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案”发生时的二三事

2008-12-23师大兴

纵横 2008年12期
关键词:同盟会西安师生

师大兴

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蒲案”,是指清末陕西省蒲城知县李体仁因极端仇视民党的革命活动,借故捣毁县教育分会,对县高小师生,非法抓捕,刑讯逼供,妄图破坏同盟会组织制造出来的血腥惨案。此案发生后,经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斗争,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撤换了李体仁。这是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在全国取得的唯一一次政治斗争胜利。事情虽经过了100年,人们不应忘记先辈们为了民主革命而作的英勇斗争。

当“蒲案”发生时,我的祖父师子敬的公开身份是蒲城县衙户房代理主办。他以此身份为掩护,与在蒲的同盟会成员及其同情者一起,为实现同盟会会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秘密从事反清斗争。“蒲案”发生后,蒲城小学学生孙逢寅(亮功)是被捕者之一,他们生前给我讲了作为当事者的亲身经历。“蒲案”的另两个当事者陈会亭和李襄初,其子陈辉汉、李江波也对我详细讲述过他们父辈在“蒲案”中参与斗争的具体情节。值此“蒲案”百年之际,特将其鲜为人知的二三事发表于世。

因有史料详载,这里对于“蒲案”发生的原因、过程,均不另述,但事情还得从1908年10月22日说起。当时县令李体仁亲率差役二百余人,将常自新等师生40余人捕后,押至公堂,对师生们严刑拷打,无一幸免,并责问:“谁是革命党?闹学潮谁是幕后策划者?”师生们虽有的被打得嘴肿如瘤,臀血淋漓,甚至当堂昏死,但都不肯招认。当李体仁责问孙逢寅时,孙答:“我只是在校念书,因年纪小没参加什么活动,我干大(爸)可作证为保。”李问:“你干大是谁?”孙答:“我干大是师子敬。”李听后火冒三丈,拍着惊堂木说:“师子敬,哼!还有他哩。”孙当时想干大是县衙官员,你县令总该相信自己的手下吧!谁知事与愿违,反把干大牵扯进来,这下自己的小命完了,相当后怕。此时师子敬就在后堂,对李体仁的堂审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觉得李对自己已公开表示怀疑,应立即拿出对策,便迅速离开县衙,直奔井岳秀家来找亲家商议如何应对。到井家后,方知井去李襄初家为李葬母而去吊孝了。师便将李体仁如何拷打师生,追查民党之事,对井母和井妻作了简述,并交给井母200两银(票),让其作为被押受刑师生购药、送饭之用,并对井妻特别叮咛:李体仁已怀疑我等,为防不测,要将民党名册秘密文件、活动纪录等收藏好,以免被查出,引起更大祸端。随后师子敬即去蒲城南乡西陈庄李家堡子李襄初家报信。

在师走后,井妻赵雁云即按叮嘱,将文件埋藏于院中花园内的菊花丛中,并叫家人搬来一把太师椅坐在大门口,衙役多人前来搜查,井夫人问:“你们来干什么?”衙役答道:“奉知县李大人命前来搜查!”井夫人笑道:“井家也是本县知名绅户,查不出东西咋办?”衙役无言以对。井夫人又道:“不叫你们查,你们也交不了差。但查不出什么,叫李知县来赔罪!”官府搜查终无所获。井夫人的机智勇敢,演出了一幕赵雁云智斗县衙捕快的佳话。后友人称颂赵是“井家活狮子”,说什么门前立个狮子是为驱恶魔,抵鬼怪的;而赵是抗权势、灭淫威,保家护院的“活狮子”。

