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战在反贪的风口浪尖上

2005-02-28马长城戎毓明

检察风云 2005年4期
关键词:反贪张伟营业部

马长城 戎毓明

走进王拥的办公室,第一个感觉就是“简陋”,陈旧的办公桌椅、陈旧的沙发,连墙上那台壁挂式空调也像老了似地干不动工作了,让人穿着厚厚的棉装还感觉不到暖意。

这就是一位令腐败分子畏惧十分的反贪局长办公室?

刚走进不惑之年的王拥身上完全看不到那种局长的气势和架子,他更像位大学老师,言谈举止,儒雅气十足。问问他读的书,涉猎还真广。连《战争论》、黑格尔的《美学》都认真翻过。看我们冷得拉起了棉衣领子,他有些歉意地说,不好意思,我这儿条件太简陋了!

这是合肥市瑶海区检察院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办公室,也是王拥和他的战友们的“战斗岗位”。在这里,他们经常奋战通宵,这个房间让他们最熟悉的味道就是方便面味和香烟味。一办起案来,这两件东西是填肚子、提神必不可少的东西。据反贪局的干警说,最长的一次,他们曾在这里连续奋战了8个昼夜。有一天,检察长推门进来,看见所有的办案干警累得都东倒西歪地睡熟了,喊都喊不醒。

这种工作精神让人敬佩,但更让人们敬佩的是,一个区级检察院的反贪局近两年内接连侦破涉案上千万元的大案,这不是8天不睡觉就能办到的。记者采访中感觉到,在这位儒雅气十足的反贪局长身上,有着一种闪烁着职业精神的大智大勇。

七年前的案子查了个水落石出

在侦破张伟挪用公款1200万元一案上,王拥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让被查处的罪犯都钦佩不已。

2002年年底,王拥接到安徽省星火科技开发院的举报,称其下属的安徽华业地产公司原总经理尹某在任职期间,于1996年7月8日亲笔批字将一笔163.44万元的公款无故从安徽省农业银行营业部转至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营业部,目的是付一个名叫“陈湘生”的保证金,其中可能涉及经济犯罪。王拥仔细审查了银行的汇票存根,存根上还有尹某自注的一行小字“贷款1200万,此款付利差”。据尹某说,当时该利差款是按照省农行营业部总经理张伟的要求,付给一个自称是北京来的人,其特征是平头,微胖。

2003年3月30日晚,王拥带领办案人员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几经周折,才找到那时的“国托”即现在的“国都证券新中街营业部”。营业部的档案中找不到“陈湘生”户中这笔“163.44万元”的存取情况及取款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能找到的只有“陈湘生”开户时所留下的身份证号码、手工填写的进账单以及“陈湘生”在深圳、上海分公司的开户情况。

回到合肥,办案人员又与省公安厅联系协查,查到湖南长沙确有个“陈湘生”。然而到长沙找到陈湘生,陈却对此事毫不知情。陈提供了个线索,他的身份证曾借给了内弟熊克勤。而熊称曾于1992年借过陈的身份证到海南购买股票,后因股票抵押并贷款超期,由湖北农行海南办事处将该股票变卖时,因需要产权过户,将陈湘生的身份证一并交与农行,银行未予归还。线索就此中断。

反贪干警决定调整思路,直接接触原省农行营业部经理张伟。然而,张伟已于1997年底因受贿罪被判处缓刑三年,并被开除公职。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他称受过“打击”且时间太长想不起来了;

案情查了近一年,山重水复,参与办案的干警们都认为没办法再查下去了,而王拥却认为,办案就是与腐败分子比耐力比意志比智力的较量,不能轻言放弃。他一有时间就翻案卷,从中寻找蛛丝马迹。2003年6月2日,他在安徽省农行金城支行查询华业公司有关贷款情况时,发现一张从省农行汇出的支票,金额为1200.7915万元,收款人为“上海旺成实业公司”。王拥意外地发现:该张汇款单上数字大写的字迹与所查到的北京国托163万元的进账单上字迹完全一致!他让干警来看是不是一个人写的,干警不明白,说是一个人写的又怎样?王拥说,是一个人写的,就意味着案子破了,北京的取款人就是填写“上海旺成”汇款单的人。案情柳暗花明,干警们兴奋极了,当天下午便赶到上海查找“旺成实业”。在查“旺成实业”的情况中,查到了涉案重大嫌疑人原在南方证券上海分公司八仙桥营业部任经理的张欲晓,而张欲晓早于1996年底不辞而别,证券公司也不知到哪儿去了。再查“上海旺成”的资料,发现那1200多万元分批转到一个叫“皖东新达”的股东账户上。回合肥后,查出“皖东新达”竟是省农行营业部开设的,当时的营业部经理就是张伟!通过公安内部网络,干警们查到了合肥有个叫“张欲晓”的人,经了解,此人于1997年离境赴美国,后多次回国,在首都机场入境。此人是不是涉案的“张欲晓”呢?王拥带着干警第二次踏上进京的列车。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找到了张在京的住址和工作单位——中国煤炭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经查实,张欲晓就是那个从北京国托取走163.44万元的人。

