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陵王入阵曲

2024-10-18张昊寰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4年10期

《兰陵王入阵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其起源于北齐,是为歌颂北齐名将兰陵王高肃的战功和美德而作的男子独舞。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它背后的故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兰陵王:兰陵王高肃,字长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文武双全的名将,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四子,被封为兰陵王。相传兰陵王容貌俊美,为在阵前震慑敌人,他特意在战场上佩戴凶恶的面具,并因此战无不胜。北齐河清三年(564年),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兰陵王奉命冲入敌军重围,与守城北齐士兵内外夹攻,最终大败北周军队,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兰陵王此战的英勇,将士们佩戴面具,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并伴有吟唱和简单的表演。此曲风格深沉浑厚,古朴悠扬,后经乐师整理重排,最终为戴着面具指麾击刺的男子独舞。

《兰陵王入阵曲》自诞生后,在民间广泛流传。隋朝时期,它被正式列入宫廷舞曲。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因而渐渐脱离了军队武乐的范畴,并逐渐演变为乐府曲牌名《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

作为一首具有杀伐战斗气氛的歌舞戏,虽然风格慷慨激昂,但是《兰陵王入阵曲》不同于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广陵散》那般悲怆。其曲调哀而不伤,既有对阵亡将士的悼念之情,又充满了大败敌军的喜悦与放松。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陵王入阵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1986年,专家在日本寻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随着《兰陵王入阵曲》的再次响起,兰陵王英勇入阵、忠君爱国的形象,将永远被后人景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