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待小事

2008-06-03侯晓玲齐美利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政教处假币男孩

侯晓玲 齐美利

编者按:

几十个、上百个生龙活虎的学生聚在一起,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些事情还颇有玄机。

比如——

学生撒谎了,直接原因却是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此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老师自掏腰包,换下收费时没查出来的假币。学生建议到商店里把假币花掉,目的是不想让老师吃亏。此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连续打碎玻璃,为了按规定赔偿玻璃,竟然谎称要买学习用具。此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

上面列举的事情说起来都不算大,也算不得稀奇,但是,这些寻常小事背后常常隐藏着认识上的大问题,若一味简单处理,就可能留下隐患,所以,处理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期“灯下走笔”栏目选编了山东省昌邑市双台中心小学侯晓玲、齐美利两位老师的3篇短文。希望能对老师们处理类似小事有些启发。

“从宽处理”之后

“老师,咱班的王磊、张健康乱扔汽水瓶,被政教处的高主任抓住了。”一听到这个消息,我顿时火冒三丈。学校有规定:乱扔杂物的,要扣班级积分,还要全校通报批评班主任。我班已连续几周卫生积分全校“垫底”了,为此,昨天的班会上我又做了重点强调,并加大了处罚力度:凡再给班级扣分的,就罚其打扫卫生一周。“明知故犯,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我脸色铁青,在教室内走来走去,恨不得立刻把他俩叫到跟前,训斥一番,解解心头之恨。

十几分钟后,这两名学生说笑着回到了教室,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的火更大了:“站住!刚才你们两个为什么到政教处去了?”两名同学一下子被我“震”住了,低下了头,一言不发,等待着我的“判决”。“ 都像你们这样,我们班的积分不都给扣净了吗?”“老师,我俩没给咱班扣分,政教处的高主任不认识我们,我俩就说是别的班的。”“嘿,算你俩有心眼。”我的火稍稍消了几分,随后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几句后,便让他俩回到了各自座位上。

教室里安静了,我的心头之火也渐渐平息。不料,一个声音却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乱扔废物,就该受罚。” 声音虽然很小,但我已清晰地感觉到里面包含的不满。一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我的心颤动了一下。

幸好,我很快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学们,刚才我这样处理这两名违纪的学生,你们有意见吗?”我这样一问,教室里又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说:“他俩违反了班规,该处罚还得处罚。”“老师太袒护他们了,不能因为他们没给班级扣分,就对他们‘从轻处理。”也有的同学说:“人家又没有给咱班级扣分,凭啥处罚他们?”“撒谎也是为了班级荣誉,我看还应该表扬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十几分钟后,意见基本达成一致:乱扔废物不对,撒谎更不对,应加倍惩罚!

我又叫起了这两名学生:“刚才同学们的辩论,你们都听到了吗?你们决定怎样弥补自己的过失呢?”“老师,我们错了,我们决定先向高主任承认错误,再打扫一星期的卫生,最后我们还要想办法给咱班多挣积分。”两位同学的诚恳态度打动了其他同学,大家一致同意了他们选择的惩罚方式。我面向全体学生说:“积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当然想积分高一些,但是我更希望你们诚实守信,健康成长,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而且,只要我们人人都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咱班的积分自然低不了。前段时间,老师的做法也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决定和他们俩一块接受惩罚:打扫一星期卫生。”我的这一“决定”显然超出学生们的意料,许久,班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收到假币之后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倡导各班学生订阅自己喜欢的一些读物。不料,镇邮递员来结账时,竟从学生交上来的钱中点出了一张假的10元钱。我顿时懊恼不已:多年来我坚持不肯在钱上做记号,认为那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现在我却要为自己的这种做法“买单”了。

可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我只好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10元钱,换下了那张假币。可这张假币怎么处理好呢?我想了又想,最终决定围绕假币开一次班会。

班会课上,我首先拿出了这张假币:“同学们,老师手里有张10元钱,你们能帮我辨别一下它的真伪吗?”同学们跃跃欲试,煞有其事地鉴别起来。当同学们传看完,假币又回到我的手里的时候,我把它高高地举起来,严肃地说:“这是一张假钞!那么,你们知道怎样辨别假钞吗?”随后,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识别假币的办法。然后,我说:“这张假币是咱们班同学交上来的,但我今天说这个的目的不是想查出这10元钱是谁的,而是想问问大家,这10元钱我们该怎么处理?”学生们如释重负,教室内一下子沸腾起来,但是很快就形成了一致的意见:想办法把假钱花掉。

看看火候到了,我打断了学生们的讨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购买、储存和使用假币都是违法的。因为假币不仅损害公众利益,还扰乱金融秩序。我们要做一个守法公民,就要从小事做起,千万不能钱迷心窍,我们绝不能因为这区区的10元钱,丢掉自己的尊严,去干违法的事情!”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的表情都严肃起来。“现在我宣布,当众销毁这张10元钱!”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我慢慢地撕碎了这张假币,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付出了10元钱,可我却收获了很多、很多……

玻璃碎了之后

“老师,我又撞碎了教室门上的一块玻璃。”肖强低着头,一副可怜像。“真没记性,两周之内三次撞碎玻璃!加倍赔偿!”由于恼火,我的声调一下子高了上去。

第二天,肖强蔫头耷脑地把10元钱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转身就走。我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等一等,你能告诉我这几次的罚款是怎么来的吗?”他低着头,支吾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极不情愿地告诉我:“第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说了实话,第二次我撒谎说要买一件学具,这一次我撒谎说学校要集体买一套教学辅导材料。”

我吃了一惊,怎么会是这样!损坏公物要赔偿,可是,孩子有了过失,就让家长拿钱来“买单”,这不但无助于孩子认识错误,还“诱导”孩子学会了撒谎。这样的惩罚意义究竟何在呢?

忽然想起在一本书中看到的故事。多年以前,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男孩的父亲让男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在当时,12.5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呢。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偿给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钱。”后来,男孩努力挣够了12.5美元。这件事也让男孩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自己负责补偿。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想到此,我不禁羞愧万分!学生打碎了玻璃,我只是从财产的角度考虑,让学生赔偿买玻璃的钱,却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能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不行,这一次我也要改变一下策略。

“肖强,你能把跟家长要钱的真相告诉我,说明你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好孩子,所以我决定对你‘宽大处理。你先把这10元钱还给你的家长,我另外从班费里拿钱替你买玻璃。”看肖强一脸茫然的样子,我又解释说:“每天傍晚临近放学,咱班的同学都把攒了一天的垃圾扔在教室后面,等着值日生去打扫,你能否找两个纸箱来,一个收集废纸,一个收集矿泉水瓶,攒多了以后找个同学帮忙,把它们卖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用卖来的钱还我,这样做你乐意吗?”“老师,我乐意,可我也有个条件,你要向全班同学宣布我是咱班的卫生督察员,要不然同学们会误会我……”这个肖强,想的事情还挺多的,我爽快地答应了他。

从此,每个双休日过后,肖强总能把两三元钱交到我的手里,再由我把钱转到我班的“小金库”里。再看看肖强,不仅改掉了冒失的坏习惯,学习也比以前认真了。记得在一次作文中,他写道:“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了什么叫责任……”

从这件事以后,我班班规的第八条也做了如下改动:损坏公物要赔偿,但必须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赔偿。

猜你喜欢

政教处假币男孩
如此误会
男孩今年六十岁
安徽省宁国市公安局宁墩派出所:开展“识假币、防假币、反假币”宣传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学校政教处管理工作
谈高中学校政教处兼班主任的工作感悟
假币识别眼镜
老男孩
假币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