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凤之歌

1993-07-15吴怀连

读书 1993年2期
关键词:楚文化生命力意志

吴怀连

林语堂在他的名著《中国人》中写道:“至汉口南北,所谓华中部分,居住有狂噪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向有‘天下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俗谚,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至湖南人则勇武耐劳苦,湘军固已闻名全国,盖为古时楚国战士之后裔,具有较为可喜之特性。”林对两湖文化的评价,文字不多,意在点睛,然失之以偏概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宏观的探讨热潮早已过去,现在是到了微观地探讨传统文化各个部分,探讨各地域传统文化差别的时候了。王建辉、刘森淼著《荆楚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的一种面世,不但为我们深入地认识荆楚文化的特征及其流变提供了“通观”资料,而且也为我们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角度观察具体地域文化,进行不同地域文化学比较研究提供了范本。作者自谦这部著作是非楚文化专家的“山外观山”,但在我看来,作者以局部专题来反映整体,在整体的观照下强化局部的透视,是对支离破碎的实证史学的一次成功的改造。这部著作在理论上、学术上和方法上,不乏创新与突破,这里暂且不论,身为九头鸟之后代,我要谈一谈作者关于荆楚文化标识的考据与阐释,给我生命意识与理想的启迪。

人们常用“九头鸟”来象征湖北人,说湖北人奸诈狡猾,其实大谬不然。九头鸟的原型是“九凤神”。这种神鸟长有九颗头,又叫九头凤。头是生命力与意志的象征。凤有九头,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和意志坚韧。在楚国文物中,凤的雕像和绘画多得不可胜数,楚人将凤看作是日中之火鸟,是祖先祝融的英灵,是真、善、美的化身,同时也是楚文化精神的象征。远古楚人崇拜的正是这种具有顽强生命力、坚韧意志、高远理想和至真至善的凤。他们需要这一图腾,来表达自己的性格与理想。作者考证了楚人的凤,是浪漫夸张的凤。在一幅出土的文物《虎座立凤》中,凤立虎背表示对虎族的征服,表示凤鸟比猛虎还勇武、还迅疾,这与古今楚人“悍、强、刚、劲”的性格是一致的。同时楚人还是一个崇尚创造,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民族,对自己的国家和故土有着执着的爱,凤的形象恰与这种精神高度一致。至于说九凤在后来是如何演变为美丽的凤凰和狡诈的九头鸟的?作者没有论及。以鄙人浅见,是否与北方民族对南方的征服和改造有关呢?当北方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南下时,南北文化开始走向融合,南方的凤不再有勇猛、强悍的性格,而只是一个文弱柔美的形象。后来形成的“龙凤呈祥”的新文化标识,有可能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一个表征。而楚人对北方文化的征服与改造所表现出来的反抗与不服,在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看来,,那是一种倔强不驯的蛮夷行为,与鸟有九头这种怪事有天然联系。作者在书中追根溯源,还九头鸟的真面目:那是一个高扬生命意识和理想旗帜的形象。这对于今日欲崛起于中部的两湖人民来说,无疑有还魂定心的作用。

(《荆楚文化》,王建辉、刘森淼著,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6.20元)

品书录

猜你喜欢

楚文化生命力意志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直到世界尽头
绿野仙踪
如梦似幻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顽强的生命力——蟑螂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观点集萃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