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传部里走出的“儒商”

1997-03-24

清明 1997年5期
关键词:儒商怀远装饰

禹 人

每个人面前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只有勤奋踏实的品质、超人的气魄、崭新的观念,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题记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话是对沈怀远说的。

四年前,沈怀远是淮北矿务局芦岭矿党委宣传部一名普通的宣传干事。现在,他是“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更主要的是,他把这个公司办得很红火,也很风光。

“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荣获淮北矿务局1996年度“六好科区”称号,获此殊荣者,在基层“三产”单位并不多见。

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淮北矿务局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上,安兆忠局长曾两次提到这个公司,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沈怀远今年32岁,1米71的个子,人显得很清瘦,虽然在他的身上现代通讯设备武装齐全,头发却还是那样很随意。在他宽敞的办公室里,最醒目的是两个书柜,书柜里摆满了有关装饰工程和现代企业管理以及科技理论等方面的书籍。看得出,虽然步入商海,他却摆脱不了那股“文气”,始终给人一种“儒商”的感觉。

然而,他的敢想、敢为的“硬气”,令他的旧友同事都十分佩服,说沈怀远真行!当初,他在宣传部组建芦岭地区第一家“装潢艺术服务公司”,凭着对市场的把握和一股胆气,以两万元资本起家,两年多的时间即实现产值100万元;

1995年,公司划归矿“三产”,隶属矿多种经营总公司,又实现产值200万元;

1996年,他建议组建了芦岭矿第一家乃至全局“三产”中也是首开先河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制企业“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具有实验性质的经济实体,很快便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当年实现产值420多万元,盈利30多万元,上交税费20多万元,并增加固定资产15万元。

这家公司是怎样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呢?沈怀远有什么高招和秘诀吗?

为了找寻公司的发展轨迹,也为煤矿“三产”发展找出能予以借鉴的经验,笔者便沿着沈怀远走过的路,在这篇文章里重走一遍。

(一)

有位作家在芦岭矿曾就“芦岭”二字发表过议论,笔者颇感新鲜。他说,“芦”一般生长在水中,如湖或河湾里,能生长在“岭”上的“芦”肯定非同一般,也说明芦岭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坐落在芦岭地区的芦岭矿也确实人才辈出,一茬茬矿级领导走进了淮北矿务局、淮北市以及省级领导岗位。

在芦岭矿,沈怀远虽不能算作风云人物,但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已初露锋芒。

他从小喜欢画画,多种绘画艺术均有尝试,尽管没能成为画家,却为他走进装潢世界开启了一扇不可或缺的艺术之门。他初中毕业时,即从老家固镇农村来到父亲身边,父亲在袁庄矿工作,他就在矿上干临时工,在建筑队里打过杂,在家具厂学过木工,都很能吃苦。后来,父亲为了能利用工余时间照顾家里的几亩土地,从袁庄矿调到了距离家乡较近的芦岭矿,沈怀远就跟着来到芦岭,并通过招工,当上了一名煤矿工人。他在坑代科扛过铁腿子,在通风区当过测气员。无论在哪儿,他都不知道惜力,扛铁腿子时,腰都累伤了。在这期间,他因有绘画特长,被借用到矿工会,从事宣传画、宣传牌制作和摄影工作。1985年,他考上了淮北矿务局干部学校,毕业后回矿在通风区任团支部书记。1988年调入矿党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

在几年的宣传工作岗位上,沈怀远在兢兢业业于好本职的同时,注意社会发展趋势,隐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这颗年轻的心充满欲望和进取意识。

1992年,淮北煤矿发展建立了新格局,第三产业被摆上了重要位置,矿务局要求各基层厂、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这犹如一阵春风,在沈怀远的心湖上吹起了一片涟漪。当时,他已经在矿电视台负责宣传工作。新闻职业的敏感,加上他脑海中早已积淀着经商的准备,他看准了装潢业的前景。

年底的一天,他走进了宣传部长李祥民的办公室,便有了这样一段对话:“李部长,咱宣传部能办‘三产吗?”

