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点导读(一)

2006-06-09张治中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6年6期
关键词:孝心内心细节

张治中

美点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无孝为大”的说法。确实,孝乃人之根本,百善以孝为先。然而孝心诚美好,人格价更高。吕艳茹的《特殊考试》就是从别样的视角和更为深刻的层面来审视“孝心”,表現了道德人生的真实与美好,引发了人们对“慎独”这种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的深沉思考。一位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女孩,为救治身患肺癌的父亲,请求聘用于一家私立医院而经历了一场特殊考试,作者就是通过叙述这样一个简单故事让“孝心”与“良心”进行碰撞,让亲情与人格进行较量。令人欣慰的是女孩最终战胜了诱惑,守住了底线,拥有了生命的尊严,在“孝心”与“良心”之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这种正确的选择最终成全了她的孝心。

本文的精彩之处在于展现人物的心灵波澜,表现人物的心灵选择。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述写了这位身世贫寒的女孩心理变化轨迹。父亲积劳成疾罹患重病,自己大学刚毕业,工作无着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绝望;遥遥无期的等待和耗尽自尊应聘无果的无奈;私立医院同意试用后的希望和憧憬;看到与父亲相同处方时的吃惊;手攥三支药时的紧张;替患者换药时的心灵震颤;“硬着心肠”的“转念一想”;回到治疗室的心灵挣扎……这些心理描写都真切细腻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涛骇浪”,可谓一波三折,曲折有致。“只有几分钟,却仿佛挣扎了一个世纪”,这一描写特别耐人寻味。客观时间是多么短暂,女孩的心理感觉是多么漫长,读者可以感受到女孩的矛盾和痛苦,感受到女孩的“心灵选择”的艰难。

作者着力挖掘女孩的内心世界,让女孩的情感和理智在冲突中较量,让女孩的内心波澜和心理变化在情节发展中显现,让女孩善良、孝顺而又追求清白、自尊的美好品质在心灵挣扎中表现,令人感动。

难点指津

细节是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最小的组成单位,即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等。恰当地进行细节描写,能够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可见细节是作品的生命。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分析理解细节描写的丰富内涵和表达效果是本文的难点。试举以下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当女孩遵从医嘱去给病人治疗时,她看到医生曾经给父亲开出的处方和病人的处方一模一样,这一发现在她心里掀起了波澜……“三支药紧紧攥在女孩儿手里,她觉得那就是父亲的性命”,“攥”这一动词传神地写出了女孩内心的激动和紧张。女孩手中攥的不仅仅是三支药,而是父亲的性命。女孩手中攥着三支药,心中流淌的则是浓浓的亲情和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当听到病房里陪护病人的女孩温柔地安慰同样是命悬一线的父亲时,女孩“端着治疗盘的手微微地颤抖了”,看到这一细节描写,我们自然会想起孙犁《荷花淀》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滑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手指震动”也就是心灵震动,本文“女孩手的颤抖”,亦是女孩心灵的颤抖。这样的细节描写足以让人们透视到人物内心复杂而激烈的情感活动。

细节是文章的细胞,文章往往通过细节来丰满血肉,有时一个好的细节,好比在灯笼里点亮了一根小小的蜡烛,把整个灯笼都照亮了。一个好的细节,有时候能使文章满篇生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愈是能从细微之处表现深邃的内涵,那么其质量就愈高。“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艺术的高致。

考点训练

1、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本文题目为“特殊的考试”,如何理解“特殊”的意思?

3、文章最后说:“慎独,那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因为有许许多多时刻,监督着我们一举一动的,只有我们自己的良心。”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附:参考答案

1、本文写法的主要特点一是心理刻画;二是细节描写。(围绕文章内容适当展开)

2、“特殊”的意思有三。一是本文所说的考试,不同于一般的考试,是对一个人人格的考验。所谓人生处处是考场。二是本次“考试”是护士长精心安排的,考验女孩在诱惑面前是否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既是考验,也是关爱。(从“没容女孩儿再说什么,护士长向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棒!”可看出。)三是本次“考试”是成全女孩孝心的一次考试。

3、略。(只要言之成理,是真情实感即可)

猜你喜欢

孝心内心细节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排毒孝心汤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