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造黄河的第一步

1955-08-16陆钦侃

中国青年 1955年14期
关键词:泥沙洪水黄河

陆钦侃

黄河,我国古老文化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黄河两岸的肥沃土地上劳动、生息。几千年来,黄河抚育着我国人民不断地成长,但是,黄河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沉重的灾难。黄河两岸的人民一直和黄河的灾难进行着斗争,解放几年来,这个斗争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得更加顽强、更有组织,初步保证了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把黄河治服,两岸的人民依然受着黄河的严重威胁。

难道能够允许黄河继续威胁着我们吗?不,不能!已经做了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也要做黄河的主人,定要把多灾多难的黄河变成我们的幸福源泉。经过几年的努力,党和政府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已经制订了改造黄河、利用黄河的规划。这个改造黄河的规划,综合地考虑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和要求,包括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水土保持等等;它既注意到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也考虑到更进一步发展的远景;并决定了改造黄河所需进行的第一期建设工程。

改造黄河的第一期建设工程,包括三门峡和刘家峡两个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它们将构成巨大的水库,蓄洪、拦沙并调节流量;还有巨大的水电站,现代化的航运码头,灌溉数千万亩田地的引水设备和渠道系统,以及广大黄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和一系列的大小支流水库。这些工程都将在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中建设起来,把数千年来危害人民的黄河,改变为一条造福于人民的黄河。

黄河的资源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流,干流长达四千八百余公里,汇聚着数百条大小支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系网。黄河经青海、甘肃、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七个省区,流入渤海。在青海的黄河发源地,是高出海面四千余公尺的草原和湖沼,有着丰茂的水草,宜于畜牧。黄河的上、中游是在丛山峻岭中穿流,往往形成二、三百公尺高的雄伟峡谷,河流最狭处不过三四十公尺。黄河上、中游也出现一些大小不同的盆地,到甘肃的银川附近和内蒙的河套一带,乃是黄河中游的大平原。黄河两岸的盆地和平原都是肥沃的农田。黄河下游沿河两岸筑有一千四百公里长的堤防,场外就是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冲积大平原,这里的农田,是我国出产棉麦的主要地区。全河流域包括下游三省的冲积平原拥有耕地七亿余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黄河平均每年要流到海里去的水量有四百七十亿立方公尺,平均每秒钟流出一千四百九十立方公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黄河的水来灌溉两岸的田地,使得大片的农田免受早灾威胁,保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大量增产。

黄河既有相当丰富的水量,而且从青海高原到海平面又有四千余公尺的巨大落差,具有非常优越的建筑水力发电站的条件,蕴藏着极其雄厚的水力资源。据估计全河干流拥有水力资源二千六百万千瓦,平均每年的可发电量相当于燃煤十四亿吨,如规划中所拟定的全河可建四十六个水力发电站,可以逐级加以开发。利用黄河的水力发电供给我国工业化所需动力,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燃料。同时,黄河流域的地下还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大量的煤、铁、石油和各种有色金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它挖掘出来,建设我国的重工业。我们可以利用黄河水力发电所供给的廉价动力,在黄河两岸将建起许多新兴的工业基地。

黄河有着丰富的水量和宽广的河道,如果加以治理,大大有利于航运。黄河干支流经过许多大城市,例如兰州、包头、太原、西安、洛阳、郑州、济南等,这些城市都将兴建起许多新兴的工业;黄河干支流也流过广阔的农村和牧场,这些地方生产着大量的粮食、经济作物和肉类、皮毛。利用黄河的航运、四通八达,可以使工农业产品得到畅通的交流。

总之,充分利用黄河的水利和水力资源,将大大加速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度主义建设事业。

黄河的灾害

数千年来,在长期的封建主义和反动政府统治下,黄河经过天灾人祸的破坏,已经成了一条极其严重的害河。黄河的洪水常常泛滥成灾。据统计,过去四千多年中,有历史记载的大小水灾达一千六百次,平均五年有二次水灾。洪水泛滥的范围极广,北至天津,南至淮河,约计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平原、一亿以上的人口时常受到黄河的威胁。像宋朝有一次(公元一一一七年)黄河堤防决口,淹死了一百万人;比较近的如一九三三年黄河发生大洪水,决口五十余处,淹及六十六个县份,淹死二万人,灾民三百六十余万;一九三八年蒋匪帮为了掩护自己逃命,不顾人民的死活,扒开黄河堤防造成人为的水灾,淹及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四十五个县,淹死病死八十九万人,受灾的达三百九十余万人。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到黄河水灾对人民的威胁是极其严重的。

为什么黄河经常要闹水灾呢?

