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压稳不稳 判断有标准

2000-12-25薛谓三

祝您健康 2000年10期
关键词:双峰降压药高峰

薛谓三

同事李老师因为血压骤升而死于脑溢血。这使得血压过高的张老师也紧张起来。因为李老师生前就常抱怨血压不稳,一吃药就降得很低,停了药又不知不觉升高了,只好凭着感觉有一顿没一顿地服降压药。最后终因没稳住血压而猝死。

这意外事件促使张老师专门去请教医生。他问:“怎样才能稳住血压,不重蹈李老师的覆辙?”医生回答道:“说来话长,因为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太多,比如饭后收缩压就可能升高20毫米汞柱。判断和处理这个问题,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不能视为不稳。以现行的正常收缩压值为例,90~140毫米汞柱都属正常血压。只要血压在这个范围内波动,就不算不稳。舒张压也是这种情况。

(2)了解血压的生理性波动。人体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生理性波动,呈双峰、双谷的走势。早晨6~8时出现第一个高峰,8时后渐渐下降,中午12时到下午2时出现第一个低谷。之后在下午5~6时又出现一个高峰,到夜里1~2时又出现第二个低谷。所不同的是,正常人血压的最高和最低值的波幅均在正常值以内,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最高值在多数时间高于正常值的上限。虽然这也算一种“不稳”,但却是由生理规律决定的。这就提示一个问题,比如你分明血压偏高,却在血压接近低谷时测量血压,就会有一个“正常”血压的假像;而次日你又在高峰值时测量血压,自然又高得让你吃惊。这是高血压患者主诉血压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3)明确自己的血压是怎样波动的。事实上,并非所有人的血压都呈现出双峰双谷那样的规律。据统计,约70%的人属双峰双谷型,其余25%的人的血压或在清晨升高,或在下午升高,还有极少数人则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这就需要借助24小时连续血压监测来确定自己血压波动的类型。若无条件,可连续3~4天在同一时间内测量血压,找出升高的规律。只有掌握这种规律,才能了解自己的血压是否果真不稳,以及波动到什么程度。

(4)降压药要用在“点”子上。大多数服用降血压药的人既不了解血压起伏的规律,又不知道药物作用时间,因而难以正确用药。常见的错误有:其一,雨后送伞。没有在血压上升的高峰时间正确用药。比如早晨6~8时血压升高,而他却在8时以后才吞下降压药。其二,剂型不当。不能使血液中保持足够的药物浓度。比如有些降压作用较快的药物,通常起效快,消失也快,有效药浓度只能保持4~5个小时。若服药时间间隔过长,便使血压反弹。因此,应根据血压对药物的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分别选用短效、中长效型降压药。

(5)评价血压是否稳定要有科学依据。血压稳不稳,有无临床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每天在同一时间(最好在高峰值时间)测量血压,收缩压波动不大于20毫米汞柱、舒张压波动不大于10毫米汞柱,说明相对稳定。②服降血压药后血压若总在正常值上限波动,未超出很多,说明药物还保持着有效的降压浓度。③在运动后或工作紧张时监测的血压,若未达到服药前最高血压值,仍保持着将近20%的下降幅度,说明这种波动造成高血压意外的可能性很小,属相对安全的血压。

听了医生的一番话,张老师若有所悟,对稳定自己的血压更有信心了。

(编辑士心)

猜你喜欢

双峰降压药高峰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双峰映辉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石庆云
荷兰金融监管“双峰”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自信满满的炼钢工
雨天早高峰,自在从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