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写作为成长加油

2006-02-02李桂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评语田野作文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这为广大教育者所认同并努力践行。打开语文课本,无处不彰显着二者的有机融合与水乳交融。在写作教学中也体现得尤为充分和明显。写作就是运用语言,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来折射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作为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写作不仅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显示了学生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差异。

但常常有老师感叹学生的写作水平日益低下;感叹学生写作语言的日益枯燥与肤浅;感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语等问题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然而作为教育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有无引导孩子关注学校、家庭以外的生活?我们有没有给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鼓励?我们有没有给学生自由的表达以应有的肯定?……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值得深思的事例。

一、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忽视了一朵待开的玫瑰花的美丽,而只是注意到了玫瑰枝条上的刺。

第一次知道商微,就是因为坐在我对面的老师,把商微的一篇作文递给我看,让我评价其好坏。这是我们语文组的好习惯,就是大家在批改到好的或不好的作文时,总会把其中的句子读出来,大家得以共同品味。大家也因这“最精彩”、“最具个性”等而散漫开去,从教育到文学,到社会,到生活,到做人……,实是做老师的一大快乐。初读她的文章,语言冷峻、犀利,甚至有点偏激,颇有鲁迅式的孤傲和愤世嫉俗。由此,我们的话题从商微的作文到她的学习,个性。因为对面的老师是她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所以,话题基本由她展开。待她的话题结束,我的大致印象就是:商微,比较自由主义,比较轻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班主任的软硬兼施,概之不理。此类女生,有,但不多见。因为这,商微的作文没有高分,归结原因,大致是因为语言之冷峻、思想之另类、行为之自由等等。

我开始想认识商微。我并没有单独特意地去找商微。我想把第一次见面设计得随意化。有一天课外活动时间,我和她在路上不期而遇,她和她的一位同学在一起。我喊了一声:“商微。”她很诧异,指着自己向我问道:

“老师,您是在叫我吗?”

“当然,你不是叫商微吗?”

“您怎么知道我?”

“不仅知道,而且知道你的作文写得不错。”我笑着说。

“老师,您是在开玩笑吧。到现在为止,从没有老师表扬过我的作文。”她一脸的困惑。

“那就从现在开始吧。现在我以小溪文学社指导老师的名义向你约稿。题目、主题不限。把你最拿手的文章交给我。就这么定了。”我不容质疑。

“我!向我约稿?”在不敢相信的同时,我看到了商微眼睛深处的亮光。

“老师,我可是一个让老师最烦的学生。”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我。

“烦与不烦,那要看你怎么做;还要看我怎么看。我等你的稿件。”

她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诧异而又惊喜。第一次见面就这样在我的预计、她的愕然中结束了。没过几天,她交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独白》,大意是抨击现今中学教育对“人”的忽视,风格颇似韩寒,但又比韩寒多了许多无奈:无奈要上学;无奈要回报父母的苦心;无奈要做一个虚伪的自己……。原先打算选入社刊的,则因文中浓厚的批判性语言和叛逆性思想而遭最终否决。我只选取了部分精彩的语句作为“佳句赏析”的一部分。

此后,她见到我,总是笑笑,但我能感觉到她的真诚。很快,因了作文的纽带,她开始和我谈及读书、文学,甚至班级间同学相处的种种趣事来。原来,她并不是孤傲的女孩,也决非是一个坏学生,相反,倘若你去真诚地走近她,你会发现:她洒脱,不拘于世俗,真实而不矫饰。孤傲的外表只是她寻求认可的方式。此后对于她交上来的稿件,我都要和她交流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有一天,她来找我,拿出一个本子,请我帮她看一下她写的诗歌。我翻开一看,厚厚的满满的一本,全是她写的诗,这回轮到我诧异了。

“全是你自己写的?”

