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化时代大学人文精神重构

2009-01-18潘晓凤

人文杂志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重构人文精神

潘晓凤

内容提要 大学人文精神体现着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引领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在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重构至关重要,其建设需要从多方面推进。

关键词 重构 大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9)06-0186-02

大学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相对特殊的文化区域,其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之地,也是孕育文化、滋长精神之所。目前,中国已有高等院校2000多所,规模庞大而层次参差不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既表现在教学、科研水平方面,也表现在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承上。如果说前者的弥补对国家政策调整、政府支持力度增大的依赖较大的话,那么在后者则更多依赖大学人自己的善于作为。

所谓大学精神,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格物致知”,即以科学的态度、方法究研物理,认识世界,破除迷信和愚妄。人文精神的实质则是“育人养德”,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铸造健康美好的人格,奠定被教育者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人文精神有着双面性,既可以说是依存于大学理念所长期形成的一种学院独特气质和某种传统,又表现为教风、学风的端正、严谨、自由、民主以及师生行止所显示出的文明教养。

笔者以为,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应从世界性、当代性、民族性的三维统一着眼而不可偏于一隅,执于一端。也就是说,中国的大学人文精神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出发点,既要与世界普适性的大学精神接轨,又不能中断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传统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重构而逐步得到扎实有效的建设。以笔者愚见,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堂庑:

1 良化校园学风。这里所谓的学风,包括学术风气、教学风气和学习风气。三者之中,学术风气最为重要,直接引领着教风与学风。大学的“质的规定性”是奠定成人完备知识谱系和价值谱系的地方。大学与中小学的不同在于其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又是产生思想的地方;在要教学生“知”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思”,使得教学相长,成为科学与文化的前沿阵地。以学术与科研为底背,教师才不至于沦为“教书匠”:维持教师的内在尊严和外在活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学生才不至于“混文凭”。假如学生只是盯着分数,教师只是存在于课堂,教与学只是围着专业教育打转,在低层面上重复,学术意识淡薄,那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存在。

在学风良化尤其是学术研究风气的良化中,人文精神的引导、调控作用主要发挥于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研究者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和习惯;二是培养研究者之间的尊重、合作、民主、竞争精神;三是培养健康的师授学承关系。就完构“大学”而言,第三点最为重要。中国教育制度自古就有过份注重“师学”,将“师法”神圣化、权威化以致学生对教师形成某种学术上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偏弊,但也有既重师承,又不废“教学相长”,承认“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正确思想,今天的大学应该弃当弃者、扬当扬者。而西方师授学承模式的开放性,师生之间学术人格的平等,对知识、学说传递的跳跃性的重视,提倡将学生探索、触角伸向师说阈限之外的传统,更应作为一种大学人文精神在当下中国高校发扬光大。

2 丰厚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大学精神构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这一元素在大学教育中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大学精神的优劣。无论什么专业的教与学,缺少了人文素质的滋养,必然导致一隅之见,难得融会贯通,作深层理解,也就说不上会有什么新的创建了。今天,在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式微,青年人更是以功利眼光看世界,以感官为满足,以现实生活为旨归。这种精神上的荒漠化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密不可分。

我国教育过去长期侧重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育,导致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智商没智慧,有个性没品性,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由于缺少人文精神教育,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正是重构大学精神人文内涵的目标。

人文精神是诗性的又是思性的,它既充满着浪漫色彩的美好理想,又尊重每个人的独立认知,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注是其核心内容,其终极目的是促使个体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尤其身处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培养“通才”,培养“完整的人”,就必须使之能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生活与学习,方能提升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触类旁通的认知能力。

3 提升人格境界。大学精神的营造,最终作用于“人的改变”,亦即人格力量的铸造与完善。特别是在步入急剧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冲击,青少年很容易为所谓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所迷惑、所左右,成为类的平均数,失去自我人格的实现;另一方面,我们自身文化传统中,被鲁迅先生所尖锐指斥过的那种“瞒”和“骗”的文化因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市场,滋生蔓延,影响到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而当整个社会都陷入实利主义、金钱至上的现实困境之中时,我们的大学更应肩负起培养新型人格的责任,使走出大学校门的学子们真正成为民族的脊梁,以其独立的人格魅力影响民众,净化社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假若新一代中国学子们不能在人格上成为这个民族的优秀代表,我们的现代教育,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4 完善公民教养。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教化的“首善”之辈,那么,作为知识分子云集的高等学府,自然也就应该是社会教化的“首善”之地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价值期待,不仅在于他们能以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运用来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更在于他们能以其良好的教养影响及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成为公民的典范。长期以来,我们虽然一直重视德育教育,还设立了专门的课程,但如何将这种“育”具体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却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流于表面,流于空泛,有时还将其与思想品德课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落不到实处;而一个社会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之后,公民的教养、社会精神文明的水准,便成更为凸显的问题。作为社会“首善之地”的大学,如不能在这方面作出表率,那是要贻笑大方的。

总之,未来的教育必将偏重对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张扬,更应建构那不该忘记但已日渐稀缺的大学人文精神。通过大学生主体素质的建设,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质建设,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这是大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承担的主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闭裴纺曛鞅:《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辩训铝贾鞅:《中国传统文化要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薄缎驴四书五经•大学》,中国书店,1994年。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重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长城叙事的重构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