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恋一世,成就“科苑双星”

2024-06-27潘彩霞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4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

潘彩霞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1951年,在华罗庚的召唤下,一对年轻的夫妇放弃英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从此,他们科海携手,爱恋一世,谱写了一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佳话。

他是理论物理学家杨立铭,她是被称为“中国计算机之母”的夏培肃。

异国携手,比翼双飞

1947年8月,24岁的夏培肃前往英国。连年战乱,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她深恶痛绝。为了学有所成,她决定出国留学。

在英国,还有一位老朋友热切期盼着她的到来,他就是杨立铭。早在中央大学读书时,他们便在同学介绍下相识。一个是电机系少有的才女,清秀内敛;一个是机械系的青年才俊,曾因发现美国的一本教科书里有错误而在学校崭露头角。一次漫步清谈后,他们彼此好感顿生。

两年前,杨立铭先一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此后,他们靠书信联系。在信中,夏培肃恭恭敬敬地称杨立铭为“杨先生”。得知夏培肃有留学的打算时,杨立铭帮助她申请到了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

作为工学院唯一的女生,夏培肃的到来一时引起轰动,记者们纷纷来采访,争相一睹这个东方女子的芳容,而她的心,早已迫不及待地飞向了电路实验室。

爱丁堡大学学术氛围浓厚,夏培肃忘我地流连在图书馆,埋首于各类文献,在导师欣赏的目光中,她信心倍增。

但同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也深深地刺伤了她的心:中国留学生需要每年去警察局登记;房东女儿的地理书里,对中国的描述是,男人抽鸦片,女人裹小脚,穿衣要靠西方国家施舍;当夏培肃在学习之余当助教时,有人甚至挑衅,说中国人不配给英国人当助教。

“不能让他们瞧不起中国人!”种种屈辱刻骨铭心,夏培肃以庄重、自信的姿态穿行于校园。

这样的夏培肃,越来越让杨立铭倾心。那时,杨立铭师从量子力学奠基人马克斯·玻恩,已在理论物理学研究方面小有成就。尽管经常工作到深夜,但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他都会到夏培肃的住所去看望她。

交谈增多后,对彼此,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样出生书香之家,同样在战乱中艰难求学,同样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在不断地学术交流中,爱慕之心与日俱增。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夏培肃与杨立铭在爱丁堡登记结婚。蜜月里,两人一同去了巴黎大学,在居里夫人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他们心有戚戚。由居里夫人对波兰的热爱,他们想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人才,他们归心似箭。多年以后,杨立铭回忆道:“当时我们已有良好的工作待遇,但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回祖国参加建设。至于回国后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我们没有特殊要求,只认为我们已具备了必要的专业基础和科研经验,可以在任何地方独立开展工作,现在正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时候。”

风雨如晦,紧密相依

1951年,应清华大学教务长周培源之邀,夫妻俩登上回国的轮船。在清华工字厅,一个破旧的小房间成了他们的家,物质条件艰苦,但他们满怀激情,在各自的领域奋斗着。

随着院系调整,杨立铭到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系教授,而数学好、又懂电路的夏培肃则被华罗庚选中,参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一个人在一生中,常常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对于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一次谒见华罗庚教授时。”为了这份信任,夏培肃全力以赴。

然而,计算机是新生事物,研究小组一无所知。为了弄清原理,夏培肃泡在图书馆抄资料,去旧货市场收集器材。在北京西郊中关村内的一幢新建大楼里,她带领一群年轻人日夜奋战,很快就掌握了苏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逻辑电路、运算器等也相继试验成功。

在研究的同时,夏培肃开始编写《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为培养人才做准备。不久,好消息传来。一次会议上,时任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告诉夏培肃:“电子计算机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已经被列入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科研热情受到激励,将幼小的孩子托付给保姆,夏培肃忘我地投入工作。1958年,她开始负责研制我国第一台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仅仅一年后,107计算机便横空出世。此后,夏培肃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中。

