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白书皮透视

1949-08-17廖盖隆

中国青年 1949年18期
关键词:内战马歇尔美国政府

廖盖隆

本文提要:本文是对于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供状——白皮书的详细分析和介绍。引证了白皮书的原文,逐段说明:美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目的是想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为了送到这目的,它采取了援蒋内战和政治阴谋相结合的斗争方法,而不是采取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方法。这是因为美国大规模出兵干涉会引起美国人民的反对和中国人民的愤怒反抗,特别是因为有着以苏联为首的世界民主阵营的反对。文内列举具体材料,说明美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援助比白皮书中所宣布的还要多。各种货款、物资和服务援助共达五十九亿多美元(白皮书只承认三十亿美元)。另外帮助国民党运送内战军队五十四万人。但结果美帝国主义不得不承认蒋介石匪帮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打击之下完全失败。美帝国主义自已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美国干涉和侵略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白皮书除前言外共分八章,另附有关对华政策文件一百八十六种,长进一千零五十四页。第一章叙述一八四四年到一九四一年的中美关系,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捏造和对于中国人民的侮蔑。第二章至第八章叙述一九四一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尤其是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来的中美关系,是该书的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叙述国共关系,充满了恶意的歪曲;第三章叙述对日战争后期到一九四五年底赫尔利在中国的活动;第四章叙述雅尔达会谈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力图挑拨中苏两国的兄弟友谊;第五章叙述马歇尔在中国的活动;第六章叙述魏德迈来华和司徒雷登在中国的活动;第七章叙述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中国内战的情势;第八章叙述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整个白皮书虽然曲尽颠倒黑白的能事,但主要的是:白皮书是美国干涉和侵略中国的失败供状。

还在对日战争后期,美国帝国主义政府就打算好了要消灭中国的爱国民主力量,以便把中国变为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附庸国。艾奇逊在白皮书前言中说,早在一九四三年及一九四四年,“美国的观察家”们就已看到国民党腐败反动政府业经丧失人民的支持下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力量则可能胜利。因此美国政府于一九四四年九月派遣赫尔利来华,进行了一系列的干涉活动,公然宣布他的使命是“阻止国民政府崩溃”,“支持蒋介石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及统率三军的委员长”,“统一中国所有军事部队”(即消灭中国的人民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

日本投降以后,美国继续并加紧这种干涉和侵略活动。艾奇逊说:“和平来临时,美国面临下列对华的三种可能的抉择:(一)完全摆脱一切牵连;(二)大规模地在军事方面加以干涉,援助国民党击毁共产党;(三)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广大地在中国确立其主权,一方面鼓励双方从事协商,尽力避免内战的发生。”第一条计策,不干涉中国内政,美加帝国主义政府常然是不愿意采取的。艾奇逊无耻地说那样就会等于”放弃了美国的国际责任和对华传统的友好政策”。第二条计策,大规模的军事干涉,美国没有力量采取。艾奇逊说这是因为“共产党的力量已较过去更为强大……也许只有靠美国的军方才可以逐走共产党。美国人民显然不会答应在一九四五年或以后让我们的军队担负如此巨大的义务”。艾奇逊并表示这种干涉是“在美国的力量的合理限度”以外的;事实上,艾奇逊在这里是承认了:美国所以不能采取大规模军事干涉的办法,是由于中国人民有组织的力量已经充分强大,美国不敢从事“未可估量的冒险”(白皮书第八章);是由于美国人民不愿意进行侵华战争,“美国人民显然不会答应”这种战争;是由于整个国际

形势不利于美国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已经大为削弱,反帝民主阵营的力量已经空前强大。美国要侵略全世界,首先是要侵略欧洲。但强大的苏联、东欧新民主国家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运动则牵制住了美帝国主义的主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对华的大规模军事干涉,当然是在“美国的力量的合理限度”以外的。无论美国帝国主义者内部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吵,无论麦克阿瑟之流怎样叫嚣,但“美国力量的合理限度”却规定了美国帝国主义不可能以“大规模军事干涉”或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的方法来征服中国。

