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

2006-02-02杨福敏孟庆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语文课堂教学

杨福敏 孟庆平

21世纪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知识信息、经济信息正走向网络化、全球化。开放的时代必将摒弃传统落伍的封闭式教学,呼唤一个开放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其发展。语文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涵在任何时刻、任何环境,都是极其开放和自由的,而且这种开放和自由的形态是发展的,这种发展又没有止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已在各地广泛地开展了起来,这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形式呼唤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走向开放,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经过自己的教学探索,我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主题活动化

心理学认为,兴趣和情绪,对人的注意力分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少年儿童而言,更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追求感官的新异刺激以及一种追新逐异的心理活动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设计有新意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同时也支持学生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进行合作学习与创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学生的注意力还是不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让他们放松起来,行动起来,学生就会乐在其中。我常常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画一画,渲染起热烈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思维活动。例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学生当小导游配解说词;在教《陶罐和铁罐》时,让学生戴上头饰演一演;在教《惠崇春江晚景》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画,说一说。学生本质上是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并希望自己得到承认与肯定的,因此,在课堂上,面对形式多样的情境,面对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语文学习也变得更有效。

二、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课内课外相结合,向课堂外延伸

传统的教学空间狭窄封闭,教室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这狭窄封闭的空间,仿佛让学生成了离开水的鱼儿。既然无源头活水,他们只能被渴死、困死,哪里还谈得上乐学呢。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的大语文观,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要重视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学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教师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迈向社会,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精神食粮,以便了解社会,认识生活。所以图书馆、体育场、农贸市场、风景名胜地、各种标牌广告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真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可借课外阅读、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专题交流会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怀。如我曾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求学生留心周围的门牌,广告乱用错别字的情况,然后展开讨论交流,这样的活动学生愿意参与,在参与中学习到了知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老师说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少年儿童的生活面狭窄,应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发身边的资源,从狭窄的闭门造车变为广阔的生活天地观察感受体验。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如在写作文《春天》的时候,我带着学生从教室走出去,走到校园、大街、村庄、田野。让学生边走边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走完一路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平常我还利用各种机会开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成语活动会、自编课本剧、手抄报展览等活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就将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了起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

评价是一根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怎样的评价,是影响他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通过评价,最大限度地启发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要真诚地进行帮助,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让心理健康地发展。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光追求标准答案是不全面的,因为语言表现出人的个性差异,看问题角度不同、表述的语言不同等,会造成答案的多样性,但只要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奇思异想,要予以理解、宽容、保护,让学生在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得到自由表现的机会,萌发进行创造的内在动机。我在教学《太阳》的时候,讲到太阳表面的温度很高。但有个学生却认为人可以登上太阳,这个不合常理的想法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这时,我并没有对他进行否定,而是请他陈述他的理由和想法。然后经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见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常理时,教师不能轻易下结论,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更要从评价的“裁判”位置上走下来,创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民主气氛,采取自评、互评、组评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彩,社会所需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育改革前沿阵地的语文教育,亟需走出封闭、单一、趋同的误区,实施开放的教育,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时代呼唤教育的开放,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走开放的道路。狭小的教室,单一的教材,单调的交流,封闭的情感,封闭的教学何以培养适应开放的现代社会的人才?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为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努力!

(杨福敏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中心小学;孟庆平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活动语文课堂教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