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妇手中要有“米”

2006-02-02姜晓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基本要素表达能力文章

要考查一个学生的语文素质,老师们一般都会这样选择:让他写一篇文章。由此可见,作文是一个结晶体,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反映。而调查显示,好多学生都怕写作文,究其原因是他们觉得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尚且如此,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要让普通学生不难做这作文之“炊”,就得让他们手中有“米”,而这“米”就该是作文的基本素质了。我认为作文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素材、语言、思想情感。

一、素材

素材是写好作文的第一个基本要素。对于写作来讲,素材就如同米,缺少了米,再高明的写作者也会一筹莫展。由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体会不深,加之我们的阅读量少,知识储备不足等原因,往往面对一个“话题”觉得无从下笔,或写的东西都是些老掉牙的,跟他们的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小儿科”,或写的东西太“成人化”。有的同学甚至干脆就随便找一篇风马牛不相及的文章抄下来应付老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1.多阅读、多积累。阅读是方法,积累是目的,知识的积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头脑里积累的语言材料丰富,写作思路就开阔,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郭沫若“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多观察、多思考。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们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呢?鲁迅先生说过:“要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鲁迅先生所说的“留心”、“多看看”就是观察。观察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一个人、一种事物、一个过程是什么样的,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掌握。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时说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十六个字就是我们所说的思考。它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事情会是我们所观察的那样,它反映了什么道理,它的实质是什么等等。

我们想一想,如果真正解决了要写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那记叙文也好,议论文也好,说明文也好,写起来不就都文思泉涌、得心应手了吗?由此可见,要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泉,就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只观察不思考想象,就不是真正的观察,写出作文来就要受到限制,反过来,如果思考想象没有观察作基础,就可能是胡思乱想,写出的作文就虚假空洞。所以说观察离开思考就不深,思考离开观察就不真,坚持思考、坚持记观察笔记,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好处。

二、语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事实上有文采的文章确实能吸引读者,好的语言能让人拍案叫绝。因此我们要在语言上下功夫。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两者对于写作来说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一般说来,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作文水平都不会很低,经常讲普通话的学生比经常讲方言土语的学生,作文水平一般都要高一些,这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所以,我们如果重视了语言素质的培养,定会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重视课文的阅读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将规范的语言文字读多了,不仅“其义自见”,增强了书面语感,更提高了书面语的表达能力。这样写起文章来就自然不会老是文不从,字不顺,病句连篇,千疮百孔了。

除了要高度重视课文阅读理解外,我认为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报刊杂志上的美文也很重要。我一直让同学搞“阅读摘抄”,每周至少摘抄2~3篇自认为精妙的文章,然后到班级跟同学交换阅读欣赏,共同学习。有兴趣的同学甚至可以有选择的背诵一些精品美文。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朗读内容,更诱发了学生多看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以上所说的是语言也需要积累,除此以外仔细揣摩,学会借鉴,巧妙运用也是我们作文语言出彩的一些手段。

三、思想情感

古人说“文以载道”,今人说“文如其人”。我认为好文章必是形象鲜明、思想健康、情感丰富、意趣高雅的作品。从写作看,写作主体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贯穿其中,没有主体思想和情感融合过程的写作是不能成功的。

当今的世界变化迅速,各种信息潮流似乎一下子铺天盖地纷至沓来。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之中,自然不可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如何让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在生活中辨明是非,从而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鲜明的观点呢?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活动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其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崇尚美德,对学生进行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素材、语言、思想情感三个基本要素具备了,也就是巧妇手中有了“米”,还担心做不出这作文之“炊”吗?

(姜晓艳 江苏海安雅周中学)

猜你喜欢

基本要素表达能力文章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论旋律创作的基本要素
形神是中医辨证要素的首要元素——中医辨证常用20个基本要素与形神的关系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的基本要素、实现形态与构建原则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自身实际出发,整合、提炼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