因此。美国采取了第三条计策,即出钱出枪出军事顾问,援助蒋介石打内战,并在中国进行政治干涉活动,以与援蒋内战相配合,藉以灭亡中国。艾奇逊在白皮书的前言中说:“协助国民政府尽可能在中国广大的地区上建立它的权威”,“则是美国从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所力予推行的”。换句话说,消灭中国的爱国民主力量。以便把全中国放在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的奴役统治下,亦即把中国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或附庸国,这就是日本投降以来美国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实质。

为着奴役中国人民。美国政府给了国民党极端庞大的物质援助。艾奇逊在白皮书前言中说;“自从对日胜利后,美国政府以赠予和借贷的方式给予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的援助总数约达二十亿美元,这个数字在价值上等于中国政府金钱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时,就该政府的预算方面言,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比例地较战后美国对其他任何国家的援助数量为大。除这些赠予和贷借外,美国政府曾以大量的军用与民用之战时剩余物资卖给中国政府,其要价总值在十亿美元以上,而通过协议的估价办法,美国政府仅取得二亿三千二百万美元。”事实上,白皮书所宣布的数字还是过小的。根据现有材料的订正统计,对日战争结束后美国给予蒋介石的金钱物资,及服务援助共达四十二亿余美元。其中包括:(一)贷款五项,共计一亿四千四百二十万美元,即:历次棉花贷款六千七百万美元,一九四六年六月改进海港贷款一千五百万美元,一九四七年四月船只贷款一千六百五十万美元。同年十月蒋美“救济协定救济贷款二千十百七十万美元,同年十二月美国会通过的“临时援助”一千八百万美元。(二)物资及服务援助九项,共计三十八亿另二百二十九万余美元,即:战后“租借援助”七亿七千七百六十三万美元,一九四六年八月让售太平洋剩余物资成本八亿三千七百万美元,同年六日“八又三分之一队空军计划”飞机、装备成本及训练突出三亿另七百七十五万美元,赠予海军舰只二百七十一艘及让售美军在华剩余军火估计价值八亿美元,转让美军在华设备八千四百万美元,印缅战场剩余物资五亿美元,一九四七年六月廉售一亿三千万发子弹减价五百九十万九千九百三十一美元,联总救济物资美国部分四亿八千五百万美元,联总结束后赠予国民党善后救济经费五百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美国赠款)。以上贷款及物资、服务合计共为三十九亿四千六百四十九万余美元。再加上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九日美国会最后通过的援蒋款项四亿美元,则美国战后对国民党内战的援助共为四十三亿四千六百四十九万八千二百二十三美元。而美国军事顾问团用于训练蒋军的援助还没有算入。

此外,在对日战争时期中,美国政府给予蒋介石政府的贷款计有八项,共达六亿九千七百八十万美元,再加“租借援助”战时运交部分八亿七千万美元,合计为十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万美元。这些贷款和物资援助大部分也被用于这一次国民党所举行的屠杀中国人民的战争。

以上抗战后及抗战中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共达五十九亿一千四百余万美元。这就是美国为了奴役中国人民而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庞大投资。

美国政府还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国民党打内战。美国曾派遣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装备和训练国民党的内战军队。美国曾以海空军运送国民党国队到达内战的前线。自一九四五年九月到一九四六年六月共运了十四个军,四十一个师,八个交通警察总队,约五十四万余人。这样就决定地帮助完成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全面内战的主要准备步骤。

艾奇逊在白皮书前言中供认说:“从一九四五年一直到一九四八年初秋,国民政府在人力和军备上较其对手具有显著的优势。的确,在那一时期之内,大部分由于我们在运输、武器及补给上给予他们的部队的援助,他们遂以推广其控制及于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这就使人信服地证明了:国民党所发动的反人民战争,在实际上乃是美国假手于国民党的殖民地战争,乃是“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藉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八月八日新华社)

