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研究的探索与典范
2024-07-11陈耕
2016年,刘登翰老师学术志业60 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集《跨域与越界》。全书40 万字,共收登翰老师有关华文文学的理论探索,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分流下的台湾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研究,两岸文化和闽南文化研究,艺术评论等领域的论文共计21 篇。登翰老师在后记《我的学术之旅》中说,这本论文集“大致反映了我自1980 年以来三十多年留下的学术印迹”。他还说:“本书所涉领域太杂,由文学而文化而艺术,且研究对象多在境外、域外,姑且以《跨域与越界》名之,表明我的学术之旅跨越不同地域与学术领域。”
正是“跨域”二字使我不时翻阅这部著作,试图在字里行间品读和理解登翰老师跨域的勇气、动力,尤其是跨域学术路径的探索。因为我自己也是从电影、戏剧的创作转向歌仔戏等闽台民间戏曲的研究,再转向台湾文化、闽南文化的研究。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自己文化研究的路上就不断得到登翰老师的提携和教诲,尤其在他的专著《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思考,获益良多。
收录在《跨域与越界》第三辑的几篇文章正是登翰老师2002年出版的专著《论纲》重要观点的进一步阐发。《论海峡文化》是《论纲》第6章,是关于“海口型”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发展,是论述海峡文化的精彩论文。《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色》《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则是《论纲》一书华彩乐章的浓缩版。而《闽台文化研究的文化地理学思考》则展现了登翰老师跨域的学习与借鉴能力,他努力站在巨人的肩膀,探寻新的方法和路径,来观察和研究闽台地域文化。
20世纪90年代,登翰老师已经是全国台湾文学研究、华文文学研究的领军者,1998年他提出要撰写一套共11 本的全面研究两岸文化亲缘关系的大型丛书,这是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此时他已过花甲之年,这是需要学术勇气和学术自信的。短短4 年,这一套涵括闽台先民文化、族群、方言、教育、习俗、民间信仰、文学、戏曲、建筑、民歌等第一辑11 种专著的《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就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其中包括登翰老师撰写的整套丛书导论的总体论述《论纲》。在这套丛书首发式的座谈会上,许多专家都做了高度肯定,特别是对丛书的学术性和系统性,认为该丛书是当下两岸问题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有很大现实意义。
2004年登翰老师在福建省社科院的海峡文化研究中心,又主编了丛书的第二辑共6 种,也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两辑丛书共17 种,超过500万字,是迄今对于以闽台为中心研究两岸文化关系,较早出版的最具规模也最具影响力的一套学术论著。
登翰老师的《论纲》可以说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著作。
《论纲》简介
《论纲》全书共分九章和一节结束语。第一章,文化地理学与闽台文化关系研究;第二章,闽台文化关系的历史溯源;第三章,移民与闽台社会的形成;第四章,移民与中华文化的闽台延播;第五章,闽台社会的文化景观;第六章,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第七章,闽台特殊的社会心理与文化生态;第八章,闽台社会同步发展的中断与台湾文化同质殊相的发展;第九章,台独分裂主义文化理论批判;结束语,以文化的整合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论纲》正是把历史作为阐释闽台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在一次和登翰老师的交流中,他谈道:“这本小书有一条脉络,从闽台关系的历史渊源谈起,古地理中的地缘关系、考古学和人类学发现的亲缘关系、古文献记载中的史缘关系和神话传说佐证的文缘关系,把时间推向很早,只为说明我们常说两岸‘自古以来的‘古,究竟有多‘古?接着讨论中原移民南入福建而至闽南,和闽南移民二度迁徙东渡台湾;随着移民而来的中原文化的南渐和东延,带来两岸社会的同质性建构及其所形成的共同文化区和文化景观。这些都是背景,吸收了许多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但我的目的并不在于介绍这段人所共知的历史,而是换个角度——文化的角度来重塑这段历史。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和社会心理。历史著作是不谈文化心理的,地理著作更不必,唯有文化著作,必须从某些外在的地理特征,来探索它可能影响这一地域文化发展的因素,从历史曲折的进程进入人的文化心理。这是我写这本书的重点,也是我观察和思考的初步收获。我把它集中在本书的第六章、第七章,后来又改写成专题论文《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和《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单独发表。”
关于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登翰老师提出四个方面:
1. 从大陆文化向海洋文化的过渡:多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
2. 从蛮荒之地到理学之乡的建构:“远儒”与“崇儒”的文化辩证;
3. 从边陲海禁到门户开放的反复:商贸文化对农耕文明的冲击;
4. 从殖民屈辱到民族精神的高扬:历史印记的两种可能。
在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中,登翰老师也提出五点认识:
