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探析

2006-05-20吴寿先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关键词:板书节奏语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巧妙组织教学,有规律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张弛相间、高低参差、快慢有度的状态。本文试图从选择教学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把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种活动方式。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讲解、板书、分析、提问、朗读等等;从学生方面讲,有听讲、思考、提问、讨论、回答、朗读、作业等等。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以使课堂教学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一、控制量能,讲练结合

明末清初教育家颜元在他的《存学篇》中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并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具体提出“讲”与“习”的比例,“用力于讲者一二,加工于习者八九”,这就保证了教学节奏的合理变化,也保证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人”(学生)这个根本,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统治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臣服,绝对听从教师。由于教师站在主体地位,往往在台上“满堂灌”、“一言堂”, 学生在台下便成了一台无条件接收的“机器”,大部分学生缺乏“练”的机会,处于“静坐”状态,课堂毫无节奏感。我们知道,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从教育理论上来说,“发展”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的,而必须由人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终于达到“自我实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这个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多“练”的主动学习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练习”是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做口头“练习”,如自由朗读、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质疑等,更可以让学生做思维的“练习”、具体来讲,应从以下方面落实:

第一,鼓励学生做质疑问难的“练习”。古语于是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可见“知疑”、“质疑”的重要性。应鼓励学生把一个个问题提出后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实现思想的交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情绪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的心理节奏也会与课堂的节奏统一起来。这样,使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能解决的找到更便捷的方法、更圆满的答案。使学生从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鼓励学生做想象的“练习”。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天地。语文教师应把握住这个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新奇幻化的自由天空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

第三,开展“课前五分钟”的“练习”。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来,或演讲、或辩论,或介绍美文佳作以共赏,或介绍文学文化知识以供积累。由于学生课外提前准备,课内要说、要听、要写、要思,这样,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激活了课堂,营造了比较活跃的学习氛围,还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发展,汲取了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应在“精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抛弃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这是保证教学节奏和谐的指挥棒。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全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或指导学生高声朗读,或引导学生静思揣摩,或诱导学生质疑讨论,或启迪学生自学感悟。在这种布局和谐、节奏明快的动静交替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有起有伏,时而表现如“铁骑突出刀枪鸣”那样热烈,时而又呈现“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样恬静。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活动的持续和情绪的兴奋。

总之,讲练结合,以“练”为主,从时间上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让他们充分“动”起来。这样,不但能将静态的知识化作清冽的甘泉,沁润到学生的心灵中去,而且这种静态美与流动美的有机结合,还能消除学生的单调感和倦怠感,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为学生构架起一座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立交桥。

二、调整节奏,适时板书

教师的板书活动也是调整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不容忽视。它能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增加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这种信息渠道的有机转换,会带给学生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学生由听到看,由听到写,或边听边看边写。也就是说,教师可通过板书引导和控制学生,使整个教学进程保持适当节奏。当然,关键是把握板书的时机,根据教学需要而定。先把整个重点内容板书再讲解内容或先讲完再板书。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效果。最理想的应是板书与教学语言密切结合,边讲边写。这样,配合紧密,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文思路、教师思路和学生思路合拍共振,使教学节奏更为自然和谐。当然,也应该讲究板书的频率和书写的速度,频率过大或书写过慢,都会影响整个教学的节奏。

(吴寿先甘肃嘉峪关酒钢六小)

猜你喜欢

板书节奏语文
花有自己的节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YOUNG·节奏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