社论:《别了,司徒雷登》)。

不仅如此,美国帝国主义还采取政治阴谋的办法帮助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战争。一九四五年底。当国民党军队沿着平汉路、晋东南上党地区及平绥路向人民解放军的进攻被打得头破血流,因而证明尚未完成内战部署即冒然发动战争的国民党有遭受失败的危险之后。美国特使马歇尔,就抱定“协助国民政府在尽可能广大的地区建立其权威”的目的,装着“公正无私的调处”的面孔,笑嘻嘻地到中国来了。白皮书的前言说:“我们面对现实。企图协助拟定一个暂时性的协定。一方面将因而避免内战,但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的势力。……马歇尔元帅于一九四五年底衔命赴华,一如白皮书第五、第六两章中关于马歇尔使华以及其后几年的事实叙述所示,我们当日的政策是受着两个目的鼓励的。一个目的是在政府能趋于稳定并沿着民主的途径(按指沿着消灭人民革命的途径)前进的条件下,使中国得到和平;另一个目的是协助国民政府尽可能在中国广大的地区上建立它的权威。”马歇尔果然协助拟定了“一个暂时性的协定”,这就是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三日生效的“停战协定”。马歇尔和蒋介石坚持在这个协定中把东北作为“重要的例外”,以便首先在东北大打内战。马歇尔又协助拟定了另一个“暂时性的协定”,这就是同年同月三十一日的政治协商会议的五项决议案。但是白皮书说,这些决议“仅在道义上而非在法律上有实施的义务”。到了一九四六年六、七月间,马歇尔和蒋介石显然认为国民党政府已经“趋于稳定”,内战部署已经完成了,于是空前未有的全面内战就由国民党发动了。不管是“协定”也好,是“决议”也好,是“法律”也好,是“道义”,也好,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蒋介石看来,都是可以任意撕毁,而不值得一顾的。于是,白皮书前言:“实际上马歇尔元帅在一九四六年秋天便撤回了他协助和平解决中国内战问题的努力。”从此以后,阴险狠毒的美国帝国主义者马歇尔留在中国的任务,就不过是监演伪国大和监制伪宪法的工作了。一九四十年一月国民党召开了伪国大,通过了伪宪法之后,马歇尔就得胜回朝,高升一品去了。

一九四六年七月担任美国驻国民党政府大使的司徒雷登,在马歇尔离华之后,成了国民党的政治总监管。由于国民党的失败,他就开始着重地进行“掌握知识分子和群众”的活动,企图在中国民主阵营内部和在国民党反动阵营内部以“自由主义分子”为对象培养新走狗,以代替蒋介石这一类癞皮狗。

美国政府以物力人力援助国民党,并以政治阴谋配合国民党打内战,还是为的什么?这是为了从地上、水上和空中掠夺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主权。白皮书极力隐瞒这一方面的事实。但是美国政府既然与国民党政府订立了如同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中美空中运输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的“中美救济协定”,同年十二月的秘密的“海军协定,一九四八年七月的‘中美双边协定这一类极端侵害中国主权的条约及协定,美国帝国主义政府就赖不掉他们奴役中国的企图。美国政府经过国民党曾取得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各方面的控制权。美国帝国主义政府奴役中国的命运是与它的走狗国民党统治的命运不可分离的。正是为着这个理由,美国帝国主义政府给了国民党反动政府以源源不绝的力量援助。

但是美国帝国主义干涉和侵略中国的结果,却终于“不能有效”。白皮书的前言中说:获得美国政府全力援助的国民党,“他们好像强大的力量是弱的,他们的胜利是建立在沙上的”。“我们的军事家曾报告说,国军在具有决定性的一九四八年,没有一次战役的失败是由于缺乏武器及弹药。”在这种情形下,杜鲁门、马歇尔、司徒雷登这些先生们,就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充当了义务运输大队的队员,白皮书前言承认“自从对日战争胜利以来。美国供给中国(国民党)军队的军需品之大部分……已落入中共之手。”而且承认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已经为美国政府控制所不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就是对日战争胜利以来美国侵华政策的结局。

猜你喜欢

内战马歇尔美国政府
美国政府对华北伪政权出笼的关注及应对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美国政府工程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做法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与启示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二战时的美国“军事设计师”——马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