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改要慎行

2006-05-20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3期
关键词:捕鸟热情语文课

樊 珂

《学语文》2005年第4期有篇周莹琨同志的《激趣 互动 延伸新课改的几点实践与体会》中说:“……在教‘百花园捕鸟一段,为了让学生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我让他们课后制作微型的捕鸟工具,并在课堂上一边演示一边口述文中的动词,在游戏中加深了同学对课文的印象。教程序说明文《活板》布置学生一个动手作业:每人做一个字印,并准备相关工具,第二天的课堂上推选几位代表现场演示……足足让他们兴奋了好几天”。

还有位老师看到同学学语文的兴趣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合唱歌曲五分钟。

这是语文教改中两位语文老师对语文课所进行的改革,时下语文教学改革在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教学论的专家和中学语文教师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改方法,让人想起了当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多么可喜,多么令人欣慰。可是,却还是有很多战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上的老师们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正在消退,语文在中学教学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这边专家、老师热火朝天地搞改革,那边,学生不买账,日益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比是鲜明的,也是残酷的。那么,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呢?

笔者认为,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语文课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这是客观原因,其二,就是我们的某些语文老师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不光包括课本上的那些知识,更多的是来自课本以外的知识,可以这样说,生活处处皆有语文,所以,面对语文,有些学生感到无从学起,不知道该怎样学,学什么。这种客观存在的原因,一方面要靠学生自己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来解决,另一方面还要靠老师的正确引导!

但前文所举的两位老师的引导,笔者实在不敢恭维,周老师没有认识到“足足让他们兴奋了好几天”的是手工制作,而不是语文课,再说,你今天做个“捕鸟工具”演示,明天做“一个字印”展出,请问,学生有多少课外时间?你一周又有几节语文课?同样请问那位老师,唱过歌后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吗?也许刚唱过,学生的热情(是热情,不是兴趣)会被“引发”出来,可学生的热情是冲着唱歌这件事来的,而不是你的语文课!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引导者,不但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还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因为学生是单纯的,同时也是无情的,他们想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或学习知识的方法,如果老师不能满足他们的正常要求,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买你的帐,就会厌弃你的课,也就会出现很多厌学语文的学生。

提倡改革语文教学,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可是有些老师的“改革”却改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甚至是随大流,挂个改革的牌子,追求“新潮”、“时尚”。看似改革,却不实用。这两位老师都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但这种改革只是文字层面上的,而没有提到“识得好处”的层面上,热闹过后,给学生留下的还是空白。

改革当然是好事,可一定要改得实用才好。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个改革,在课堂上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们都要问问自己,学生在你这个改革、这件事中能得到什么,会有什么收获,语文老师责任重大,语文教学改革要慎行啊!

(樊珂安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捕鸟热情语文课
男子捕鸟近千只,竟用来涮火锅
捕鸟网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围网捕鸟”缘何屡禁不绝?
你有没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