烟瘾很大的李部长把含在嘴上的烟猛暖一口,看着沈怀远说:“按现行政策,应该说可以。但是能干些什么呢?”

沈怀远表现出一种兴奋:“我有个画友,搞装潢,生意不错。现在装潢业刚刚兴起,咱们办一个装璜服务公司,你看怎样?”

对文化艺术颇有研究,对装潢也很感兴趣的李祥民,对部下的能力、性情性格更了如指掌。沈怀远确是个很精干的兵,自调入宣传部以来,无论是形势宣传,分管统战工作,还是党员教育,这些工作尽管很枯燥,但他干起来很用心。建立统战对象档案,协助矿上组织党员活动,办培训班,从来一丝不苟,而且有条不紊。他为芦岭矿统战工作被评为局级先进单位,矿党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校光荣称号献出了一份功劳。沈怀远的建议,得到了李部长的赞同。李部长充分相信沈怀远的能力,就说:“好,你领头干我做指导。但你要先写一份调查报告,上报矿级领导。”

几天后,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摆在了矿领导的办公桌上。经矿领导办公会研究,一致支持宣传部以个人集资形式创办装潢公司。矿领导还每人集资500元以示支持这个新生事物。随后,宣传部内部职工也纷纷把存钱取出来,共集资2万多元。

沈怀远利用集资款作为起动资金,购置了一些简单的设备,从待业青年中及矿外招聘了10来个技术工人,利用矿党校的两间空房,“芦岭矿装潢艺术服务公司”就正式挂牌营业了。

“芦岭矿装潢艺术服务公司”就像一只极其简易的小木船,扯起风帆,开始划向商海,舵手自然是沈怀远。

他这个兼职经理开始更忙乎了。他要安排好每天的电视宣传,又要兼顾这个刚刚起步的公司。

沈怀远接手的第一个工程,是芦岭镇供销社办公楼装修,工程造价5万元。

万事开头难。其实,领导干这样一个装饰工程,对沈怀远来说,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过去,他只是看过不少书,见过别人施工,还真的没有一点儿实践经验。

好在他的性格优点是自信,想做的事情,要么不去干,要干就要干得比别人好!

他连天加夜地查找资料,反复设计图纸,选取多种材料进行比较,与客户一次次地协商,征求意见。

开始施工时,由于大伙儿都是第一次干装潢活,虽各有一技之长,工作起来却不怎么协调,这就靠沈怀远来做工序的协调工作。他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官,一刻也不能离开。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对客户负责,这第一个工程还具有形象效应。在贴墙布和钉天花板时,他要求极其严格,哪儿一点不合适,必须揭掉重来。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家与工地虽只有咫尺之遥,但却不能回家吃顿团圆饭,和大家一起吃住在工地。他的腰伤也累犯了,站着就疼痛难忍,只好躺在地板上指挥。本来就不胖的身体,竟累瘦了10多斤。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沈怀远获得了从未

有过的快感。因为他成功了。

工程验收那天,沈怀远和他的弟兄们显得十分荣光,在家的矿领导都参加了验收仪式。

客户对工程质量是百分之百的满意。

沈怀远打赢了漂亮的第一仗。

这第一仗的收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主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此后,芦岭地区许多客户主动“送活上门”。矿上的装饰工程也全由公司包了下来。

过去,矿内工程都是外地人干的,“隔行如隔山”,人家漫天要价,矿上自然吃了许多亏。现在的矿内工程,矿上只需付给工人部分工资和少量的管理费,材料由矿上自己采购,自然就节省了许多费用。沈怀远说,他们为矿上节省资金达30多万元,仅来宾食堂一项工程就节省了10多万元。

“芦岭矿装潢艺术服务公司”惨淡经营,滚动发展,很快在芦岭地区站稳了脚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即实现产值100万元,安置就业20多人。沈怀远所表现出的非凡的管理能力和驾驭市场的本领,得到了矿领导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

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对沈怀远来说,矿上领导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就是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永恒支点。