张欲晓感到很惊奇,他问王拥是怎样发现是他的笔迹的?王拥笑着说,等判决以后再告诉你吧!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张欲晓知道“糊”不过去,老实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开始他与张伟商量好,先由张伟从省农行营业部转一笔款子到营业部在上海南方证券开设的“皖新东达”股东户上,再由张欲晓在上海找一家公司通过电脑将此笔公款从“皖新东达”账户转至该公司账上,然后,由张欲晓以该公司名义将此款汇至省农行营业部进行存储,再由张伟负责将这些款贷出,从中获取利差。预谋之后,张欲晓回到上海,私自办理了“上海旺成”的账户;接着张伟如约从省农行转款1000万元到“皖东新达”的股东户上,张欲晓将此款连同户上原有的200万元,计1200万元转入“上海旺成”账户。正巧这时,华业公司总经理尹某为开发急于贷款,找到了昔日的同学张伟。尹某由此认识了张伟的“北京朋友”张欲晓,并成为付“利差”的贷款方。至此,历时近一年、调查行程近万里的特大挪用公款案水落石出。

善打硬仗、大仗

在瑶海区检察院反贪干警的眼里,他们的局长办起案来不仅有股超常的“韧劲”,而且有双洞烛幽微的“慧目”;许多看起来迷雾重重的案子,他却能迅速找出侦查方向,将嫌犯缉拿归案。

干警对记者说了2002年“追逃”的一件事。

2002年11月28日,合肥市农行报案说一名叫孙远的员工涉嫌贪污,可能已卷款潜逃。王拥带着干警搜查证据和赃款赃物,查出孙远涉嫌贪污60万元。当晚9时,王拥得知孙远在淮南洞山宾馆给行长打了电话,便带干警连夜赶到淮南。那天夜里雾气特别大,驾驶员要把头伸在车窗外看路,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竟跑了4个小时。到了淮南,孙远已踪迹全无。时已午夜,孙远会到哪里去呢?王拥问了宾馆经理晚上9时到11时淮南到全国各地的列车行驶情况后,翻开孙远的通讯本认真看了看说,孙远可能逃到江苏常州一带。干警惊奇地问,你凭什么?王拥说,孙远的通讯本上有一个家住常州的同学的手机号码,据宾馆经理介绍的情况,晚上9至11点钟有一列车向南方经过常州。根据这一判断,王拥带干警三下常州,半个月里将藏匿在常州的孙远抓获归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员,不仅要善于思考,攻坚克难,而且要善于组织协调,打大仗、硬仗。2004年,王拥带领反贪干警在合肥钢铁公司突破的涉案金额2600万元的大案子,就是一场出色的反贪战役。

合肥钢铁公司是一个有职工16000多人的大型国有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0余万吨。这几年,原材料价格攀升,钢铁企业效益看好,而合肥钢铁公司2004年1月却亏损了7000多万。职工情绪激动,纷纷举报反映公司原料处、质检处、财务处有关人员在采购原材料铁精砂中收受贿赂,以次充好,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经秘密初查,职工举报的情况属实。按照过去反贪办案惯例,只要把合钢公司涉案的“蛀虫”挖出来就能结案了,但王拥在案情分析会上说,该案是典型的内外勾结、侵吞公司资产的案件,如果从合钢内部查,有关涉案供应商会闻风而逃,证据取不到,可能办不成大案、窝案,而从外部查销售伪劣铁精砂的供应商个体户,可能就能挖出一大片。王拥向检察长汇报,提出鉴于案子的特殊性、复杂性,建议与公安经侦部门联手打击经济犯罪。由公安打击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检察查处贪污受贿及经济犯罪。6月28日,检察、公安统一行动,20多人住在宾馆联合办案,反贪干警出击合钢涉案人员,公安按照反贪局掌握的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的公司法人代表名单出击,20多人联合办案,批捕时,检察委员会都在现场开,而公安的刑拘证、逮捕证也在现场开。前后52天,战果赫赫。单瑶海区反贪局就立案13件14人,其中要案一件,特大案件挪用公款2600万元一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王拥感到,如果就案件查案件,不把握政策和大局,很可能会造成群众情绪失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即将进行的改制。作为反贪局长不仅要查处职务犯罪,也要有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为企业保驾护航。他带领干警们一手抓办案,抓大放小,一手抓宣传,稳定职工情绪,有力地保证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

王拥是1985年从安徽省司法学校毕业后走进检察机关的。1989年就立了个三等功,那是他作为助理检察员成功破获了合肥市无线电二厂系列贿赂、贪污案,安徽省农垦建筑公司系列贪污案。20年后的今天,他所领导的瑶海区反贪局2004年一年立案查处经济犯罪案件19件20人,其中大要案10件10人,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在合肥地区反贪工作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他也成为一柄贪官胆寒、人民喜爱的“反腐金剑”。愿这柄“反腐金剑”熠熠生辉,在新的一年中再建新功!

猜你喜欢

反贪张伟营业部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昨天 今天
艺术百家:张伟 何是雯
看得到的转变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
证券营业部上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