“嗯,特别苦闷、寂寞的时候;读书特有灵感的时候,特别不想说话的时候,我都会写一写诗。”她一脸的虔诚。

我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她的诗集。诗人艾青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她的诗中,我看到了一个外冷内热的女孩;一个对生活执着追求的女孩;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和个性的女孩。第二学期,我选她当了文学社的社长。

人,当自身的价值被肯定之后,自信便会油然而生。写作让她看到了自身的美丽,写作让她体验到了被信任被尊重的快乐。写作让她燃起了对生活对周围一切的热情与希望。而有梦就会有希望;有梦就会有奇迹。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强调学习兴趣的培养,他认为兴趣是一切学习动力的源泉。对于所谓的差生而言,指出他的十个实实在在的错误,还不如挑出一个微小的长处更有价值。把要求尽量降低,就会发现一个闪光点,而这微弱的火花,就是希望的起源。淡漠学生的不足,张扬学生的长处,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二、有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文章的美,却孤立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没有慢慢地咀嚼和回味,也就忽视了作者的期待。

田野

一片光明温柔之心向世界敞开。

当天空和燕子的呢喃,

贴着水渠流动,

小草举起笔,

伸展不懈的努力。

于是,由电线杆和杏树搭起的拱门,

再也关不住无边无际的

田野抒情诗。

我沿着潮湿的田埂,

把脚印小心翼翼地

种在田野手臂上,让她长出豆子

正午时分,她将带着

我的欣喜、惊恐,

与不可名状的心情,

一同爆响!

初读《田野》这首诗,只觉得田园生活的清新、朴实和自然扑面而来,改了几个字句后便写下了如下的评语:来自农村的你,用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一幅田园景色图生机盎然,留给人无尽的美的感受与想象。语言想象力丰富。继续努力。

如果不是收到静的来信,我一直对我写的评语不会有任何愧疚,直到那一天因为班主任工作,我收到了静写给我的信:

……

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对人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好奇。但是,刚进校时同学的白眼、嘲笑……一古脑儿冲着我来。我苦恼过,生活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得像一只巨大的磨盘。老师,当您得知我受委屈后,就找我谈心,是您在我最彷徨的时候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所以老师,我没有埋怨生活。

无论是哪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

老师,看着您给我写的评语,我很激动,也很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您的评语我看了好多次。但其实我并不像您说的胆小拘谨,我渴望表现自己,渴望自己能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老师我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优点您都不知道,我想我应该找回自我。

其实我对写作感兴趣,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真得希望在五年之内我能在写作上有较大发展。我爸爸酷爱写作、美术、雕刻,如果不是因为家境问题,爸爸早就上大学了,爸爸很了不起,无论在写作还是在美术方面他都有很深的造诣(至少我这么认为的)。所以不管怎样,爸爸对我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

老师,父爱和母爱是同等的。感谢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就在这个不富裕的家庭里,我拥有了世间的种种温情。我会好好地学习,奋斗一生!

……

读完信的那一刻,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感伤。我一直认为我对静的关爱是足够的。我是多么地自以为是啊!我把静的小诗《田野》拿过来一读再读,我看到了静,就像一个奋斗的芽儿,不屈服于环境,努力地向上生长,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她始终在向着阳光努力、努力。在静的《田野》里,她所表达的一种坚强,表达的一种渴望,还有一丝的无助,我竟然是如此地淡漠。而我在很多时候完全可以去满足这种渴望。

静的信让我明白:作文的评语不仅要肯定形式上的、内容上的优点,还要发现思想上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放飞他们的思想。作文评语还应是善于发现和创造成长的“星星之火”。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那之后,我把静的《田野》发表在校园文学报上,以后每次在静的作文后面,我都会写上一大段的评语,多为肯定与鼓励。弱小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认同与关注。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有饮食、男女等物质层次的需要外,更有被尊重、被爱以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精神层次的需要。前者是生存基础,后者才是人生意义之所在。

感谢静,让我在写作教学的同时,学会了反思。有一天我在静的作文本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静,奋斗永远,幸福永远。当我们平凡的时候,即使是默默的奉献,默默的追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一种境界。相信在执着追求的后面,一定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

德国著名学者斯普朗格说:“教育就是唤醒。”写作教学也应如此。它不仅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应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更大空间地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在“自由自觉”的发展中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绽放更加美丽的生命之花。同时,教育的唤醒还应该包括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本位童真,真正构建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挖掘和理解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最真实的心理与情感,以放飞心灵,张扬个性。

(李桂萍 江苏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评语田野作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