可以说,沈怀远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位开明而具有现代开放意识的领导,这些领导为他营造了一个宽松而愉悦的工作环境。

宣传部长李祥民(现任矿纪委书记)第一个鼓励他,支持他,做他的坚强后盾;

矿长王孝胜(现任淮北矿区工会副主席)、矿党委书记王士永,带头集资支持成立“装潢艺术服务公司”;

矿长宋从恕(现任淮北矿务局副局长)十分关注公司发展,主动当参谋,有时还亲临现场指导;

矿长孙加彬经常询问、关心公司发展;

原矿多种经营公司经理邹于楼,现任总经理李彬放手放权;

你是一匹良马,那就划出一片开阔地,让你尽情驰骋。

1995年6月,矿领导根据沈怀远的工作能力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将“装潢艺术服务公司”从宣传部里分离出来,划归多种经营公司,正式成立“芦岭矿多种经营公司装饰工程分工司”,实行正科级建制,由沈怀远任分公司经理,同时配备了党支部书记、副经理等一整套领导班子。分公司还兼并了印刷厂、家具厂和工艺美术厂等多种经营公司所属的效益欠佳的小厂。

当时,印刷厂只承接矿内部分印刷业务,根本就吃不饱;家具厂只能生产矿上用的一般办公桌;工艺美术厂早已停产,职工们只靠干些简单的油漆活,以维持能领上工资。

由兼职到专职,沈怀远“名正言顺”地走马上任后,经过一番考察、研究,便大刀阔斧地对兼并厂进行改组:

关闭早已停产的工艺美术厂,组建与装饰工程相配套的防腐工程队;

扩大家具厂业务范围,开发生产与现代装潢相适应的新型家具和装饰工程材料;

改变印刷厂管理模式,鼓励职工到社会上找生意,拉业务。

这样,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装饰工程队伍为龙头,多业并举的工程公司。

沈怀远也就成了一个不停转动的辘轳,南下北上,马不停蹄,跑业务,搞市场调查,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而疲于奔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沈怀远曾多次去北京,却没有时间去游览长城,参观故宫,唯一一次奢侈,是花了10元钱登上天安门城楼,拍了一张照片,以示纪念。他说,出门自己就是一个生意人,一门心思在生意上哪能有玩的想法?

由于公司注重工程质量,信誉好,工程业务也就应接不暇,他们包揽了芦岭地区造价在10万元以上的所有装饰工程,还把生意做到了宿州市区和百里之外的淮北市区。

1995年,装饰工程分公司实现产值200万元,上缴利税20万元,成为芦岭第三产业中的佼佼者。

公司的战绩赢得满堂喝彩,但沈怀远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陷入了沉思。他明显地看到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采购材料,资金漏洞难堵。材料质量关难把,职工议论纷纷;

公司职工中,有合同制工人、大集体工、小集体工和待业青年以及外聘工,他们之间基本工资差别大,干同样的活,工人之间工资悬殊较大,存在明显的分配不公现象,影响职工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复杂,一些有“背景”的职工,迟到,早退,工作上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甚至于点名不上班,工资照拿;

管理人员偏多,人浮于事现象严重;

……

这一切的一切,开始缠绕沈怀远,令他彻夜难眠。

煤矿企业要转机建制,三产发展能否找一条更适合发展的新路子来代替传统的僵化的管理模式?

沈怀远,这个表现欲极强,成就欲极强而又勤于思考的年轻人,再一次转动了他的大脑机器。

(三)

在芦岭矿,有河南与河北之分。

河南是工人村,河北是矿。工人每天上班,骑着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经过石桥,便从河南来到河北。

这条横跨于村与矿之间的河便是沱河。

随着滚滚乌金从井下涌出,河北岸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比沱河宽数倍的湖,就是塌陷湖。

不知哪一天,湖与河贯通了,河水和湖水融为一体,人们再难分清河水和湖水了。

装饰工程公司就座落在河南——喧嚣的工人村里。沈怀远却喜欢在傍晚时分来到湖边,面对波光鳞鳞的湖水,静静地思考问题。也许只有清清的湖水才能使他沉下心来,梳理一下脑海中纷繁的思绪;

为什么煤矿三产盈利者少而亏损者多?多年来的承包制,到底让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多少?

