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心“亮丽”风景

2008-10-24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19期
关键词:暖意小东西点题

曹 静

原题回放

《现代汉语辞典》:【留心】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即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

阅读上面的材料,以“ 学会留心 ”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失误作文]

学会留心

已是深秋了吧 ,窗外一片萧索,再加上近日来连绵的阴雨天气,心里莫名的烦躁不已,仿佛是一块阴霾笼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这该死的鬼天气,唉!

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叫我出去走走,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跨出了家门。

外面的世界还是被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 ,看不到太阳温暖的笑脸,本该充满朝气的早晨却如黄昏一般死气沉沉,我在心里暗暗后悔起来。

抬起头来,忽然看见远处一抹橙色的身影跳入眼帘。哦,是清洁工啊。这么冷的天气,这么早就出来打扫了啊。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整洁的路面。我微微眯起眼,那橙色的暖色调似一抹阳光拂过心田。这天气,好像还不是那么冷吧。

轰隆隆的几声闷雷打破了沉寂,紧接着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唉,我叹了口气,出门前怎么就没记着带把伞呢,为了避免浇成“落汤鸡”,我逃到了一家商店的屋檐下躲起雨来。

街上行人的脚步也顿时慌了起来,四处寻觅这可以避雨的地方,只一会儿,我的身边便挤满了“难兄难弟”。

雨越下越大,站在边上的人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洗礼”。这时,胖胖的店主笑着走过来,说:“到屋里来避雨吧,别淋感冒了。”

我惊诧地抬起头——刚才我还以为她要赶我们走呢——却看到了一张明媚如三月的笑脸。

走进小店,灯光有些昏暗,陈设十分简单,可那张笑脸却使店里溢满暖洋洋的春意。也许大家觉得在这里避雨,妨碍了人家的生意,有些不好意思,都纷纷掏钱买些零碎的小东西。望着眼前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竟涌上了暖意。

扭头看向窗外,雨依然在下。奇怪的是,我竟觉得那枯黄的树叶,也在雨水的冲刷下闪耀出了明丽欢快的光芒。

刹那间,仿佛有一缕阳光驱散了心头的阴霾,我豁然开朗:原来只要学会留心,即使是这样阴沉的天气,也能发现温暖人心的“阳光”。

[失误探究]

不可否认,这是一篇比较生动的记叙文。

作者善于抓住细节来描写,店主一句平实的话语,一张明媚的笑脸,避雨人纷纷掏钱买东西的举动,点点滴滴都没有逃过善于留心的小作者的眼睛。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头写“ 心里莫名的烦躁 ”,为后文写到“ 明媚的笑脸 ”、 心里的 “ 暖意 ”做了铺垫,有益于突出中心。

细细读来,却发现白璧亦有微瑕。一是材料过多,缺少筛选。文章先是写了远处清洁工那“橙色”的身影,接着写了进小店躲雨看到的店主“明媚如三月的笑脸”,以及看到躲雨的人“纷纷掏钱买些零碎的小东西”心里涌上的暖意。一篇文章里出现了两个场景,路上、小店里,内容有点繁杂。二是结尾处扣题不紧,怎样“学会”留心,“学会留心”的益处,都没有在结尾处点明。

[升格作文]

学会留心

已是深秋了吧 ,窗外一片萧索,再加上近日来连绵的阴雨天气,心里莫名的烦躁不已,仿佛是一块阴霾笼在心头,久久挥不去。这该死的鬼天气,唉!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叫我出去走走,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跨出了家门。

外面的世界还是被黑压压的乌云笼罩着,看不到太阳温暖的笑脸,本该充满朝气的早晨却如黄昏一般死气沉沉,我在心里暗暗后悔起来。

轰隆隆的几声闷雷打破了沉寂,紧接着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唉,我叹了口气,出门前怎么就没记着带把伞呢,为了避免浇成“落汤鸡”,我逃到了一家商店的屋檐下躲起雨来。

街上行人的脚步也顿时慌了起来,四处寻觅着可以避雨的地方,只一会儿,我的身边便挤满了“难兄难弟”。

雨越下越大,站在边上的人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洗礼”。这时,胖胖的店主笑着走过来,说:“到屋里来避雨吧,别淋感冒了。”我惊诧地抬起头——刚才我还以为她要赶我们走呢——却看到了一张明媚如三月的笑脸。

走进小店,灯光有些昏暗,陈设十分简单,可那张笑脸却使店里溢满暖洋洋的春意。也许大家觉得在这里避雨,妨碍了人家的生意,有些不好意思,都纷纷掏钱买些零碎的小东西。望着眼前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竟涌上了暖意。

扭头看向窗外,雨依然在下。奇怪的是,我竟觉得那枯黄的树叶,也在雨水的冲刷下闪耀出了明丽欢快的光芒。

刹那间,仿佛有一缕阳光驱散了心头的阴霾,我豁然开朗:原来只要学会留心,留意身边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也能从中发现快乐与幸福的裙角,发现温暖人心的“阳光”,发现世界竟如此美丽。

[升格指导]

文章从两方面作了修改。

一是删去有关“清洁工”的描写。

“清洁工”的描写虽然也能表现主旨,但“小店”这一个场景就足以表现主题。在这个场景里,店主让路人进来躲雨,正是因为她的热情感动了顾客,顾客才有怕妨碍生意,纷纷掏钱买些零碎的小东西的举动。关爱的信息在这个小店里互相传递着。店主与顾客的描写,恰好也能做到点面结合。

二是结尾点明中心,体现“学会”二字。

如何“学会”留心,“留心”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滋养,这是篇末必须点明的。 所以,在文中增加了“ 留意身边哪怕只是一点一滴的小事 ,也能从中发现快乐与幸福的裙角”。

[升格启示]

“ 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这句话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谈何容易。他们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走自己路”。所以,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对他们是很重要的。

留心选材。生活中能表现中心的例子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总是把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一股脑地写上,不会或者不忍做出取舍。所以在指导作文时,要提醒学生选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最能突出文章主旨。

留心点题。学生作文中常有这种情况:文章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感人,读后却感觉散乱,主题不明确。追根究底,文章没有在适当的地方点题。何为 “ 点题 ” ?就是在文章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不仅使中心更突出、鲜明,而且结构更紧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文章增色。作文点题的方法很多,用比喻点题、用设问点题、用引用点题、用议论点题、用抒情点题等。

猜你喜欢

暖意小东西点题
针织暖意
针织暖意
膝盖,你这个小东西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文末点题太直接
暖意除夕
中国红 暖意过节
久别重逢
冬天别忘萌一萌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