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教育及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的。教师要完成输送创意人才的教育重任并满足未来教育的需要,就要努力在培养创意人才的同时将自己塑造成为创意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夏昌祥,鲁克成.点燃创新之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刘红旗.发展创意教育:概念 意义 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3]肖川.论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4]石中英,俞学明.基础教育新概念——创造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杨高洪.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OL].http://www.nddqsy.com.

作者简介:

刘芳(1964—),女,北京市人,教育学硕士,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论。

猜你喜欢

人才思维发展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区域发展篇
思维总动员
图说共享发展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图说创新发展
毛遂自荐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