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漫步“戏曲大舞台”的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2006-02-02臧宝静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选段剧种脸谱

一、戏曲大舞台,全新的天地

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内容都是关于文化艺术方面的。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丰富的内容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引导得当,则会让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唱着周杰伦的“双截棍”,哼着“超女”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吃着肯得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火影忍者”,玩着网络游戏的少年将注意力投向祖国的传统文化,从中吸取一些营养,甚至能够从此对这些文化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二、激励加督促,人人都参与

考虑到学生已被“快餐文化”所包围,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很少涉猎,我在备课方面颇用了一番心思。除了提前备好每一篇课文,还查阅、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学生学好这个单元的内容做了充分的铺垫。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上好这个单元最后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我提前两周就布置学生去课内外搜集查阅有关戏曲的各类资料,并将资料在小组内进行筛选、归类、总结,以书面、口头、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准备在班上集体交流。

在准备期间,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动起来,我每天都要过问他们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醒和鼓励他们,特别是住校生,星期天的时间尤为重要,因为很多的调查、走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三、十八般武艺,课堂显魅力

在学生们的积极准备中,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拉开了序幕。

韩旭同学一首京腔十足的《唱脸谱》赢得了满堂喝彩,加之多媒体上展示的生动的FLASH《唱脸谱》,学生们睁大眼睛,享受着这种以前并不曾留心的“京剧”(这其实是一首用京剧旋律改编的介绍京剧艺术的“京歌”)。

接着,一场激烈的戏曲知识竞赛在学生们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关于戏剧的种类方面,很多学生拿来了音乐、美术课本,家里的相关藏书,查阅抄写的知识卡片等。

学生报出剧种名称,我在黑板上写出来: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秦腔、川剧、吕剧、沪剧……凡是也查到相应剧种的同学都举手表示支持。对于京剧,学生了解相对多一些,毕竟这是我们的国粹,但其他剧种的了解程度,就很不深入,即使学生读出了搜集查阅整理的知识,但对于剧种本身,特别是唱段,只是在这次活动中才开始关注的。这时候,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用U盘带来了京剧《玉堂春》选段《苏三起解》,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有些还配上了剧照,比如比较经典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读《西厢记》的情形,让人很是感动。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作为临沂地区较为流传的柳琴戏,也有不少学生提及,问他们通过何种途径得知,除了上网查,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是从村子里看举办丧事时吹鼓手们的表演而得知的。这种表演虽然条件简陋,却传达出最地道民间的风味。当然,学生在说到柳琴戏的时候,评价是“真难听”,一定是他们尚不习惯那种“土”味吧。

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画脸谱。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京剧脸谱,可以用上各种色彩。这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真没想到,学生对脸谱线条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竟然十分准确,这也与他们事先所做的充分准备分不开的。看着他们自己精心描画的脸谱,孩子们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

侯凯同学平时唱歌就不错,这一次更是大显身手,他吼了几嗓子京剧,又尖起嗓子唱了一段黄梅戏,博得阵阵掌声与笑声。

下课铃响的时候,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地要求再进行一次这项活动。我很高兴,毕竟,这是他们兴趣产生的开始,更多的戏曲魅力将会在他们与戏曲“亲密接触”中被感受到。

四、慧眼看生活,处处有收益

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我们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只要认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够在综合性学习中收获到惊喜。有的学生说,原本不知道自己周围就有戏迷,在参加这次活动的过程中,就留心到体育场前的那“一堆老头”,他们自娱自乐,在京剧中怡然自得,让人羡慕。还有一部分聚集在广场和河边、公园的 “票友”,学生竟然在活动中学会了使用“票友”一词!还有的同学利用网络,了解了大量戏曲知识,特别是一些历史剧,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下载了戏曲的mp3,打算慢慢地去适应,去了解。

2.戏曲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在心气浮躁的时候,听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一个学生说,原先每次与爷爷抢遥控器的时候,特别憎恨央视11套节目,现在他要与爷爷一同去看,去听,耐下性子,接受那些如《社戏》中的“老旦”一样的角色。让那些“咿咿呀呀”抚平自己的急性子。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此不再歧视戏曲。不少学生认为,原以为最好听的是流行音乐,在这次活动中,他们才开始认识到戏曲的魅力,原来对戏曲的“歧视”、“排斥”,根本原因在于对戏曲的无知。他们在活动中,领略到戏曲大舞台的广阔,生旦净末丑的丰富,手眼身法步的精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臧宝静山东临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选段剧种脸谱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帖脸谱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选段精读角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乱谭小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