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006-05-20张瑞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学文学作品人文精神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识记,忽略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知和情感的体验,用抽象的概括代替丰富的想象、审美的愉悦,忽视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性的完善。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教育中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表示出深深的忧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以“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为主题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学会关心”的教育理念。从“学会学习”到“学会关心”,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弘扬。2003年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首次确立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体现了时代对语文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从何培养?就语文学科而言,只能在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中养成。经典文学作品可以给人关于全部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给人丰富深厚的人生体验。文学作品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穷达安危、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是人学,文学能直接地表达人的感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构建人的精神家园,体验生活的博大精深,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

实施文学作品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广泛地阅读应该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人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的天职,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使他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应有的作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光辉著作影响了中国和苏联整整一代人,保尔执着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向困难低头的钢铁意志,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成为无数青年的信仰和追求。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能够靠灌输来实现的,而必须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人文的阳光。以中华文化为例,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宏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在阅读中,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探索,用欣赏的理念去品悟,用积极的态度去发扬光大。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由教材扩充到课外阅读

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份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70-80%,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究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新教材还增加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女神》、《子夜》、《围城》、《老人与海》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从教材扩充到课外阅读。

在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单纯一篇篇课文的讲解,而应该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点进行纵深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悦,她教《故都的秋》,就是引导学生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以《故都的秋》的语言为媒介,引导学生走近郁达夫,领悟郁达夫作品的风格特点,寻找郁达夫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那双智慧、忧郁的眼睛。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古今中外名著。如教了《世间最美的坟墓》,就可以引导学生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学了《秋水》,把学生带进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殿堂;教了《林黛玉进贾府》,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学习孔子孟子的作品,辅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教育,有关诚信、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材料。这样,就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各类名著的阅读。

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他们的事迹惊天动地,他们的精神光照后人,他们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做人的楷模。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学习,让学生心灵与人物形象中间架设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得到陶冶,从而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第二、进行文学作品专题阅读

文学作品专题阅读学习,是指学生从语文课堂教学出发,确定学习的课题,以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和探索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训练价值,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学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进行个性化的阐释,使他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能更准确的解读文学作品,在研读中培养独立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唐诗宋词是文学海洋中璀璨的明珠。诗歌以极其凝炼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精神品格,所以解读欣赏唐诗宋词绝非易事。进行专题学习,从诗歌意象入手,把握意象的特定内涵,通过大量具有共同意象的诗歌的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学的奥秘,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和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技巧。“月”是我国古代诗人钟爱之物,诗歌中反复出现这一意象,而且诗人们往往借“月”描绘美丽景色,寄托情感和理想,传达审美趣味。走进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让学生感受作者在遭受政治迫害后,孤独的处境和悲伤的心情。读李后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时,学生一定会想象他那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那冷冷的月光,既照见了愁人“无言独上西楼”,也照见了失去的“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切在冰凉澄澈的月光下失去了任何掩饰,不容人不正视严酷的现实人生。当我们读到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时,感觉多么浪漫,富有情趣;但“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只是“不见去年人”,再面对此情此景,多么令人寸断肝肠。另外,像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等,这些诗歌借“月”传达着诗人们的或痛苦或喜悦或哀愁或缠绵的情感。

第三、应努力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1.充分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说:“我把人类宝库中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在倡导素质教学的今天,学校或多或少地开设了阅读课,这为语文学科进行人文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教师指点下,学生在阅览室内自由地选择书报,认真阅读并摘抄笔记,广泛接触大量文质兼美的“美文”和跳动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时文”,不仅使他们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也引导他们关注人群,关注社会,有起码的社会良知和社会道义,自觉地承担起对民族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弘扬个性,这应该就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

2.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文学创作竞赛、演讲比赛、文学作品专题讨论会、创办文学社等,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校园内营造浓浓的文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个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活动能力。

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个重要发展形式的文学创作活动,既可以检验阅读教学的成果,同时可以反过来有效地促进阅读。校园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它是校园文学活动中最具有吸引力、最精彩、最生动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可以培养一批文学人才和文学爱好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是一时一地,富有激情和创造活力的校园文学活动可能成为他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或带给他们影响一生的爱好。校园文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个性特长方面有着不容轻视的影响力。

张志公先生说得好:“文学教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的理解力、鉴赏力以及联想力与想像力,更可以启迪思维,非常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中科院文学研究员杨义说:“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具有文学的感觉,美的感觉,要通过语文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应当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记一些美文佳句。”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个性发展,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构筑学生美好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是生命的教学,让个体生命和谐健康地发展,让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美好人生的起步,我相信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成功的,也是富有前途的。

(张瑞香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猜你喜欢

校园文学文学作品人文精神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云南省校园文学·昭通学院野草文学周”开幕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