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亲情 书写亲情

2006-02-02应珍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关键词:亲情爸爸作文

[教学重点]感悟亲情,抒写亲情。

[教学设想]感悟——畅谈——抒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抒写亲情的名言诗句。

2.教师准备幻灯图片和磁带《散步》

(二)感悟亲情

1.谈话引题(略)

2.幻灯放映有关亲情的图片:①下雨天,一位母亲背女儿上医院。②一位小学生离家出走,远途回家,拥抱着前来车站接他的母亲。③父母吵架,女儿蜷缩在角落哭泣。④一家三代在田间小路散步。

3.学生颂读所收集的抒写亲情的名言诗句。(略)

(三)畅谈亲情

1.让学生畅谈自己家庭的故事(摘录几个如下)

学生甲:看了第一张图片,我就想起了几年前的我,那时,我生病,也是下雨天,母亲背着我上医院,奶奶跟着,一直陪着我,那时,我真的感到好幸福啊。当时,我还不懂什么是亲情,现在才明白,那就是亲情啊。

学生乙:第3幅图说的是我啊,我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手……

教师:其实在我们同学当中,还有个别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或爸妈外出打工的家庭,这些同学能把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讲出来吗?

学生丙:我妈妈生前特别疼爱我,但对我的教育却很严格,她去世前一刻,拉着我的手,含着泪说:“没有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应该好好学习,应该更坚强……”(激动得说不下去了)

教师(流泪):平时多回家看看爸爸,他一定也很难过,你是他的生活支柱啊!

学生丁:我的妈妈一直重病缠身,爸爸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妈妈。为了妈妈的病,为了我能安心上学,爸爸真是费尽了心血,他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老十几岁!

教师:你是住校生,平常有空,多给家里打个电话,嘱咐爸爸多注意身体,我想你爸爸会很欣慰的!

(四)抒写亲情

1.听读著名散文《散步》,感悟如何抒写亲情。

2.教师指导:①感情要真挚;一定要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有一种写作的欲望和冲动。②选例要典型:一定要从平日生活中去发掘,不要去虚构。③思路要清晰。

3.学生创作构思:快速精彩回放,对积累的材料进行筛选、润色,打好腹稿。

4.学生口头表达。

例:一次爸爸出远门,妈妈从电视中看到××轮船出事了,而爸爸就在那天准备回来。当时妈妈急得浑身发抖,急忙去拨打爸爸的手机,11个数字好不容易拨完,话还没出口,眼泪已像断线的珠子。可手机一阵盲音,就是接不通。

此后妈妈在家一直流泪,脸一直很苍白,眼神呆呆的,总是盯着电话机发愣,饭吃不下,觉睡不香。两天之后,爸爸来电话了。只见妈妈扑向电话机,两手直打哆嗦,急切地喊:“平生,平生,你在哪儿,你在哪儿,你没事吧?”

爸爸说他很好,因为手机没电了,所以无法联系。妈妈长长地吁了口气,眼泪再次流出来,但脸上分明挂着笑容。(鼓掌)

5.学生点评:(略)

6.教师总结:

我真要对同学们的习作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刮目相看了。其实,归根到底,材料的积累、筛选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发现和感悟。同时,老师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关心家庭,还要学会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课后请同学们将腹稿再修改一下,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二、案例评析:

这是一堂富有启发性的感悟作文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作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了全新的作文教学观。

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只是强调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诸如如何选材、立意,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开头结尾等,甚至强调对应试作文的指导。其结果,学生的作文自然是没有真情实感,写作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了。本堂课的教学就别出心裁,有独特的风格,几乎没有写作技巧的指导,而是强调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开始播放的幻灯图片虽无多大新意,但切合学生实际,能让学生直观地、形象地感悟到那一份份亲情。让学生诵读有关抒写亲情的名言诗句,使学生再次感悟到亲情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家庭,更是对生活中亲情的最好体验。至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心中不但懂得什么是亲情,而且有一种写作的欲望和冲动,只要教师稍作点拨,学生自然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了。

2.创设了全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这一堂课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生活感悟——畅谈感悟——抒写感悟,整个教学过程,可简要表述如下:

生活感悟——畅谈感悟——抒写感悟

(得“感悟” )(谈“感悟” )(写“感悟” )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学生畅谈感悟,就是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升华和延伸,其目的,就是把体验和感悟到的东西与同学交流,从而唤起同学的体验、认同或争辩,由此激活感悟内容,并使其得以升华,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互为充实或重组。最终达到“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教学目标。

3.重视了对学生的悟性培养

对学生的悟性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具体的落实。本节课自始自终重视对学生的悟性培养。

①从日常生活中导“悟”。放映幻灯图片,就是引导学生对自身生活的联想和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创作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②从畅谈感悟中导“悟”。让学生自己对生活观察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畅谈,通过听说、讨论、融入“感悟”,借鉴吸收好的,纠正错的,从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获得新的感悟,完善写作的构思过程。当然,畅谈感悟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适时引导,培养学生的新灵感。本节课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③从优美的范文中导“悟”。让学生听读著名散文《散步》,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把生活中的感悟倾注笔端,如何构思成优美的文章。

④从语言表达上导“悟”。让学生口头作文,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到如何用语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学生的口头作文,教师的点评,着实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新的启发。

(应珍芳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横祥小学)

猜你喜欢

亲情爸爸作文
永不凋零的亲情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我和爸爸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