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功勋飞行员与一座纪念碑

2009-01-06朱旭先

华人时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联会公墓纪念碑

朱旭先

他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既在抗日战争中打下过日本侵略者飞机,又在抗美援朝中打下过美帝国主义飞机的功勋卓著的老牌飞行员,他还是新中国首任担负首都防空警戒的人民空军部队长,在共和国“开国大典”中率领机群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毛泽东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首都人民检阅的领队机长。

他叫邢海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担任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的邢老不顾年事已高,为振兴祖国的航空事业、促进海内航空界的交往与合作,曾多次不辞辛劳前来南京。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时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联络干部的我与他有过多次接触,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邢老虽然离开我们整整11个年头了,但他的英容笑貌和高尚品质至今仍时刻浮现在我的脑海,铭记在我的心中。

开国大典受阅飞行

1948年底,邢海帆随叶剑英参谋长到北平接收国民党空军工作,不久,他奉命到东北老航校组织P—51战斗机训练飞行。1948年8月的一天,组织上要他带领7架P—51战斗机飞回北平。赋予他们的任务是:不仅要担负北平的防空,而且还要准备参加开国大典的空中受阅。

我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开国大典的那次受阅飞行,邢海帆记忆犹新。他说:1949年10月1日,这天清晨我们起得特别早,5点钟就来到机场做好了受阅准备,下午3点整,从机场的广播里传来了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飞行员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同时也很激动,因为大家马上就要驾机接受中央首长的检阅了。

下午4点,无线电传来了空中受阅飞行部队地面指挥员油江发出的“起飞”命令。参加受阅的18架飞机依次起飞,然后按预定计划的航线、高度、速度出航,在通县上空编队集合,盘旋待命。4点35分,无线电里传来“空中受阅开始”的命令,这时我带领这支空中受阅飞行部队,满怀信心地飞向天安门上空,接受党中央,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当时的队形是:飞在最前面的是9架P—51战斗机,高度920米,分为3个分队,各分队成“品”字队形。第一分队长由我兼任;接着由两架“蚊式”轰炸机组成“一”字形的第四分队,他们后面是由3架C—46运输机组成的第五分队,最后是由3架教练机组成的第六分队。当我带领9架P—51战斗机通过天安门上空之后,按计划右转弯回到头来接着教练机的后面又通过天安门上空一次,然后左转弯到南苑机场着陆。

邢老说,受阅飞行非常成功。开国大典的当晚,他又带领5名参加受阅的飞行员代表身着飞行服,参加国宴。在怀仁堂聚会大厅,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陪同下,亲切地接见了他们。赞扬说:“你们飞的好!”

开国大典之后, 邢海帆参加了人民空军的组建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在朝鲜清川江上空巡逻时,他一举击落了两架美国侵略者的F—80战斗机,先后荣获多枚战斗勋章。

抗美援朝胜利后,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高级指挥员,邢海帆又来到了位于北京颐和园畔组建人民空军的最高学府———空军指挥学院,任副院长。从此,他在园丁的岗位一干就是20年。

1982年,邢海帆离休后被推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联谊会会长。

要让中外烈士有一个安息之所

1985年12月,南京城寒风凛冽,冰天雪地。邢海帆冒着严寒与昔日战友、南京的抗战老兵张安汶老先生一起,来到南京军区空军大院商谈修建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烈士纪念碑事宜。两位老人与群联部长程立敬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攀谈。邢老说:“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希望部队能支持地方将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和烈士纪念碑修建起来,让那些为民族、为国家血染长空的烈士有一个安息之所。”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人员。随后形成了纪要呈报给了军区空军首长,得到了首长的肯定和批示。

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王家湾的航空烈士公墓,安眠着一批在上世纪抗日战争中血洒长空的中国、美国和前苏联空军飞行员。公墓是原国民政府于1932年8月兴建的。最初安葬在这里的有“1·28淞沪抗战”中殉国的黄毓全、吴明辉等飞行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又有不少为国捐躯的空军飞行员安葬在这里。1946年至1948年的3年中,原国民政府陆续将散落在杭州、广州、昆明、重庆等地的烈士遗骸,迁葬南京。公墓建成后曾先后两次被毁。第一次毁于日机轰炸,第二次毁于“十年内乱”。邢老这次来南京就是要倡议把毁于“十年内乱”的公墓修缮起来,让烈士们的英灵安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北京、南京、四川、沈阳多处有识之士的多方奔走、联络和求助,军地先后拨出专款修建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南京军区空军首长还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参与修复被毁公墓。