1. 祖根意识与本土认同:移民文化心理的投射;
2. 拼搏开拓与犯险冒难:移民拓殖性格的两面;
3. 族群观念与帮会意识:移民社会组合方式的心理影响;
4. 边缘心态与“孤儿”意识:自卑与自尊的心理敏感;
5. 步中原之后与领风气之先。
这里的每一个问题,展开了都是一篇大文章。
在《论纲》中,作者专门在正面论述之后,增加了一章《“台独”分裂主义文化理论批判》,分别从《驳“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驳“台湾话不是中国话”》《驳“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驳“台湾历史不是中国历史”》四个方面,对“台独”论调进行挖根掘底的批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也增强了这本书的现实意义。登翰老师说,这四个问题是“台独”文化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其他的观念都是从这里派生出去的。
《论纲》的结束语《以文化的整合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统一》明确提出:“民族和国家的整合,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在如今两岸社会处于政治地域的实际分裂状态时,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民族和国家的整合,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台湾文化的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表明了自觉承担国家重大问题研究的担当和使命感。
全书洋洋洒洒24 万多字,一气呵成,观点新颖,论述方法新颖,经得起反复咀嚼,掩卷深思,回味无穷。
对《论纲》的评价
《论纲》中提出的许多原创性理论观点,使这本书充满了思想的魅力。2003 年台湾省有一个代表团来福建省社科院访问,其中包括有官方身份的人物,也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学者。《论纲》一书受到他们充分的肯定与欢迎。座谈会上有人边引读书中的文字,边发言说现在台湾急需这样的著作。当时整套丛书尚未出全,就有人要求订购。
历年来对《论纲》有许多肯定的评论,其中以孙绍振老师的意见最为精彩:“在当前,地域文化研究是门显学。不过,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要么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历史,要么是地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方言、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登翰主持过一套两辑总计17本约500 万字的大型‘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每册一个主题,林林总总,就包括了上述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这两个方面。但登翰所写的作为丛书导论的《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其着力点不在于讲述历史、介绍背景,而在于透过对历史背景的现象描述,揭示中华文化如何走向海洋的意义和价值,从理论上建立对闽台文化的认识体系和阐述框架。他借鉴文化地理学的视野和方法,发现了传统的文化地理学对文化区域划分的缺陷,即只重视‘地域,而忽略了‘海域,而‘海域的观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沿海大国,具有重大意义。福建和台湾恰恰处于台湾海峡这一黄金水道的两侧,历史上由中原经福建再度移民台湾,方言、习俗、信仰的传承性和相似性,使闽台成为一个共同的文化区。从文化传播的路径看,其特征不是相邻地域的扩展传播,而是面对海峡的跨海传播。为此他提出了‘海峡文化和‘海峡文化区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对闽台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命名。这样的概括把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统一和转化当作主导,突出海峡的特殊性,正面指出闽台作为具有移民播迁的文化积淀的特色,肯定了中华文化的内陆性性质,在走向大海的过程中对海洋文化精神的涵化。他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口性文化的范畴(‘海口性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精神的概括),并且在阐述中衍生出系统的、有机的概念谱系,而这正是学科建构提升的标志。”
孙老师的评价可谓切中要害。这些概念的提出甚至超越了文化学术界。后来福建提出的“海峡两岸经济区”,就隐约可以看出“海峡文化区”概念的影响。
登翰老师后来曾这样讲:“ 闽台文化究竟是海洋文化还是大陆文化,过去争论很多。这两个概念都来自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但黑格尔的政治倾向使他对于世界文化的分类也明显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偏见。我认为不必硬性套用黑格尔关于海洋文化(蓝色文明)和大陆文化(黄色文明)的概念和价值判断,应从文化本体出发实事求是地来认识闽台文化的性质。‘海口这个概念来自地理学,它通常指的是内陆河流与大海交汇的地方,在这块由内陆河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泥沙俱下,鱼龙混聚,往往土地最为肥沃,物种最为繁富,人口最为稠密,经济也最为发达。这正是闽台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地理学的概念转为文化社会学的概念,‘海口型文化或文化的‘海口性,可以确切地用来描述闽台文化从内陆走向大海的特征。”(《对话:从文学到文化的研究》,《闽南文化研究》2018年第24期)
