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邓世昌鲜为人知的一面

2008-12-27

百家讲坛 2008年23期
关键词:舰长百家讲坛官兵

之 染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奚事纷纷为?况吾辈虽死,而海军声威不至坠落,亦可告无罪。”(徐珂《清稗类钞》)于是“众意渐定”。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致远”舰不幸沉没。

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说:“吾志靖敌氛,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池仲祜《海军实纪,邓壮节公事略》)邓世昌遂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人一同壮烈殉国,时人评价他“忠勇性成,死事尤烈”(《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惊,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人祀京师昭忠祠,又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作为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为世人所敬仰,但如果仔细查阅史料文献就会发现,在邓世昌高大形象的背后还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清史稿》中载:“(他)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而在加人马尾学堂成为军人之前,邓世昌“少时尝随父之沪上”,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港商,其人情练达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

北洋水师多闽籍军官,而福建人的排外是连丁汝昌也头疼不已的事情。邓世昌虽然是北洋水师舰长中唯一的非闽籍汉族军官,但因为他洞悉人情世故,处事圆滑,所以能够与闽系军官和谐相处并深受器重,迅速成为海军中军副将(提督)。

邓世昌练兵有方,勤奋过人,常在大洋上作演习。但他带兵却非常严格,甚至近乎苛刻。在甲午海战前,他曾因“鞭打士兵致死”而受“审查”。

除了治军过严外,邓世昌还多少有些粗心鲁莽。史载,邓世昌虽带船多年,但事故率在北洋水师各舰长中最高,他担任“镇字”号炮舰舰长的时候,曾经在风浪中把军舰搁浅,甚至有一次由金州之大连湾驶往海洋岛时未带海图,而该岛新添暗礁,致船底碰穿,情形危险,在担任“扬威”舰舰长的时候,一次因煤带得不足,在海上漂流了许久,还有一次因为不熟悉水情,螺旋桨叶片刮底受损……

这些记录多次使他受到惩戒,可见,作为舰长,邓世昌还是有不足的,水兵们因此称他为“邓半吊子”。只不过因其练兵有方、作战勇敢,又受上级器重而未影响升迁。

对于民族英雄邓世昌粗心鲁莽的一面,世人很少了解,正如我们不了解甲午战争,中国不仅输在国力上,也输在外交上;不清楚大才子纪晓岚为何疏于著述,沦为纵欲狂;也不知道真心反贪、手段又极其严厉高明的朱元璋为什么最终还是陷入了宿命的困局;更不知道武大郎与潘金莲竟然是蒙冤千年的恩爱夫妻,也很少了解央视王树增、易中天等人的近期动态……

这一切,你都能在本期《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找到答案。本刊特邀著名主讲人及知名博导、硕导、专家与资深编辑、作家共同为你揭秘历史世界,解读文化中国。百家讲坛纵说风云,让智慧充盈你的人生。

编辑高丹

猜你喜欢

舰长百家讲坛官兵
“罗斯福”号航母四个月三换舰长
说 《百家讲坛》
上校的命令
“蛟龙”大战“鹦鹉螺”
评刊表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第二届“百家讲坛杯”全国历史文化大赛启事
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