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9-01-20张富洪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模块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是专业与就业之间“服务”与“导向”关系的具体体现。这里谈的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人在职业活动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职业技能的养成与知识的掌握截然不同,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讲授或灌输来实现,技能必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模拟条件下的实际操作中进行训练和培养。熟练的技能必须在长期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高水平的技能更需要在有意识的实践和培训中,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巩固和提高。从就业导向的角度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反映本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幼教行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理念

市场需求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为主要依据:(1)要考虑与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度,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课程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以信息化带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2)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素质需求分析,准确把握专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幼教职业的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发展的历程、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态势,认真分析校本专业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市场需求不多、对就业作用不大的课程应坚决取消。

技能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着眼点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高技能实际上是心智技能发展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如下特征:(1)高比例的职业技能课程必修课的开设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设备与设施建设、鉴定与评估、教学手段运用等环节的配合;(2)围绕“技能证书”开设相应的课程,使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与相应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起来;(3)个性化专业技能选修课的开设。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和地域性,因此还要根据当地幼教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分析,开设特色专业技能课程,使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个性。

实用价值是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高职职业技能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务实性,应努力做到课程开发看实际,课程实施求实用,课程管理重实践,课程评估讲实效,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课程体系应按以下原则构建:(1)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发挥知识性、工具性两个功能,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如《计算机基础》课程。(2)专业课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属于理论形态,而属于实用技术,具有应用性和实施性,专门课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对内容相关联而又有交叉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综合,如《幼儿语言教育》课程。(3)实训课以“先进、实用”为度,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开发,如《少儿舞蹈编排》课程。

内涵发展是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根本动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沿袭高师课程体系的内容,其特点是专业实践课课时安排较少,这种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课程设置重复交叉,主要验证理论知识点,学生对实践环节普遍不重视;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特长不过硬。如幼儿园开设了电脑绘画课,但一些幼教毕业生只会电脑打字、上网聊天,不会绘画、动画和课件制作;很多学生虽然学过英语,却无法胜任幼儿英语口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突出内涵发展的理念:(1)改革课程内容。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育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创造机会使学生接受基本能力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真正满足幼儿园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保证毕业后能独立开展工作。(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课程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内容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可分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职业技能渗透课程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四个主要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门支撑课程构成,具体可见表1。

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的构建目的在于促成学生的职业技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专门化、系统化的学习,促进职业核心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模块由四个主要模版构成:教学技能模版、音乐技能模版、舞蹈技能模版、美术技能模版,其中各科教学法,弹、唱、跳、写、画等课程为各模版的主要支撑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围绕幼儿教师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设计,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综合化”就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经过一定的调整、删改、补充,有机地重组为一门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如将思想品德、动植物、天文地理、自然等多领域的知识综合为《幼儿科学与社会教学法》课程,通过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用”、“会用”、“活用”。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构建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及进一步发展的渠道。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要着眼于扩大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着眼于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色。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应是最灵活、最具个性的特色课程,职业技能选修课程的改革应增加专业对教学内容调整的灵活性,使课程的更新加快,从而有效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使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特色更加鲜明。

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职业技能渗透课程模块的构建就是加强理论教材与职业技能的联系,通过各门理论学科给学生提供综合技术基础知识,给学生以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定向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理论课课时较多,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均需安排一定数量的课内实践环节,通过加强基础课、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渗透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如学前儿童教育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技能训练;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可开展主题活动技能训练;幼儿营养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可进行幼儿配餐技能训练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边实验边听课,专业基础课、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应接近1∶1,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职业技能渗透的效果更好。

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的构建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通过教学见习、课堂教学观摩与实训、毕业实习、毕业综合实践报告、社会调查等环节实施。教育见习课程从一年级就开始安排,每学期一周,主要是到见习基地幼儿园见习。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可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在新生入校后不久,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感受教学环境,一年级第二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二年级第二学期见习教学工作,三年级第二学期全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同时,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三年级第一学期均安排校内实训,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另外,每个假期安排调查,完成实践报告。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与幼教事业保持“零距离”接触,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投入到职业角色或准职业角色的历练中。职业技能实践课程模块改革的趋势是逐步增加实践课时量,形成以后期实习和顶岗为主,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模式。当然,各种实践环节应依据学科的序列与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科学安排并贯穿始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高职“全程实践”和“全方位实践”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有的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不能到学生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才开始职业技能训练,真正的职业技能培养应当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过程。实践证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依据,使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落实,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哲.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新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2]吴朱燕.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顺利就业的保证[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1).

[3]田一蕾,王丹利.就业期望心理定位对高职毕业生择业的影响[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3).

[4]王晓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5]张丽霞,马少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6]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 2004,(3).

作者简介:

张富洪(1968—),男,广东江门人,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广东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幼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模块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