成功的喜悦,有爱人一起分享,那喜悦就变成了双倍。在科技报国的路上,夏培肃和杨立铭意气风发,携手前行。可是,为了理想,他们忽略了自己的孩子,1962年5月4日,噩耗不期而至。

那天,夏培肃照常去上班,只有杨立铭一人在家。他只顾在屋内潜心钻研,不知何时,7岁的大儿子已失足落入院内的粪坑,不幸夭折。

家庭遭此重创,很长一段时间,杨立铭陷入自责,郁郁寡欢。夏培肃把悲痛埋进心底,她没有责怪,没有吵闹,相反,她理解他、尊重他,更加呵护他。

由于营养不良,再加上长期伏案、过度劳累,杨立铭染上了肝炎,夏培肃于是自学治疗,精心照料:陈米发霉,她一粒粒剔除,绝不影响他的健康;物资短缺时,她想方设法买来蜂蜜和银耳,炖了给他吃;为了让他走出愧疚情绪,她把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定为“家庭团聚日”,在小儿绕膝的天伦之乐中,杨立铭的身心逐渐恢复。

40年后,杨立铭参加体检,结果显示,他的肝既没有变大,也没有硬化,连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磨难,使两颗心靠得更紧。政治运动到来后,夏培肃被关进牛棚,杨立铭守护着她,助她熬过风雨如晦的日子。1970年,他们一同去江西干校劳动,一个养鸡,一个养牛,住在茅草房里,他们互称“鸡司令”“牛军长”。在温柔的意境中,他们彼此越来越坦然、豁达。

“科苑双星”,谱写佳话

政治运动结束后,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夏培肃和杨立铭把全部精力都用来钻研学问,她创办学术期刊,培养研究生,助力计算机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计算机之母”;他则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是耶鲁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事业上,他们一起成长,互相成就;生活中,他们甘于清贫,互相扶持。生病住院时,他们甚至拒绝学生探望,“我们不想被打扰,只想安静一点。”

深夜里,在微黄的灯光下,或讨论学术,或各自捧读,对他们来说,便是最浪漫的事。

1991年,夏培肃和杨立铭同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科技界誉为“科苑双星”。后来,一位诗人特意送上一首七律:“风雨爱恋一世浓,灵犀常伴壮行程;醇醇魂追恩师诲,挚挚心涌赤子情。师抚幼树成巨树,我献此生托后生;科海携手浪最处,万里波涛弄潮声。”  而这,正是他们几十年科研与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夏培肃这样说:“共同的理想是最重要的,双方的感情好,能够尊重对方,不仅是对方本人,还有对方的工作,双方相互支持对家庭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经历过丧子之痛、风雨侵袭,她更能体会到,唯有爱的力量,才能使一切恐惧和痛苦都化作甜蜜,化作前行的勇气。

年事渐高后,夏培肃逐渐淡出科研一线,但她依然“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计算机”。2000年,量子计算成为研究热点,可是,主要是物理学家在研究,计算机专业的科研人员难以深入地理解。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杨立铭的指导下,她撰写完成了《量子计算》一文,被计算机界广泛应用。

并肩同行半世纪,2002年,分别的时刻到来了,在夏培肃的陪伴下,杨立铭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杨立铭去世后,夏培肃常常独行于幽幽小径,在古树绿草中寻找那个记忆中的身影。他留下的几千册专业书刊,她都无偿捐赠给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图书馆。

科技报国是他们共同的梦想,让中国的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夏培肃最大的愿望。为着这个目标,她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2014年,91岁的夏培肃走完了优雅而又奋进的一生。她的倩影,永远地留在中关村内,她和杨立铭留下的美好故事,也如天上星河,永久地闪烁光芒。

猜你喜欢

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穿裙子的“计算机”
基于LabVIEW的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几点探讨
计算机网络安全
iLOCK型计算机联锁开发中的需求开发管理
计算机联锁系统配置软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