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式阅读教学策略

2006-05-20邢春燕何欢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关键词:课外课外阅读文章

邢春燕 何欢兰

一、什么是自主式阅读

“自主式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讨论并确定一定的阅读范围,然后依据手中资料,自选阅读内容的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这样的阅读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统一的大目标下,各自猎取知识,又易于增强阅读的时效性,使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矫正。“自主式阅读”,是阅读者能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主动地进行并能够达到独立阅读目的的阅读。进行自主式阅读,形成自读的能力,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意志品质情感的发展,养成不断追求新知的自学习惯。

“自主式阅读”的关键在于还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教师不需要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大量讲解,也不需要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阅读检测题,需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多维的研究空间,将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或包含的信息,让学生阅读时心无牵挂,完全自主,完全放松。

二、自主式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关注学生困惑,选定阅读内容

(1)关注学生的阅读需要

虽然说众口难调,但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种方式更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培养与发挥,可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拓宽语文的教育天地。并且能够在更多的作品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学生与网络的关系,使网络成为阅读的资料库。

教师要熟悉书目和各个网站,以便推荐自主阅读的书目和网站。包括中外文学名著、优秀文化报刊、适合学生网上阅读的网站等。

(2)要精选读物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可见精选读物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中学生应主要从以下三类读物中去精选:一是洋溢着青春气息、闪烁着智慧灵光的中学生报刊;二是与语文教材密切相关的名家名作、时文华章;三是选文严格、评点精辟的高质量作文用书。具体说来,我们可以这样做: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从而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经验感受类文章,努力提高自我的表达技巧;选择语言规范的文章,避免产生误导;选择有助于培养高尚人格的文章,促进思想境界的提高;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以便与时俱进。精选课外读物,才能把课内学习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把所读内容迅速运用于自我的写作中,达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双提高的目的。

(3)科学安排时间

进行自主式阅读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首先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把课外当作是课内的延伸,通过课外阅读促进课内理解,如果在课内也看起课外书来,便得不偿失。其次要有一个明确的阅读计划。根据学习的实际和写作的需要来确定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学年的阅读计划。向着既定的阅读目标,做到按时保量,督促自己完成阶段性的阅读任务。再次要注意阅读的时间与阅读内容的合理调配。如假期可用来读篇幅长的长篇名著,午、晚休前可读一些精美的时文短章,课外活动时间去阅览室阅读,周末读些写作指导之类的书籍。让学生养成挤时间阅读的良好习惯,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量,借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

读水平。

2.及时引导鼓励,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以课文为范例,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又符合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使他们课内所学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学习了课文中节选的《边城》之后,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边城》的全文。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强阅读兴趣,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既可以在平时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办“三报”(墙报、黑板报、手抄报),布置“两廊”(语文知识走廊、作文走廊),开展“三赛”(语基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书法竞赛),召开“两会”(演讲辩论会、故事会);又可以利用节假日到街道、工矿、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到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考察学习。这样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活动结束后往往还产生相应的学习成果,如学生在活动中写成的文章能在校园、县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也能使他们的创造力在这点点滴滴的成功中得到激发。

还可以结合电视读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均已拍成电视,看完了画面美丽的电视,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

(3)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有的学校每周用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来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同时,每天下午安排一节三十分钟的小阅读课,让学生自由读书、看报。课内得法,课外获益。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浓厚。

也可以在班级成立“读者俱乐部”,交流读书方法,讨论阅读感受,介绍名人读书故事,指导学生自办手抄报,刊载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会明显增强。

(4)注意适时激励

当学生们阅读了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后,自然会情动于中,有话想说。高明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凝墨于纸,发话于文,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读后感。之后适时进行评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杂志投稿。定期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小小博士”、“故事大王”,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指导阅读方法,明确阅读要求

为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获得充足的信息量,避免无效阅读,课外阅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同学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必须掌握以下三种基本技能:浏览、略读、精读。

浏览是对读物大致了解、选择的过程。一般是通过标题、目录或提要对读物作简单地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略读或精读。主要适用于阅览室、图书室等时间短、内容多的阅读场合。

略读是通过快速扫描文章整体,获取主要信息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在略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读标题或提要,理清脉络;(2)看开头和结尾,明确主旨;(3)抓段落中心句,把握大意;(4)提取过渡句,掌握技法。

精读是对文章的写作技法、语言表达深入探究的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敲语言文字,做到咬文嚼字;(2)品味重点词句,做到语感敏锐;(3)研究体裁结构,揣摩作者匠心;(4)探讨文法表达,体味作者技巧。

这三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其要点,根据自我的阅读实际,灵活运用。

4.交流阅读体会,总结学习成果

编辑“自主阅读作品集”或举办“自主阅读成果展”,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体验并分享自主阅读后收获的愉悦。

三、自主式阅读教学实施建议

1.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2.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他们对教育影响有选择权,可以积极地接受某种影响,也可以以消极的态度抵制某种影响。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主动探索达成目标。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邢春燕浙江省嵊州市长乐中学;何欢兰江苏省扬州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课外阅读文章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