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成词素浅说

2006-07-27纪丽宏

现代语文 2006年5期
关键词:词汇

[摘要] 合成词素是一种由合成词发展而来的词素。合成词素的形成是语言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词素 合成词 词汇

传统意义上认为词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的构词单位,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词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词素构成。随着社会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成成分不仅可以与其它成分组合造句以指称某种事物,也可以用来描写和说明某些事物的某种特征,如说明由国家机关组织出版的报纸就叫它“机关报”;说明用蓝色布料做的工人做工时穿的衣服就叫它“工作服”。反之,人们也可以用其它成分对合成词表示的事物进行说明,如“红领巾”“超短波”等。这样运用的结果,就有可能将合成成分当作词素来应用。

在本文中,词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具有定型结构的造词单位。对于一个语言成分来说,如果符合词素“音义结合”“定型结构”的要求,具有词素的性质和功能,即在结构上具有可分析性,也称为词素。

葛本仪先生把符合词素条件、具有词素性质和功能的合成成分称为合成词素。葛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谈到:“合成词素是一种由合成词发展而来的词素。如‘孩子头中的‘孩子,‘纸老虎中的‘老虎,‘教师节中的‘教师,‘豆腐皮中的‘豆腐等。所以称它为合成词素是因为这些成分作为一个合成后的整体,可以具有词素的性质,实现着词素的功能。”

在此之前,曾有人针对这些成分提出过“语素组”的概念。其理解如下:

一、这种成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素(语素)。传统语言学认为,语素为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书”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shū”,它的意义是“成本的著作”;“马虎”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mǎhu”。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类似上述“教师节”中的“教师”这样的成分,不能用传统的语素概念去理解。

二、这种成分不是词。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的备用单位。类似“孩子头”这样的语言单位,总是以较固定的形式在语言中单独运用,它在语音、语义上有如下特点:第一,各个组成部分音的韵律关系已发生变化。如:“教师节”中的读音不是“教师”+“节”,而是在音长上分为几乎等时长的“教”+“师”+“节”,这种韵律关系改变的背后,是其意义整体性和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已将这一组合认知为“词”的外在表现。第二,不能像细分词组那样去细分这个词,因为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这个词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和整体结构上的意义,任何一种切分都不能够完全说明这种成分在实际中的运用方式及意义。

语素组这个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相应的语言地位,但也有待商榷。我们说,语素与语素组合成词,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词也叫做语素组呢?教师是一个词,是否可以说它是一个语素组呢?是否还可以说教师节是一个语素组呢?如:

教(语素1)+师(语素2)——教师(语素组1)

教师(语素组1)+节(语素3)——教师节(语素组2)

语素1与语素2组合成语素组1,而语素组1与语素3组合成语素组2。这样我们就得出语素组是由语素组组合而成的悖论。因此,语素组这个概念并没有很好的给这种成分找到一个独立的位置,而是想在语素、词甚至是词组之间为它找到一个折衷点。所以,“语素组”把不同的问题混在了一起,一时间难以解释清楚。

葛本仪先生提出了合成词素的概念,主要从以下几点去理解。

一、这个成分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成词。像“电热杯”中的“电热”也能与其它语素组合成诸如“电热毯”“电热器”“电热壶”等词,但这些词中的“电热”并不能叫做合成词素,因为单就“电热”这个词来看,它本身不是一个合成词。

二、这个成分与其它词素结合组成一个新词并同时做了新词的词素。如:

教育——教育学(词)管理——管理学(词)

(合成词)(合成词素)(合成词)(合成词素)

——教育科学(词组)——管理科学(词组)

(词)(词)

词组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它和词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是造句的成分,可以单说或单用,但词组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可以分离,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而词不能分离,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正如:“纸老虎”不能扩展为“纸的老虎”“孩子头”不能扩展为“孩子的头”一样。所以,我们判断以上例子不是词组而是“词”,而在这些新词中,“老虎”“孩子”自然而然的成为新词的词素。

合成词素的形成是词汇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历时的观点看,合成词演变为词素是完全有可能的。古代的“婚”和“姻”都是词,本身是可以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而在现代汉语中,“婚”和“姻”已经不具有词的功能,只能作为词素与其他词素组成新词。如:“结婚”“离婚”“重婚”“未婚”“联姻”“婚姻”等,不能再单独使用了,古代汉语中词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词素。因此,在一定的语言发展历史过程中,合成词演变为词素是完全可能的。另外,从词与词素的关系来看,除了语法构成单位的功用和性质不同外,二者在其他方面是相通的,在词汇的运用中,词转变为词素是有实际意义的。

合成词素是在词的具体环境下谈的,离开了这个新形式就没有意义。如:我们说在“旅游团”中“旅游”是这个词的合成词素,在“旅游团体”中“旅游”是词,而不能笼统地说“旅游”是否是合成词素。即:合成词素总是以非词词素的身份与其他词素组成新词,以整体形式来充当新词的一部分。所以,合成词素与它组成的新词共生,是不成词词素。

注释:

①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6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许慎.说文解字[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纪丽宏,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词汇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运用高级词汇,提高作文得分
图辨词汇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带“HAVE”的表达
所暴力行为
面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