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文献

1983-08-21牛欣荣

中国青年 1983年7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

牛欣荣

人们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出版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我们青年来说也是一件大事。作为历史的见证,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言论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国家从1975年到1982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今天读起来,感到格外亲切。学习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1975年邓小平同志于危难之际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是怎样坚持党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方针政策是怎么形成,又是怎样发展的。这对于我们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推动四化建设和改革的进行,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反对各种错误倾向;搞好对青年的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加强团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青年朋友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态度学习这本文选,我们对它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介绍分三个部分:

一、1975年

二、1977年、1978年,即粉碎“四人帮”后的头两年

三、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

一、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狠抓各项工作的整顿。

要学好《邓小平文选》,必须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1975年的政治局面是:“文化大革命”已经进行了9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虽然已经暴露,反革命政变阴谋已被粉碎,但同林彪是一丘之貉的“四人帮”,却乔装打扮成反林彪的“英雄”;“四人帮”继续施展他们的篡党夺权阴谋,大肆乱党乱军,大批“唯生产力论”,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全国总的情况是:民生凋敝,供应紧张,社会秩序混乱,各种问题堆积成山。当时周恩来总理病重住院。正是在国家的这种危难关头,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冒着再次被打倒的危险,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工作。在这个阶段,邓小平同志的主要思想是恢复党的正确路线;纠正“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错误;对“四人帮”曲解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进行批评,提出“毛泽东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

邓小平同志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针对“四人帮”煽动派性,否定规章制度,破坏纪律等等而造成的社会动乱,提出对各条战线都要进行整顿,要恢复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决策。

1975年1月,邓小平同志就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后,首先做了《军队要整顿》的讲话,指出军队的整顿就是要安定团结,要落实政策,要增强党性,消除派性,加强纪律性,提高工作效率。邓小平同志以军队的整顿为开端,紧接着指出,对各方面的工作都要整顿。很显然,全面的整顿,即全面地向“四人帮”开展斗争。在《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一文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整顿的目标。他强调说,到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这就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大局,也是进行整顿,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所在。当时正是“四人帮”疯狂批判所谓“唯生产力论”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大张旗鼓地抓整顿工作,抓生产,明确指出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尖锐地批判了某些同志“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的错误观点。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还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从当前的薄弱环节铁路入手进行整顿的具体行动办法。解决铁路问题成为整顿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突破口,推动了整个工业战线的整顿工作。

邓小平同志认为,各方面都要整顿,整顿的核心又是党的整顿。整顿必须有一股劲,“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各方面都要整顿》)。经过一系列整顿,我国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政治局面和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令人痛惜的是历史的进程被打断了。毛泽东同志曾支持邓小平同志的工作,也曾支持邓小平和中央政治局的多数同志批评江青等人,但是他认为“文化大革命”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容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1975年秋天起,江青一伙趁机对邓小平等同志进行诬陷和迫害,全盘否定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的政治方针和工作成就,使党和国家再度陷入混乱之中。但是,邓小平同志当时代表了党的正确领导,他的言论顺乎党心,合乎民意,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二、重新确定党的思想路线,为实现历史性转变作准备。

1976年10月“四人帮”的被粉碎,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为我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能。但可能并不等于现实。如果我们不能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还会遇到重大挫折。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多年“左”的影响,大搞个人崇拜,特别是林彪、“四人帮”设禁区,下禁令,制造迷信,人们的思想还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许多重大问题只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还影响着人们,使一些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这种状况,障碍着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另一方面,“四人帮”遗留下来的问题成堆成山,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带领全党冲破束缚,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这个方针,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开了禁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客观形势需要解放思想,拨乱反正,而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非但没有顺应解放思想的历史潮流,反而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所谓“两个凡是”,就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始终不渝地遵循。”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口号的错误:这个口号的目的是原封不动地坚持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在手法上是割裂、歪曲、损害毛泽东思想;在理论上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政治上阻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新出来工作;在思想上坚持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邓小平同志严肃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象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两个凡是”的口号不仅受到邓小平同志的批评,也遭到其他领导同志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理论界展开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个讨论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旗帜鲜明地给予支持。在这一阶段的几篇重要文章中,他反复讲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批评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原话的教条主义态度,主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在批评错误思想路线的同时,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就是实事求是,他说,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他联系历史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要性,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根本点的重要性,以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

邓小平同志不仅对于我们党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起了重大作用,而且他是实行这条路线的模范。他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时,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首先打破禁区,做解放思想的榜样。他用雄辩的事实,分析了知识分子队伍的状况:28年来,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确有很大的进步,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忱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了成绩,甚至在林彪、“四人帮”那样迫害和摧残知识分子的时候,广大科学技术人员也没有动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科学技术工作。“四人帮”被粉碎后,他们迸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衷心拥护党中央,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更加奋发努力工作,这样的队伍,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的队伍,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这些科学的判断,感人的话语,道出了几百万知识分子的心声,是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又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也是确定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步骤。在今天,知识分子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重温这些论述,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结历史经验,统一全党认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真正结束了1976年以后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拨乱反正的工作全面深入地展开了。

在《文选》的这个阶段中,邓小平同志的主要思想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引导党和人民探索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道路。

拨乱反正,是一件异常复杂的任务。十年“文化大革命”,有“四人帮”造成的破坏,也有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纠缠在一起,然而两者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统一全党的认识,正确地总结建国以来我党的历史经验,就成为当时的首要课题。邓小平同志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是唯一正确的方针。由于我们党的工作在1976年以前基本上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评价这段历史就成为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邓小平同志以科学的态度,既对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必要的批评,又坚决地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邓小平同志早在1977年4月就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他领导《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时,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多次谈过对决议稿的起草和修改的意见。他说:“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当然,毛泽东同志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历史经验,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历来坚持的,为什么又重申呢?这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左”的和右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前者是党内有一部分同志受林彪、“四人帮”毒害很深,怀疑或反对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后者是社会上有少数人散布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少数唯恐天下不乱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分子也公开反对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同时,由于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这就要注意抵制外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因此,适时地、坚决地同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思想行为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

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提出,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使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在八十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他说:“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小平同志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如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调整农村政策,推行联产承包的生产责任制;加强政权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快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文选》中都有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论述。

《邓小平文选》的内容异常丰富,绝不是几千字的文章能够全面介绍的。它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光辉文献,又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记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得到喜人的收获。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实事求是”定乾坤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