他又说:“在讨论闽台区域文化时,我常有一种遗憾,在中国区域文化划分和区域文化研究中,只有‘地域的观念,缺乏‘海域的观念。而中国是个拥有广大海域的国家,中华文明最初发端于黄河流域中游,之后才逐渐向自然条件更好即更适宜耕种的中下游延伸。自商周历经秦汉、唐宋,二千余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沿着黄河这一轴心在‘长安—洛阳—开封做东西方向的移动。直到南宋,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才向南迁移,而江南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发展,也成为此后政权的支柱。因此,中华文化从整体上说是由内陆走向海洋。海域的概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峡是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地理学里,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域的狭长通道。全世界有1000 多条海峡,但适合航行的仅有40 多条;而介于福建和台湾之间沟通东海和南海、纵贯我国南北的台湾海峡就是其中之一。闽台社会由这条黄金水道构建成一个共同文化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也由这条黄金水道走向更远的世界。研究闽台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不能无视这道海峡。因此2007 年我在《论海峡文化》一文中,认为对‘海峡文化这个概念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提出了‘台湾海峡文化区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历史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文化结构,以求更确切地强调闽台文化的海洋特征,呼应之前提出的闽台文化的‘海口性。”
《论纲》中许多闪光的论述需要我们认真地去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
我曾询问他撰写《论纲》的方法。他说:“历史学当然是诠释闽台文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但我从移民学、方言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等也得到不少启发。让我受益最多的是文化地理学,它成为我分析和诠释闽台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我的许多观念和论述方法,比如移民和社会建构、移民和文化传播、文化区的形成、文化区的划分、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社会文化景观等,都来自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或受其理论启迪引申而来。”
今天再读《论纲》,可以说在论述闽台文化关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上,尚未见超越其的论著。同时它更为后来者在闽台文化、闽南文化,乃至所有地域文化的研究方面,探索和开创了多学科、立体化、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论纲》正是登翰老师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点,是一次成功的华丽转身。
在《论纲》启迪下的“跨域”思考
在登翰老师的召唤下,我有幸参与了这套丛书的编撰,负责撰写《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一书。在此期间切身感受到了登翰老师为组织这套丛书所付出的辛劳,让人由衷地敬佩。
同时我也成为登翰老师这本《论纲》最早的读者之一。其论述的角度、依凭的理论和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少学者曾涉及过的问题,他在论述中充满了新意和理论深度。对我后来的文化研究,特别是对我后来领悟、理解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历史地、多元立体地把闽台复杂的地缘关系、历史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族群关系和文化关系等,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互相牵连,阐述得一清二楚,而且事实上为中华地域文化的研究探索到了回归中华学术特色的文化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地域文化研究热潮,但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卡——找不到学科。最典型的是福建闽南师范大学,他们在各方的支持下设立了“两岸关系与闽南文化研究”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尝试着开设了一届闽南文化的本科,没想到毕业后人事部门给卡住了,在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中没有这个学科,当然也就没有这个学位了,最后学生只能按中文或历史来取得学位。这是从中国问题出发的社科学术研究都会碰到的问题。文化自信,要从了解脚下土地的文化开始。
中国的区域文化,如同戏曲,如同中医等,都是综合的、系统的。抛弃了综合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就找不到这一学科的真谛。同样的情况,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研究中也存在。登翰老师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1993 年7 月给拙著《台湾文化概述》写的《序》中就提出:“近十多年来,大陆对于台湾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而及历史、文学、艺术及其他,几乎发展成为一门包容广泛、分支齐全的‘台湾学。在我们取得的众多研究成果中,我不免有时也会有某种遗憾。我们习惯于从社会的外部因素来考察研究对象,这些显在的外部因素,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但事物的存在态和发展态却同时又有着它潜在的内隐因素,起着绝不亚于外在因素的作用。这种有时候过于拘泥于就事论事的外部研究,常使我感到缺乏对事物深层底蕴的内视力和穿透力。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与我们对台湾社会的文化底蕴了解不透、研究不深不无关系。近些年有些学者意识到这点,转向对台湾文化的研究。”