为什么一些私营企业或合资企业能如火如荼地发展?

煤矿“三产”企业都属于集体企业,这个集体到底是谁?谁又能真正地对这个企业负责,对企业的职工负责?

我们经常讲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机制,煤矿“三产”可不可以搞一些试验,组建新的企业形式?

沈怀远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利用出差机会,有意识地了解一些合资企业的模式。

这天,他又来到湖边,把一块矸石扔进了湖里,激起很高的浪花。对,就走股份制这条路!他好象在对自己下决心。

沈怀远的思维不同凡响,他认为,没有胆略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就永远摘不掉蒙在眼睛上的面纱,走不出古老的磨道。

1995年底,沈怀远再也不愿沉默了,他决心打破“三产”发展的常规,大胆地向矿领导提出申请,要求在自己的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建议成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拿出了一整套运作方案。这个时候,矿上领导对“三产”发展现状也颇不满意,正在为探讨多种经营公司的发展而殚思竭虑,也想为公司发展寻找一条新路子。

沈怀远的建议,得到矿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意他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矿上还出资15万元作为国家股入股。

1996年1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

的日子。这一天,由芦岭矿出15万元,矿多种经营公司出资25万元,沈怀远出资10万元(以沈怀远为代表,职工集资入股)真正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融为一体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万元的“芦岭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组建,建立了“芦岭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并按照公司章程成立了董事会和董事会监事会。矿长宋从恕任董事长,矿多种经营公司经理邹于楼、副经理李彬任副董事长,沈怀远任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这种新的企业体制,在芦岭矿甚至在全淮北局的三产中也还是第一家。这个一直生活在矿山的羽翼下的小企业,开始真正地脱离母体,自闯市场。

公司一开始就把“团结、敬业、勤奋、创新”作为企业精神;把“快速、优质、重誉、守信”作为企业宗旨;把“立足本地,着眼国内外,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不断创造优质工程和开发新产品”作为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年产值创200万元,实现利润15万元,安置就业30人”的奋斗目标。

沈怀远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也感到了担子的沉重,但他充满着必胜的信念,因为企业的新体制具有许多优越性。一是矿上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公司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矿多种经营领导也放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运行。二是职工人股,即存在有股息,股息将职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司规定,各级管理人员每人必须在五千元至两万元的范围内,按等级购买规定档次的股份。普通职工,根据自愿,每人均可购买五千元以下的股份。现在,在公司的总资产中,有五分之一是职工的股份。公司内几乎每一位职工都具有劳动和资产两种收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就调动起来了。

再好的企业制度也是由人来实施的,这个实施者必须具有公心,具有对企业和职工双重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沈怀远开始对旧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机关臃肿、庞大,人浮于事是一般企业长期存在的难题之一。改革就必须首先从这里开始。

为了杜绝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背上沉重的包袱,沈怀远本着一人多岗多职,一专多能,兼职兼管的原则,根据个人专长和能力,先后从公司机关中精减了5个人充实到厂、队。公司管理部门只设“一组一室”(财务组和办公室),管理人员,包括支部书记、经理、副经理在内只留有7人,各厂队管理人员不能超过4人,只设厂长、业务员、核算员、保管员,多余人员一律下车间。所有管理人员不存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工作时间完全跟着工期走。公司所有会议全都安排在晚上7点半召开。这项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的开支,自然减轻了公司负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沈怀远根据公司新情况,先后制订出《聘用工使用管理规定》、《财务工作管理规定》、《材料物资的采购领用管理规定》、《职员聘用与产值利润双挂勾目一标责任制》、公司与职工全部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为聘用的技术工人参加劳动安全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或实施措施,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使公司发展逐步实现了制度化、正规化,保证公司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转。

