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捉蝴蝶

2008-08-05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08年28期
关键词:黄蝶麦浪小心

韩 宇

四月的一天,班主任冯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说:“孩子们,想不想跟老师去校外捉蝴蝶?”冯老师的一句话好像是一颗炸弹,在我们中间“哗”的一下炸开了。“想!”大家一齐欢呼起来。(小作者用了“炸弹”来形容冯老师的话,比喻非常恰当。)

我们几乎是一路欢唱着随冯老师来到田野里的。“啊,蝴蝶!”我情不自禁地叫起来。许多浅黄色的惹人喜爱的蝴蝶在野草丛中翩翩起舞,在麦浪上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舞姿。我高高举起老师为我们准备好的网,对准一只静立草尖的淡黄色蝴蝶,猛地挥了一下。糟了,受惊的蝴蝶迅速飞起,逃得远远的。“小茹,沉着点……一定要沉着!”我身后传来了冯老师的鼓励。(心理描写贴切、自然,恰当地表现了一个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爱。)

我望着远去的蝴蝶,失望地直跺脚。转身看见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追赶着翩翩起舞的蝴蝶,冯老师的话又回荡在我的耳际,我的劲头又来了。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只低飞的小黄蝶身上。我悄悄地向蝴蝶靠近,这一次我扣网的速度比上次快多了。“啊,捉住了,捉住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蝴蝶在网中使劲地扑扇翅膀。我急忙小心地轻轻把它按住,生怕把它的翅膀给弄坏了。(详细写了第二次捉蝴蝶的经过:悄悄地靠近、扣网的速度比上次快多了、小心地轻轻按住。这说明小作者非常用心。)

我小心地拿着自己捉到的蝴蝶,快步跑到了冯老师的面前,开心地对她说:“老师您看,我捉到了一只,我没有把它的翅膀弄坏。”冯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直夸我能干。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语言形象生动,写出了我的天真和老师的慈爱。)

不知不觉间,太阳偏西了。冯老师招呼大家回去,我们拿着自己的战利品,一路开心地笑着唱着,像一只只蝴蝶一样飞回了学校……(结尾一句突出表现了“我们”欢快的心情。)

总评:

小作者注意围绕中心选材,很详细地描写了两次捉蝴蝶的过程:第一次没有经验,失败了;第二次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捉到了一只好看的蝴蝶。另外,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比较细致,使得习作富有情趣。

猜你喜欢

黄蝶麦浪小心
《风吹麦浪》系列作品
麦子黄了
墙角的花
雨中画景
小心感冒!
一个人穿梭在乡村(外一首)
吃我们,就要小心,我们的果实会爆炸
墙角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