要把所有烈士英名镌刻在纪念碑上

1986年清明节,为纪念航空烈士公墓修复,南京在烈士公墓举行了盛大的清明祭扫活动。邢海帆会长作为抗战亲历者,以及北京市政协和北京航联会代表,又一次来到南京。见到修缮一新的公墓,邢老与所有烈士亲属一样感慨万千。

白天的活动结束后,邢老倡议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在晚上将来自全国各地的当年参加过抗战的战友、烈士亲属代表召集在一起开个座谈会,听听各方人士对下一步建立航空烈士纪念碑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大家赞同。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邢老最后作了总结发言。在航空公墓内修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把所有中外抗日航空烈士英名镌刻在纪念碑上,让他们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内有一席之地!这是邢老与所有到会人士的一致倡议和呼声。

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邢老利用自己在北京市政协和航联会任职的机会,联络了众多国内外航空界等有识之士和烈士后代,向中央有关部门及领导递交了报告。北京航联会顾问周叔璜还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修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把中国、美国、前苏联等援华空军烈士的姓名全部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提案。1989年1月7日终于盼来了了中共中央统战部肯定的答复;1991年3月23日,中央统战部又正式批准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内建设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同年11月11日,邢老又一次来到南京出席江苏省政协牵头举行的“建设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抗碑”建设领导小组,邢老担任了副主任。从此“抗碑”建设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经过5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耗资500万元的纪念碑群,终于在1995年9月3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落成。上面镌刻有中国1370名、前苏联246名、美国2590名、韩国2名,共4208名烈士的英名。

竭力促成南京航空联谊会成立

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是中国唯一的抗日航空烈士墓。公墓坐落在南京,又要在这里建设烈士纪念碑,因此有许多工作要做。当时,北京、昆明、桂林、广东、四川已经成立航空联谊会,而南京则没有,此前有关公墓的修葺、纪念碑申报,美国“驼峰”飞行协会、苏联航空协会的老战士代表团来宁参观、扫墓等诸多工作都是由北京航联会牵头,其它航联会和空军、南京政协协办的。为此,邢老充分认识到南京成立航空联谊会的必要性。

自1996年以来,邢老每每来宁都要与南京方面提出建议。1990年清明节他利用率团来南京祭扫烈士公墓的机会,再次召集有关人士商谈此事,并向省市政协、省市委统战部领导作了专门汇报和建议,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1992年5月8日南京航空联谊会终于成立。

南京要为海内外航空界联谊多作贡献

而今,南京航联会在风雨兼程中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它已经真正成为联系海内外航空界人士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南京航联会在北京航联会和其它兄弟航联会的指导帮助下,先后接待了海内外航空界300多批,180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瑞士、日本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200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美国飞虎飞行协会主席罗西先生率领120多人的大型代表团访问中国,于9月12日下午专程率团来到南京凭吊抗日航空公墓。此后,美国飞虎飞行协会、美国驼峰飞行协会的老战士和亲属每年都组团前来南京扫墓。前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凭吊烈士,以及参观交流的海外航空界人士属俄罗斯前来的级别最高,全部都是校官以上,有的甚至是元帅。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在每年的反法西斯纪念日和祖国保卫者纪念日都派员前来凭吊烈士,并敬献花蓝,以寄托对死难烈士的哀思。

近年来,前来南京参观访问和凭吊烈士的外国友人和组织越来越多。美国空军退股少将、曾任空军参谋总长的敖校梯奥在访问南京后,提出一定要加入南京航联会。当在场的翻译告知已接受了他的请求时,敖校梯奥激动不异,按照规定他认真填写了入会申请表格,缴纳了会费,成为了南京航联会的第一名外籍名誉会员。俄罗斯老战士委员会主席秦巴尔汉将军曾先后多次访问中国,他称赞南京航空联谊会为增进中俄友谊所做的贡献。韩国前空军参谋总长金信将军在参观抗日航空纪念碑群后激动地说:“纪念碑上镌刻韩国烈士名单,增进了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愿我们两国永远友好!”。

春去秋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时值举国欢腾,庆祝共和国华诞六十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邢海帆先生,值得告慰的是,当年他所殷殷期望的一切正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联会公墓纪念碑
神秘的恐龙公墓
纪念碑
Taj Mahal
美国公墓像历史博物馆
神秘的恐龙公墓
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微复习教学
唐代郝公墓志铭考
用“三看识别法”鉴别细胞分裂图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