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马里剿匪记”各国都有小算盘

2009-01-13

资治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亚丁湾索马里海盗

佚 名

越来越多进入索马里领海的外国军舰并非只是为了对付海盗,而是还怀有其他“隐秘目的”,包括在索马里海域倾倒核废料等。

2008年11月15日,沙特超级油轮“天狼星”号在索马里海域遭到海盗劫持,这一近几年来最大的海盗劫持事件点燃了世界各国反海盗的导火索。现在,亚丁湾和西印度洋海域上游弋着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军舰,英国正与德法等国紧急磋商,准备组成欧盟版“无敌舰队”前往护法,日本也在修改相关法律,很快就会有军舰获得战后首次海外战斗权。而韩国和伊朗也宣布将派遣舰只到索马里海域。然而,在这一出轰轰烈烈的“索马里剿匪记”背后,却隐藏着各国不同的利益需求和战略目的。

索马里海域处于红海要津,同时控制着亚欧经苏伊士运河的航路和亚洲往来东非沿海的航路,对于许多走红海进入地中海的船只来说,索马里海域是很难躲避开的。而由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位于印度洋和红海之间,是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上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亚丁湾东西长大约750公里,南北宽大约250公里,总面积大约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两倍多。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8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大多数经过亚丁湾;另有大量不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船只、包括一些体积较小的渔船在这一海域航行。而海盗的猖獗,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各国的经济利益。为了因应形势,各贸易和军事大国打出“剿匪”牌,纷纷派出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舰驶入亚丁湾。然而,他们往往高调进入,却低调行事,对打击行动缩手缩脚,不尽如人意。索马里外交部高级官员穆罕默德·贾马·阿里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越来越多进入索马里领海的外国军舰并非只是为了对付海盗,而是还怀有其他“隐秘目的”,包括在索马里海域倾倒核废料等。

美国:故意高姿态 实为非洲司令部

实际上,美军第五舰队早在索马里乱局之前就在此海域存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其军力部署更是达到空前水平。而正是在美军越来越依赖此海上战略要地之际,索马里海盗却在美军眼皮底下日益坐大,直至今天形成泛滥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军对此袖手旁观甚至是暗中支持。在此次索马里海盗事件中,“世界警察”美国对频发的海盗劫持事件一如既往的态度“冷淡”。

有分析称,美军非洲司令部成立已经一年有余,但选址问题由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反对一直没法落实。因此,美国有可能有意放纵海盗,从而能够借最近频繁发生的海盗事件,以反恐和打击海盗为由头,进一步加强美国在“非洲之角”的军事存在,提升对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另一方面,索马里海盗也颇为“知趣”,对悬挂美国国旗的商船都网开一面,没有进行劫掠,这也令袖手旁观的美国政府少了不少来自国内的舆论压力。

英国:卖力巡航欲挽回声誉

相对来说,英国在打击索马里海盗问题上显得比美国更积极。据英国媒体2008年11月13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12日在索马里附近海域与一艘拦截过往货轮的海盗船发生交火,共有3名海盗在交火事件中死亡。这是英国海军获得正式授权以来首次在该海域与海盗正面交火。英国军方高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也表示,英国外交部此前已经与索马里政府举行了谈判,索马里政府也已经授权英国海军进入亚丁湾海域武力攻击海盗船,并将抓捕的所有海盗移交给索马里政府。

但是,在“热情剿匪”的背后,英国政府依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盘。2005年,索马里政府声称西方国家为了节省处理成本而暗地里在索马里附近海域倾倒核废料,其舆论矛头更是直指英国,这也使得英国在非洲国家中的声望大跌。如今,准备重新插手非洲的英国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大好机会。

法俄:互相“捧场” 形同“盟国”

在一艘载有33辆T—72型主战坦克和大量武器弹药的乌克兰货轮“法伊尼”号2008年9月25日在亚丁湾海域遭劫后,俄罗斯海军也开始了新的剿匪行动。俄军“无畏”号导弹护卫舰正在亚丁湾附近巡逻,俄海军总司令表示,俄军还将增派战舰赴索马里,并在那里定期部署。1 1月22日,美国《防务新闻》以“索马里海盗给俄罗斯展示实力的机会”为题报道称,俄打算借机重新开启苏联时期位于亚丁湾北部的也门一座岛屿上的海军基地,以加强对非洲及苏伊士运河、印度洋海域的影响力。俄新社消息,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海军上将指出:“在这一危险地区定期游弋意味着,各舰队单个舰艇和舰艇编队在整个亚丁湾和非洲之角海域执行保障船只航行安全的任务。”他说,俄罗斯海军舰艇将在“非洲之角”海域定期游弋。

