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思考

2006-05-20张小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多媒体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并发难,颇有将刚刚兴起、正有待普及的语文多媒体教学技术扼杀在摇篮之势。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打破教师作为唯一知识传授源的格局,提供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可以达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优化组合——构建大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小说、散文、诗歌应有尽有,许多文章文质兼美、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品味。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特别适合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两者的优化组合可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1.可以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和习惯。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广泛阅读,充分交流,使学生积累更多更广的语言运用素材,真正构建起大语文的教学环境。

2.可以实现“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到“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的转化。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使语文教学容量成倍扩大。

3.可以改变语文课阅读的方式。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或亲自参与这种汇编工作,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在课文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的情况下,教师不再联篇累牍的分析讲解,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的阅读提供相关资料或指导学生寻找相关依据,而把结论和过程都交给学生。

4.可以为作文学习提供情境和平台,增强感性熏陶,激发兴趣和灵感,促进作文教学全面丰收。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的多种多样——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为作文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情境的生动展示,为学生提供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身临其境感,从而有利于体验相关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情境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便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流程。

二、讲求实效——彰显迷人的魅力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图文并茂、声乐俱全。它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迎合了身处读图时代的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因此形式花俏,内容空洞的课件屡见不鲜,课堂教学成了教师展示制作课件才能的舞台,学生成为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的观众。有一些老师甚至出现了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的误区,出现了公开课才使用多媒体的情况。多媒体教学事与愿违,如何是好? 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关键是要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重视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教师要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遵循一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的基本理论,精心选择电教媒体,使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要摒弃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课件,避免花架子教学,要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发挥效果,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方便教师授课的工具,彰显其迷人的魅力。

三、灵活运用——体现多样化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要灵活多变,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候,既要考虑文本的特点,又要考虑现场学生的可能反应,要尽量灵活多变,让多媒体具有互动友好的操作界面。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方链接的方式,让课件具备多种方案,这样教师的思维就不至于被课件限制在固定的内容和步骤

上。

1.活用多媒体,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活用多媒体,可以带领学生、激发学生去解读课文,领略课文语言的妙处、人物的性格。讲白居易《琵琶行》这首诗时,可以在这首诗的朗读录音带上配上一曲哀婉动人、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让切题的音乐带着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进入诗的意境,会收到传统教学方法不可企及的效果。《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亭亭的荷叶、袅娜的白花、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清晰美丽的荷塘景色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荷塘,完全溶入了诗情画意之中,作者那淡淡的忧愁交织淡淡的喜悦的情绪也感染了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活用多媒体,可以弥补学生阅读面及生活阅历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课文,提高文学鉴赏的自主性。如欣赏《林黛玉进贾府》时,先给学生介绍央视版《红楼梦》,然后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演出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将影视与小说作对比“阅读”,展开讨论。如此一来,一千个学生不就有了一千个“林黛玉”了吗?唐诗,是许多人都喜欢的,但学生已无法直接体验到盛唐气象的豪迈壮阔。因此,在学习李白诗歌之前,不妨让学生看看有关盛唐的影片,有关李白的图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盛唐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李白在当时的名声和性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正不阿的气质。

3.活用多媒体,可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思考力、联想力、想象力。比如看完被改编成电影的《祝福》,学生自然有疑问:电影《祝福》的情节安排是否合理?课文的情节安排与电影比较谁更好?从而引发“我来导演《祝福》”的大讨论,让学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完成审美再创造。学习《天净沙·秋思》时,结合着二胡曲《江河水》的配乐,要求学生联想除了课文提到的以外,还有哪些景物能体现“断肠人在天涯”的心理感受。 总之,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运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优化组合、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让多媒体这朵含苞待放的梅花能在语文课堂上“临寒独自开”!

(张小龙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