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说杭州》

1984-07-15

读书 1984年1期
关键词:风俗著作杭州

吴 咏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杭州掌故丛书”中最近又添了一本《说杭州》,钟毓龙著,三十一万字。这是一本写法别致、内容丰富、文字简净的好书。

关于杭州的书,“地志”、“名胜志”、“祠庙志”、“游览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今天看来都各有其局限性。最突出的一点是时代辽远,虽有文献价值,但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却都有些隔膜了。一些名胜旧迹,记载上说得花团锦簇,但十九与当前的现状对不上号,想摸索也困难。这就需要一本近代或当代的“导游”。如读者兴趣更广泛些,不以了解“十景”为满足,还想多知道些杭州的历史、风俗、人物、地理、人情,那么这本《说杭州》就是颇为理想的读物。它毕竟是近年写成的,内容大致还是符合今天杭州的面貌的。

这书的写法也是有点新意的,不同于过去的府志、县志,作者分头写了“说名”(浙江之得名)、“说陆地”、“说山”、“说水“、“说城邑”、“说坊巷”等十八章。作者自叙说,“不敢日志,说而已矣。志有体裁,说则多寡详略可不拘也。”这恰好说明他打破传统地志的老框框,把书写得更扎实活泼所作的努力。全书约一百万字,经十年动乱,原稿散佚。现在印行的是收拾丛残的结果。“说桥”、“说兵祸”、“说工商业”、“说祠庙寺观”、“说古迹”、“说园林别墅”等章俱缺,非常可惜。

作者是杭州人,又享高龄(一八八○——一九七○),毕生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留心乡邦故事,因此著作有另一实事求是的特点。他看过大量有关杭州的旧记,但不迷信旧说。一切几乎都是经过实地踏勘的。看“说山”一章,作者应该是踏遍了杭州四周的群山才下笔的。“说坊巷”一章,内容更是细密而别饶趣味,他以丁丙的《武林坊巷志》为依据,经过踏勘和仔细的考证,用历代旧志的排比推定。这样,杭州在历史上的变迁痕迹,人民的生活情况,也历历可见了。过去我们只知道北京有《京师坊巷志》,但其细密有致还不及此书远甚。《说风俗》章,据范氏《杭俗遗风》而加以增损,着意于风俗的变化,比范氏书详细多了。《说语言》章更是一空依傍的著作,作者是经过多年的细心积累的。作者在“板板六十四”条下注云,“昔之铸钱者,每板横直皆八文。以喻人之一定不移者”。“吃王饭儿”注,“言其无事也。王顺兴饭店在清河坊,以鱼头豆腐及咸肉著名,今已闭歇。此谚语亦不传,然真杭州之谚也。”有这种趣味、识见的地方志作者过去不多,因而更觉得难能可贵。

对湖上的旧迹,作者在记下传说、神话之余,更细考变化沿革,订正旧说的荒率。简明而有条理。如“三潭印月”、“湖心亭”、“柳浪闻莺”诸景的说明,都是经过缜密的考辨下笔的。在在都显示了作者的功力和著作的学术价值。对钱塘江潮的为患,作者辑录了自唐大历起的三十九条历史记录,并推究其变化规律,筑塘历史。可见作者的眼光并不专注于歌舞湖山的闲情逸致,这是与过去“游览志”之类著作不同的特色。作者的文字也是朴实的,虽不经意作文,但因没有闲言语,自然有一种朴素的美。

在我们编写适合今天需要的地方志乘时,也可以从《说杭州》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说杭州》,钟毓龙著,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第一版,1.44元)

猜你喜欢

风俗著作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龙井茶园
秒变戏精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试论儒家和道家著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跟踪导练(四)4
杭州旧影
画家的数学著作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毛主席著作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