至于法国的利益则是比较明确的,通过其盟友意大利曾经的意属索马里(南区),开辟外交第二战线。实际上,在近期发生的国际事件中,法俄两个国家已越来越显示出亲密的关系。先是萨科齐成功调解俄格冲突,后是与俄罗斯力推黎巴嫩与叙利亚两国建交,并且在此之前建立地中海联盟之际,俄罗斯毫无保留地支持法国。而9月份以来,萨科齐在法国第二次成功解救出法国人质时,提议建立“海上国际警察”,俄罗斯方面就提出要参加。在联大会议时,萨科齐说要打破现有经济体制,建立新体制,普京就宣布要建立石油卢布交易区。美国媒体分析称,作为新欧洲主导国家之一的法国,将比以往更加亲近俄罗斯,而他们的共同目标则是美国。而至于萨科奇提出“海上国际警察”的设想,无非就是为地中海联盟迈出军事化的第一步,为了军事信号弱一些,提出一个警察的说法。

印度:想当“反海盗盟主”

印度海军“塔巴尔”号护卫舰2008年11月18日晚在亚丁湾海域巡逻时,主动出击击沉海盗“母舰”,使索马里海盗遭到最近几个月来最沉重的打击。印度媒体19日都以“自豪”的口吻大肆报道印度海军的这一战果。

印度海军上将梅塔称,印度将继续打击海盗非法活动,这表明“印度具备空中打击和海上打击的能力”。《印度教徒报》则认为印度可以在“反海盗外交”中发挥“领导”作用,文章称,印度海军击沉海盗“母舰”,不仅表明了印度有能力保护自身以及国际社会的安全,还显示在其他更为强大的海军袖手旁观时,印度海军扩展行动边界的意愿。印度《经济时报》20日的文章题目则是:“美国以印度的成功敦促国际合作”。文章援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的话说,“印度海军的行动表明,国际社会必须联手打击索马里海盗,这是国际问题,你不可能凭一己之力解决”。

不过,并非所有美国人都这么想。卡塔尔《海湾时报》22日发自华盛顿的报道称,“当西方国家在‘非洲之角加强巡逻时,印度抢过了它们的风头”,“塔巴尔”号击沉海盗船显示了印度日益增长的海上实力。报道称,许多印度战略家一直把广阔的印度洋视为印度的势力范围,现在,其海上力量已延伸到了红海和海湾地区,并从非洲东海岸一直向东延伸至斐济和澳大利亚海域。文章称,已经拥有航母、至少16艘现代化潜艇、正在建设中的核动力潜艇、48艘舰船、强有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先进侦察卫星的印度,有一天将挑战印度洋的首要海军力量—美国;并说,“印度探月、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以及稳步发展海军,让美国颇为警觉”,“印度人现在还没有统治海平面,但谁知道未来某一天会不会呢?”

可以说,印度的经济和贸易利益从中东一直延伸到遥远的东亚,它的海军出现在西印度洋沿岸海域,出现在西太平洋,出现在日本海。印度正为打造“蓝水海军”铆足力量,11月18日在亚丁湾小试牛刀正是其力量向全球扩散的象征性动作,诚如其“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向月球表面抛掷印度国旗宣示印度力量一样。

日本:出兵博取非洲同情

海盗成了各国军事影响力合法合理存在于此海域的借口之一,各国海军可利用这样的机会,把本国的军事防御线扩张到最前沿,海盗与各国海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利益契合。更何况在欧亚非物资和能源流通繁忙的海域内扼守住这样一处军事战略要地,是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梦寐以求的。因此,索马里海盗事件也引起了日本的关注,据报道,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最近召开了索马里海盗对策紧急会议,提出派遣自卫队,并制定特别法,保证自卫队可以向海盗船进行射击。此番参战,不仅很可能将开创日本自卫队海外实兵作战的先河,也将是日本政府为在“入常”等国际重大问题上博取非洲国家同情和支持的关键一步。

此外,韩国政府也决定在2008年12月中旬向国会提交法案,派遣海军特种部队前往亚丁湾,开始有史以来首次海外实战行动。

(摘自《信息时报》2008年12月1日 水云间荐)

猜你喜欢

亚丁湾索马里海盗
海盗
亚丁湾护航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试论中国在亚丁湾行使普遍管辖权的国际法依据
海盗,又见海盗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