多年以后,我曾和老师谈到他的这段话。他说:“当时我对‘内‘外的认识,是把文化视为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学具有一种巨大影响力的内在因素;与今天西方文论所说的文学内部形式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有所不同。台湾自甲午以后处于日本割据的殖民统治50 年,又在二战胜利后不久,撤迁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大陆疏隔对峙半个多世纪,不管来自东方还是西方怎样的压力和诱惑,台湾都未曾也不可能从祖国分离出去。是什么力量把台湾和祖国联结在一起?不是政治的力量——当时两岸政治是对立的;也不是经济的力量——当时两岸经济是隔绝的;唯有文化的力量,是维系两岸民众心灵相通的精神纽带,也是抵御来自内外的分裂势力最有力的保证。这是为历史所曾证明并还将继续坚守下去的,研究台湾政治、经济,怎能不关注文化巨大的潜在力量和深刻影响!”
他从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问题出发,来审视台湾问题的研究,必然地会感觉、发现、思考台湾问题、台湾文化研究的学术方法。这种系统的综合的问题,用分科治学的办法,肯定难以探索到真谛。
受登翰老师的启示、教诲和鼓舞,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思考研究破解中国问题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概念、标准、方法。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学”研讨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中国学”之下的地方学也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学科建设正在掀起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我们需要从一个一个的学科建设做起。
从西方引进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概念和术语,这些概念和术语有的是被系统地阐释过,有的则是长期以来相沿成习、约定俗成的。它们都具有稳定的内涵和明确的指涉。我们同样也要在学科建设中注重概念的创造、创新和阐述。
同时,我们从登翰老师的“海口性”和“海峡文化”等系列概念的创新和阐发中,是否也可以得到启示呢?
登翰老师在《论纲》中以历史学作为基本出发点、作为研究背景,重新对历史进行文化的解读和建构。这种方法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他曾说:“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最大的区别,在于历史是实证的,文化是诠释的。历史通过实证,证明它的存在,而文化通过诠释,完成一种建构;当然,文化的建构也必须有实证作为基础和背景。这只是就其研究方法的不同而言。不过西方新历史主义者认为,所谓‘真实的历史并不存在,所有历史都是历史研究者眼中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也是一种建构。中国历史以帝王为中心,从三皇五帝开篇,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一路数下来。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别样?这个诠释系统就是建构。历史的建构,也是一种文化。”
我曾反复品读他的这个论断。今天的问题、今天的文化必须站在今天的角度来思考。历史上许多文化的经典,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注释,所有的注释就是注释者站在他的“当下”立场的注释。以现代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赋予传统当代的生命。这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路径。
登翰老师在《一个人的学术旅行》中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里曾说,我们在《论文化生态》那本书中做过这样的界定:“结构性研究使我们从空间的视角来剖析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以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过程性研究则是我们从时间的视角来审视文化在历时性过程中的发展变迁,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无论是过程性研究还是结构性研究,都需要综合系统的治学办法。“方法论问题一直不受重视,这是我们的文化研究往往滞步不前的原因之一。西方的文化研究常常使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很大原因就得益于他们研究方法的新颖、突破。”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综合性学科,没有现成的办法,我们必须像登翰老师一样摆脱西方分科治学体系的桎梏,以各自的学术实践来共同寻找达到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
一本好书,最重要的是能够点燃你思想的火花。20年后重读《论纲》,使我思想的火花不断被引燃闪烁。
作者:陈耕,一级编剧。曾任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所长等职。
编辑:得一 3121763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