最让职工信服的就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芦岭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不存在同工种工资级差,完全实行岗位工资,无论大集体、小集体,还是待业青年或外聘工干一样的活就拿一样的钱,真正实行同工同酬。

在资金管理上,沈怀远安排的很细,从盘活资金人手,实行以销定产,以销定资(职工工资),控制材料和产成品的积压。

公司开业之初,资金十分短缺,是困扰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快资金周转,沈怀远做出了这样一项规定,即以销售定生产:各厂队根据情况,当月能够销售多少产品,就生产多少;原材料限制采购,尽量做到随用随购,避免材料库存积压。

产成品做到不接订单不生产,分批交货的产品就分批生产。当月结算资金必须当月回笼。过去厂队工资随意做帐,没有统一的标准,工资失控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现在实行以销售来定工资。就是你这个厂必须有产品销售出去而且有回笼资金到位,方可结算工资,并规定所有厂队计件工资一律按不高于销售收入的18%核定工资总额,任何单位均不得突破这个标准,鼓励厂队通过增加销售额来提高工资标准,体现多劳多得。

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沈怀远说,在传统管理办法中存在着鞭打快牛,奖罚不明的现象,就是你这个厂任务完成的好,明年就给你增加任务指标,让你年年攀高峰,这容易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而我们的做法是,实行产值、利润与工资奖金挂勾,各厂队点,全年比计划每超产值10万元,厂长工资在规定标准基础上上浮一档,每降10万元,下浮一档,完成利润指标保证基本奖金,超利润按50%为公司获得、30%奖励职工、20%奖励厂长的标准进行奖励,年底一次性兑现。这就解除了厂长害怕任务指标年年加码的思想顾虑,不再只求完成任务;超产、超利确实能为职工和自己带来好处。

装饰工程具有相对的工作突击性,一项工程,人家要与你签订工期合同,不能按时完成怎么办?沈怀远自然有他的应急办法。公司组建之初,他就与宿县地区装潢公司和淮北市广告装璜公司结成同盟。一旦遇到量大、工期紧张的工程,自己人手不足,即与他们签订临时合同,借用职工,付给佣金。合同到期后,借用职工即返回原单位,公司对他们不承担临时合同以外的任何义务。这样的“隐形”职工队伍既壮大了公司的实力,又减轻了过多的负担。所以,对沈怀远来说,再大的装饰工程,他都敢接,而且保证工程质量,让客户满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你的产品质量、施工质量不过硬,甚至粗制滥造,你早晚要被市场所淘汰,沈怀远深深明白这一点。在抓质量管理上实行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制度。公司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沈怀远担任组长,各厂队都设有质量监督员,并制订了质量管理细则,对公司所有厂、队生产的产品和施工的工程,没有质检员签章不准出厂销售或移交。对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厂队和个人进行追查,造成浪费的给予经济处罚。

在人才选拔上,沈怀远注意起用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担任厂、队长,强调经济意识和管理才能。

孟建科是学校的一名化学老师,毕业于化工专业,一直想找机会弄潮商海。沈怀远把他“挖”过来,委以重任,担任防腐工程队队长;

孟祥飞原是建安公司一名电工,经济头脑活络,对家具经营颇有研究。沈怀远请他担任家具厂厂长;

后来建起的合成板厂,厂长王纯银也是一名教师,对搞经营很感兴趣,被沈怀远看中;

整个公司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0岁,大中专毕业生占90%。

技术工人是生产厂的主力,沈怀远很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先后送出5人到大专

院校正规学习装璜技术、工程预算和计算机技术。他说,想培养一些职工子弟,让他们在厂队里挑大梁,减少外聘工,这样也能拓宽矿山职工子弟的就业门路,为煤矿减人提效分担压力。

企业体制的改变,确实给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增强了活力,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公司实力的状大,使装饰工程的产值在一年之内,由60多万元猛增到120多万元,翻了一番。“龙头”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活了其他三个厂队,家具厂在设备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开发了新型钢木桌椅,为矿学校制做适合现代教学需要的升降式课桌椅,为矿工会会议室制做大型会议桌椅,并在木制家具上开发新技术设计新款式,产品打入社会,参与市场竞争,使销量大增。家具厂、印刷厂和防腐工程队,一年总产值达180万元,创利润15万元,是过去“老三厂”的5倍。