在师子敬至李襄初家与井、陈会合后,即将当天李体仁的所作所为,做了详谈,最后三人决定向省上状告李体仁的罪行,寻求各方支援,营救被捕师生。为了免被反动当局一网打尽,决定分头行动,而陈会亭又是李体仁追捕的第一目标,所以让他当夜先行,急赴西安。井岳秀唯恐家中处理不当,暴露机密,同时还得对家事作个进一步安排,以便做好对被捕师生的营救工作,特别是要联系有关人士,集结武装力量作为坚强后盾,“软的不行,还得来硬的”。故于当夜自城而返回家中,将同盟会秘密文件焚毁后,于23日拂晓前又返回李家。这时陈会亭因天黑路径不熟,走了半夜也没走出多远,天已大亮,只好又返回李家,这样井、陈、师三人结伴,为防李体仁派人抓捕,就混在来李家奔丧而返回的人群中,先向东走到澄城县的韦庄,而后转经渭南到达西安,而李襄初则留下善后母事,并组织营救被捕师生事项。

后来,曾任陕西巡抚的正白旗将军端方,为庇护李体仁,来到蒲城县南一恶绅家,撰写伪证。在“软的不行,还得来硬的”思想指导下,井岳秀闻知后,提刀单骑飞奔去刺杀端方,端方闻知,在多名兵弁的保护下落荒而逃。井岳秀还只身夜潜县劝学所总董事兼巡警总办张晓初家,警告他不要为李体仁残害师生,否则刀劈两半,致张逃出蒲城。

井、陈、师到西安后,即前赴同盟会在西安秘密联络据点——公益书局,会见了在省城的民党负责人,详述了李体仁的企图破获革命组织,非法捕押刑讯举人教习常自新和师生的罪行。这样“蒲案”的消息才得以迅速传至省城。同盟会众人闻讯,无比愤怒,对被捕师生均表示深切的关怀和支持,并广为散发由陈会亭书写的血泪控诉书,分头去省城各学校作报告,开演讲动员会。最后由省城各学校派代表参加会议,决定各学校一致罢课,声援“蒲案”师生;向巡抚衙请愿,要求严惩李体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到省内各学校,纷起响应,至此反对清廷封建压迫运动就在各地开展起来。常自新出狱后,井岳秀将他接到西安,住在他家的“公正和”纸号,养病治伤,会见在省的各界代表;学生原斯健以伤重殒命,西安各界还召开了追悼大会,这样更加激发了群众斗争情绪;同时还得到北京、上海、日本东京各界媒体、民党组织、进步官员等大力支持,谴责、讨伐声浪愈来愈高,对当权的清朝政府的压力愈来愈大,不得已只好作调查处理,对来自群众的压力和广大知识界的公愤,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最后对李体仁“请旨即于革职,不准援例捐复”;旋经清朝批准,降谕执行。这样“蒲案”从1908年阴历九月至十二月结案。历时四个月的反清斗争才告结束,师子敬则留西安公益书局被引为经理,主持业务和革命秘密事宜。常自新、陈会亭、李襄初则被聘为培养革命人才的健本学堂专职教师,井岳秀则被选为省咨议局常驻议员,参与公开议政,揭露清朝黑暗统治,开展反清斗争。总之,他们各自都对反清的辛亥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子敬(1876—1964)富平人,曾任清县署户房吏事,辛亥革命后任渭北捐善使、县长、银行总办、道尹、参议等职;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西北监察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土改委、政法委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1958年被定为“右派分子”,1961年摘帽,1964年去世,1978年平反。

孙逢寅(亮功),是井岳秀长女井玺玉之夫。因井的儿女均称师为义父(干大),井、师是干亲家,孙是被捕师生之一。

陈辉汉,是蒲城高小教师、同盟会员陈会亭之子,仍健在,现年101岁,住蔡家坡西北机器厂,原为该厂总工程师、副厂长。

李江波,是蒲城高小体育教师、同盟会员李襄初之子,解放前曾在中共西情站王超北领导下搞地下工作,解放后曾任西安市公安局科长,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委员,已病故。

责任编辑:杨瀚

猜你喜欢

同盟会西安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麻辣师生
西安国际幸福城
西安国旅推出“台湾游”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