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三有”写游记

2008-11-07李立军

关键词:三有龙湖佳作

李立军

把赏荷的活动经历写成一篇游记,通常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眼前有景

游记虽然是对游览过程的记录,却不宜面面俱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中,甚至在不同人的眼中,荷都是各有其特征的,我们通过认真观察,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着重写出来即可。切忌写成“流水账”式的文章,把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分主次一律写入文中,或者开头交代太长,中间写的短而无内容,然后很快收束。这样缺少景物描写的游记是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

二、心中有情

写游记只描写景物还是不够的,只有在写景的同时融进作者饱满、丰富的感情,才会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一开始就明确了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绪,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在这一感情背景下,月下的荷塘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蒙眬美。一般说,特定的景物能影响人们的心情;反过来,用不同的心情来看待相同的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总之,在写景、叙事的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是游记所特别需要的。

三、笔下有序

写游记一定要安排合理的线索,最常见的是以游览者的行踪为线索,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转换的先后顺序,记录游览的过程。游记中,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人、事、物等,要重点描写,其它的则可从简或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略去不写。

另外,关于结构的安排,同学们可灵活运用顺叙、插叙或补叙的技巧,由小至大或由近及远地描写或记叙自己所见闻。在行文的过程中适时地引用古诗文或插入些风土人情及小故事等,也会使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提醒大家,慎用“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这样的陈腔老套作结尾。

【学生佳作】

龙湖赏荷

河南淮阳县齐老二中良友文学社 杜帅男

若不是发现停车场上又停满了车辆,若不是又见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向龙湖岸边,家住龙湖近处的我,还真没有意识到又到了一年龙湖赏荷时。放下手头上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我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这龙湖赏荷的人群中。

跟随上了一个外地的旅行团队,沿着曲折的小径,我缓步来到了苏亭。这里为湖中的一个高地,古朴典雅的亭子依旧,据说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读书、赏荷的地方。站在苏亭放眼望去,万亩龙湖成了荷的海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情此景配此诗,真是美到了极致。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有的高高挺起,完完全全舒展开来,像擎起的绿伞;有的刚伸出水面不久,叶子仍卷缩成一条绿线,忙着寻找自己的一片天;还有的干脆就舒展在水面上,晶莹的水珠在上面滚动。微风轻拂,吹皱了碧叶,也让摇曳其中的荷花显露出来。荷花含苞的娇羞,怒放的大气,惹得手拿相机的游人不断变换位置和姿势,寻找着各具特色的荷花,频频按动快门。面对这满眼的碧荷、扑面的清香,古今才子们又怎能不诗兴大发,吟唱、书写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呢!在游人队伍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不住地慨叹:真是惹人醉啊!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每年都会来这里赏荷。

之后,我又来到了荷花苑、赏荷亭等处,这是近几年为满足更多来此游玩的人们而新建的。听着讲解员略带乡音的讲解,听着此起彼伏、颇具豫东情味的家乡小调,我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仙境,简直忘了这是在自家门口的龙湖里……

哦,还记得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进一步说,生活中我们更需要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曾几何时,我为学习的压力而感到困惑,也曾幻想去远行;而今,我终于发现:能让我身心愉悦的景致就在眼前!龙湖的荷啊,你与我有了一种再也割舍不掉的情缘。

【简评】

这是一篇有景、有情、条理清晰的游记散文。小作者从受人启发、放下手头上的作业去赏荷写起;着重描绘了在苏亭处看到的美丽的荷塘景象,讲述了相关的历史典故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记叙了在荷花苑、赏荷亭等处获得的美妙感受;最后归结到:与龙湖的荷结下了割舍不掉的情缘。在写景、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的深厚感情,让读者看到了小作者由身心俱惫——全心赏荷——身心愉悦的心理变化过程。全文语言流畅,文笔老练,不失为游记中的佳作。

猜你喜欢

三有龙湖佳作
佳作欣赏
上海龙湖天璞“低价”入市龙湖集团如何避免掉队?
佳作展示
佳作精赏
从“三有”课堂到幸福学校
主题党日活动中的“三有”机制探索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美丽的大龙湖
保守者龙湖的反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