公司的发展还要靠新项目的开发,在这方面,沈怀远自有他的观点,他认为上新项目首要条件是市场需要,而且你又能很快占领市场。

1996年初,他发现市场上出现一种新型合成板,比普通三合板美观、质优、价廉,生产这种合成板,技术简单,投资小,见效快,便决定开发这种新产品。从考察、学习、签合同到投产,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生产7个月就创利5万多元,是注入资金的两倍。一年内,公司就是以这样的效率、效益,先后建成了合成板厂、金属门窗厂和铅锭厂,开办了商贸部。金属门窗厂生产的铝合金门窗和防盗门窗,一直供不应求。商贸部经营酒店、小商品和家用电器。这“三厂一部”总投资不过15万元,却创造产值120多万元,获纯利8万多元。

芦岭矿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一年时间,公司规模由组建时的“两厂两队”扩大到“五厂两队一部”,服务项目和产品种类由最初的4项(种)增加到8项(种),实现产值总计420万元,以50万元的总资产创造出50多万元的利税,并增加固定资产15万元,资产收益率高达130%。这不能不说是煤矿“三产”发展中的一个奇迹。

有人把这一切归功于沈怀远,沈怀远说,不,关键是企业转变了机制。

装饰工程队队长王海军说得好,现在大家都把公司当成了自己家的一部分,把管理和生产看成自己家庭过日子,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你说公司能办不好吗?

公司支部书记刘亚洲这样评价沈怀远,说他敢作敢为,自己说过的话就必须兑现,这就给厂、队长树立了榜样。同时,他尊重厂、队长意见,厂队长自然就佩服他,工作上就很卖力。上下配合协调,再加上企业新机制,公司当然就充满活力。

(四)

沈怀远在工作上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要求严格,有时甚至苛刻,比如,有个别职工在岗位上不能胜任,那就让他再自选一个岗位,还不能胜任,对不起,请走人。沈怀远确实不讲面子,公司效益好,自然要求进来的人就多,但他只认工作能力。能干,行,你进来,不能干,再有“背景”也不行。至今,他的抽屉底下还压着20多张矿领导签过字的条子。沈怀远抱定一个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公司的利益”,他从不故意对某个职工挑剔、指责,并且相信,如有误会,也终究会得到大家理解的。

其实,沈怀远并非是一个冷面人物,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副热心肠。

他曾参与希望工程,资助一名贫困孩子读完了小学。

他出差临泉时,看见一个跟自己女儿一样大的孩子在乞讨,说妈妈有病,爸爸打工致残,尽管社会上假乞丐很多,但他相信这是真的,走过去好远了,又折回头给孩子丢下一张百元钞票。

在公司里,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一样给予帮助。装饰工程队有部分外聘工,家在农村,有时家里急需用钱,他就把自己的钱借给他们,以解燃眉之急。

沈怀远说,天天都很忙,有时也很累,但自己是在做一份事业,能为煤矿、为公司、为职工真真正正地干一些事情,感到生活充实,也很真实。

1997年,芦岭矿领导又在沈怀远的肩上噌加了法码,升任他为芦岭矿多种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建筑安装公司、建筑材料公司、服装绣品公司和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仍兼任公司经理)等四大公司和商业服务科以及公司项目开发。

任重道远,但沈怀远始终充满自信。

这就是沈怀远,在淮北矿务局第一个敢吃“股份制”这只“螃蟹”的矿山青年,一个从宣传部里走出来的潇洒“儒商”!

猜你喜欢

儒商怀远装饰
海门籍儒商陆诚:在逐梦路上永远前行
怀远 学习贯彻二十大 巾帼奋进新征程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肖怀远主任深入河东区专题调研图片报道
儒一儒商—儒商文化的精神
学者儒商吴炳新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