首先,黄河流域在夏末秋初往往下降暴雨,形成河水的陡涨。每当发生的洪水超过下游河道所能容纳的流量时,就会造成堤防决口或漫溢,使得黄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变成汪洋大海。

其次黄河河水中所含的泥沙特别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河流的泥沙为多。据陕县水文站测验所得,黄河平均每年要带走十三·八亿吨泥沙。假使我们用铁路来代替黄河运输泥沙,以每次列车载三千吨,那么平均每天要开动一千二百次列车天天不停地运输、可见黄河泥沙之多足以惊人。

这样大量的泥沙被河水带下去,大部分淤积在海口,形成冲积三角洲,且逐年向海中延伸。一部分则因为下游水流较慢就淤积在河道里,泥沙淤积后河道减小,洪水就不能畅流,所以泥沙使得黄河的水灾更加严重。过去人们为了与洪水作斗争,在河的两岸加筑堤防,好让洪水在两堤之间流过,以免泛滥。但是泥沙逐年累月地淤积,河床愈积愈高,人们就跟着把堤防愈加愈高,今天黄河下游的堤防,虽已高出地面十余公尺,还是容纳不下可能发生的巨大洪水。当黄河流域下降暴雨而发生巨大洪水时,就会漫堤或决口,河水流向低处找它的新河道。黄河曾这样改道过二十六次,其中最严重的大改道有九次,每次改道都造成非常巨大的灾害。

黄河里这样多的泥沙从那里来的呢?它们来自黄河流域中部的黄土区,主要是陕西省北部,还有甘肃省、山西省和河南省的一部分。黄土区地面的土壤都是疏松的黄土,在反动统治时期,又经过人为的破坏,将树木砍伐殆尽,土地被不适当的开垦,因此在这种光秃秃的黄土山上,既不能保持雨水,又经不住暴雨的冲刷,连土带水一起冲到黄河里来。黄土区水土的流失,一方面使得黄河的洪水既大,泥沙又多,造成治理黄河的巨大困难;

另一方面黄土区本身的水土流失,使得整片的原地冲成破碎的丘陵和沟壑,而且,又把肥沃的表土冲走,严重地破坏了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黄河流域的降雨很不均匀,虽然夏末秋初常常下降暴雨,造成巨大的洪水,而其他时期雨量又很稀少,往往不足以供给农作物的需要,就会发生旱灾。所以除了洪水和水土流失的灾害以外,黄河流域的农田却还不时受到旱灾的威胁,灾情之严重也不亚于洪水。

黄河的改造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的水利专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治理黄河的方案。但都是只想法防御水灾,没有结合除害来利用黄河天赋水利资源,为人民服务。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曾经这样说:“在上古时代,江河泛滥、洪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屋和庄稼的毁灭,曾经认为是无法防止的灾害,人们无力加以制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当人们学会了修筑堤坝和水电站的时候,就能使社会防止在从前看来是无法防止的水灾。不但如此,人们还学会了制止自然的破坏力,可以说是学会了驾驭它们,使水力转而为社会造福,利用水来灌溉田地,取得动力。”

从这个基本原则出发,我们可以知道水不是可怕的东西,而是人民宝贵的财产,特别是在今天,人们已经学会了驾驭江河水流的本领,我们要改造黄河,必须从两方面着眼。一方面要使得黄河的洪水不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再淹没田地房屋;要使得黄土区不再被冲刷,减少黄河的泥沙,保持肥沃的土壤不被冲走。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积极地利用黄河的水力资源来发出大量廉价的电力,来发展我国的工业;还要利用黄河的水来灌溉两岸的广大农田,消灭旱灾,增加粮食和棉花等原料的生产;还要利用黄河的河道,发展航运,以利交通运输。这样,把除害与兴利结合起来,使得黄河转害为利。

为了达到除害和兴利相结合的目的,在黄河上修筑起综合利用的水力枢纽,构成巨大的水库,是最基木的办法。这是因为:

第一,当洪水流来的时候,可以拦蓄在水库内。我们可以控制通过水力枢纽的水量,使它不超过下游河道的安全泻量,这样就可免除水患,不致泛滥成灾。

第二,天河的河水时丰时枯,不能完全适应农田灌溉的需要。建筑水库之后,就可以在洪水季节把多余的水留蓄在水库里,在枯水季节水量不足时再由水库里所存的水来补充。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黄河的水利资源,灌溉更多的田地,增加更多的生产。

第三,黄河虽然拥有二千六百万千瓦的动力资源,但过去都消耗在冲刷河床和携带大量泥沙,有时还消耗在冲毁堤防造成水灾,而被人们所利用的水力,只有一些古老的水车水磨和二个支流上的小型水电站,是微乎其微的。今后我们要在黄河上建立一系列的大型水力发电站,以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所需大量动力。由于黄河天然的水量时丰时枯,也要求用水库来调节,才能经常维持足够的水流,利用水力枢纽所构成的落差,发出可靠的电力。

第四,随着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工农业产品的运输量必将大量的增加,而水路运输的运输量既大,费用又最便宜。但是利用黄河来通航本来是很困难的,或则水流太急,顺流而下非常危险,逆流则不能上行;或则河道被泥沙所淤浅,不能通船。唯有建筑水库以后,好像人造的深水大湖,急流浅滩都被消失,可以像海里一样的航行自如。至于水力枢纽以下的河道,则经过水库调节,改变了天然水量的丰枯不均,经常维持一定的水深,也有利于航运。

经过苏联专家的查勘,对于各个可能筑坝的地点进行了周密的比较,考虑到上述各项任务,确定第一期将要在河南省陕县附近的三门峡和甘肃省兰州附近的刘家峡修筑两个巨大的水力枢纽。

三门峡是黄河下游最优越的一个峡谷,坚硬的火成岩构成了筑坝的良好基础。河中间有两个大岛,把黄河的水流分成三股,分别名为人门、鬼门和神门,那里水流湍急,航行非常危险,所以有这些名称。不久的将来,人门、鬼门和神门都将被坚实的混凝土堵住,就在那里建筑起雄伟的拦河坝。在拦河坝的上面会出现一个人造的大湖,这个大湖完全受人们的控制,将要有效地吞没黄河流域百分之九十二地区所产生的巨大洪水。拦河坝下面还要建筑起巨大的水力发电站,发出的大量电力可以送到几百公里以外,供给新兴的工厂矿山和机械化了的国营农场、集休农庄等等的需要。从水电站的下面将流出被人们所驯服了的水流,不再危害于人民,而为人们利用来灌溉农田与通航船只。三门峡水力枢纽的修建,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将起巨大的作用,具有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修建第聂伯水电站的同样意义。

刘家峡是一个极其雄伟的峡谷,两岸高山对峙,显得这里的黄河特别狭窄。在这里建筑高坝非常经济。而且这个水力枢纽的作用,将遍及甘肃和内蒙的广大地区。巨大的水力发电站所发电力将供给兰州及其附近新建工矿业所需动力,并使兰州市区不再受到黄河供水的威协。刘家峡水库将控制黄河中游水流,使得银川和后套等灌溉区得到足够的水量,从银川到包头一带也就可以通航轮船。

除上述两个巨大的水力枢纽以外,还要建设巨大的灌溉工程和渠道系统。第一期将在黄河的中下游扩充灌溉面积达到现有灌溉面积的三倍,保证这些地区不再受到旱灾的威胁,大量增加农业生产。

当黄河上建设了巨大的水库以后,黄河河水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因为水库里水流缓慢,也就自然地留蓄在水库里。这样,下泻的河水将要变清,下游的河床不再继续淤高,还会把过去淤积在那里的泥沙逐渐冲刷掉,使得河槽加深,更加保证了防洪的安全,并有利于灌溉航运。但是大量泥沙淤积在水库里,会逐渐把水库淤满,使其失去拦蓄洪水和调节枯水的效用,这也是不能容许的。因此,我们要根本上解决泥沙的来源,在黄土区里展开广泛的水土保持工作,大量地植树种草,改良农业措施,蓄水保土,使得光秃秃的黄土童山,变成树木葱茂的青山,被冲刷破坏的土地,变成肥沃的农田和草地。同时还要配合着在支流上和小沟里修筑起大大小小的拦沙坝,及时地把泥沙拦住,不让他们流下去。这样把除害和兴利结合起来,既可防止水土流失,根本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又可发展这些地区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生产。

以上就是我们改造黄河的简单轮廓。

我们的任务

苏联在开挖伏尔加—顿河运河,修建伏尔加大水电站等伟大的改造自然的斗争中所获得的胜利,有力地告诉我们,改造黄河的伟大任务是一定能够完成的。因为今天我们和苏联一样:我国的劳动人民已掌握了政权,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人力物力;并且,我们在科学技术上有苏联的伟大无私的援助,曾经参加过征服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的苏联专家已经参加了我们征服黄河的工作。这一切,都是我们能够胜利完成改造黄河这一伟大任务的必要条件。

然而,改造黄河毕竟是一件十分艰巨而繁重的工作。现在我们对于改造黄河仅仅走了第一步,要完成改造黄河规划中每一个具体措施,还需要经过勘测、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工作,克服许多今天还不能完全估计到的困难。我们必须在黄河流域内进行广泛的勘测工作;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及经济、巩固、安全、能够抵住巨大水力的原则,确定每一个建筑物的设计,还要进行其他许多精细复杂的工作。

改造黄河的建设工程都是非常巨大的。像三门峡和刘家峡水力枢纽,它的建设规模都要比我国目前进行的水利工程大许多倍。例如每一个拦河坝的坝身就需要一百万立方公尺以上的混凝土,而每立方公尺混凝土必须保证高度的质量。在那里将要安装几万吨钢铁制成的闸门和机械,水电站里将安装最大的水轮发电机。还要建设起从水电站通向各地的高压输电总路。再如许多灌溉渠道将开挖亿万公方的土方和石方。这样巨大的工程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精确的科学技术和高度机械化的施工,才能在最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改造黄河的工作是这样的艰巨而又复杂,这就要求全国人民、各个部门来支援这一工作。特别是要求我国的男女青年支持和参加这一工作:要求他们掌握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本领;要求他们参加野外的勘测工作,参加复杂的设计工作,参加工地的实际施工,参加各种科学研究。我们相信,在共度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我国青年,一定能和全国人民一道,肩负起这一光荣任务,用自己的劳动,在祖国土地上创造出前人所不能想像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奇迹。

猜你喜欢

泥沙洪水黄河
泥沙做的父亲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黄河』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又见洪水(外二首)
洪水来了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