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的“制冷与空调”课程教学改革

2024-06-11邓俊波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赛项技术标准制冷剂

邓俊波

(广西二轻技师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1 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分析

1.1 赛项内容

世界技能大赛是目前国际技能与技术培训的顶级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先进水平,迄今为止已经开办了45 届赛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世界技能大赛,截至目前,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五届世界技能大赛,共计获得奖牌总数为143枚。其中,金牌36 枚、银牌29 枚、铜牌19 枚、优胜奖59 个。

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是专注于制冷与空调领域的一项赛事。该项目旨在评估参赛者在制冷与空调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该赛事为年轻的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在该领域所学所能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该赛事通常由国际技能竞赛机构或相关专业协会主持,参赛者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比赛过程中,参赛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技能操作来展示他们在制冷与空调领域的全面能力,这些考核包括系统设计、设备安装、故障诊断与修复、能源效率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1.2 赛项技术标准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际性的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技术标准是确保竞赛公正的重要依据。制冷与空调赛项的技术标准主要涵盖:(1)技术标准明确要求选手能够设计和优化制冷与空调系统,考察选手对系统整体性能、能效、环保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中包括系统参数的选择、循环流程的优化、系统的可控性等。(2)考察选手对制冷与空调设备故障诊断的能力,包括使用各种工具进行系统检测、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维修方案等。大赛会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和解决问题。(3)鉴于制冷与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开始关注选手对新型材料和创新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这包括新型制冷剂、智能控制系统、环保技术等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技术标准会要求选手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制冷与空调设备,包括调试、安装、维护等环节。实际操作技能是制冷与空调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技术标准通常会强调选手需要重视工作环境设备和个人安全,还需要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即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合理处理废弃物。技术标准要求选手遵循行业内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其工作符合行业的法规和要求。

1.3 赛项优秀案例

1.3.1 系统设计与优化案例

在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一些精选案例聚焦于系统设计与优化,展示了参赛选手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技能和创新思维。这些案例不仅仅关注于技术细节,还在整体上追求更加可持续、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例如,以下是其中一个代表性案例。该案例的参赛选手面对的挑战是设计一种智能化空调系统,旨在提高能效、减少能耗,并在此基础上兼顾用户舒适度。案例中,选手综合考虑了以下关键因素。首先,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室内外温度、湿度、人员活动等环境参数。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深度分析和模式识别。其次,参赛选手设计了一种智能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该算法不仅考虑了节能因素,还充分考虑了用户的舒适感受,实现了个性化的温控体验。系统优化方案包括能效提升和能源循环利用。通过采用高效制冷剂和优化换热器设计等手段,系统能在维持舒适度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耗。为了提高系统可维护性,参赛选手还设计了远程监控系统。运维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1]。

1.3.2 故障诊断与维护案例

在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故障诊断与维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以下是一个精选案例,展示了参赛选手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技能和实际应对能力——“如何高效地诊断空调系统故障并进行快速维护”。该案例要求参赛选手在实际工业环境中,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并提出有效的维护方案。参赛选手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对空调系统的各个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故障检测算法,参赛选手迅速发现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状况。在发现异常后,选手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故障诊断流程。通过逐步排除可能的故障点,缩小问题范围,选手最终确保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到具体故障原因。在确定了故障原因后,参赛选手制定了详细的维护方案,方案包括更换受损零部件、调整系统参数、清理污染元件等。维护方案考虑到了尽量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的因素。为提高维护效率,选手还设计了远程支持系统。运维人员可以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1.3.3 创新材料与技术应用案例

在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中,涌现出一系列关于创新材料与技术应用的精彩案例,例如,“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该案例需要参赛者设计并应用一种新型制冷剂,以提高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性能,降低环境影响,并兼顾能源效率。参赛选手通过深入研究新型化合物、材料和混合物,设计了具有较高制冷性能和较低环境影响的制冷剂。考虑到全球环境问题,该制冷剂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选手进行了广泛的性能测试,例如制冷剂的制冷效率、热力学性能以及安全性等。通过测试结果,选手优化了制冷剂的配方,从而确保制冷剂可以在不同工况下都能表现出色。设计的新型制冷剂不仅需要停留在实验室层面,更需要应用于真实的制冷与空调系统中。选手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制冷循环,使新型制冷剂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最佳效果。在关注制冷剂技术性能的同时,选手也关注新型制冷剂的环保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其环境影响,确保新型制冷剂是一种可持续、低碳的选择。

2 赛项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 工学一体化教学

为开展制冷与空调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需要明确整体课程目标,包括学生在制冷与空调领域的技术标准应用、设备运用与维修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其次,教师需要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赛项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系统设计、设备运行优化、故障诊断与维护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实际行业需求,并制定出清晰的课程大纲,详细规划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方法,从而确保整个一体化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校和机构需要开发制定专门的一体化教材,教材中需要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等。在制定教材之前,需要引用并解读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使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竞赛内容,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作针对课程内容的教学视频。视频中需要包括实际操作演示、案例分析、讲解理论知识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直观、全面的学习体验[2]。最后,安排实际操作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进行设备运行、维修等操作。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应用技术标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设计并引入实际案例项目,这些案例项目可以是真实行业案例,也可以是模拟情境,但是最终目的都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参与真实项目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步骤,教师整合世界技能大赛的制冷与空调赛项技术标准,开展制冷与空调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教学,并编写相关教材和制作教学视频,从而更好地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3]。

2.2 完善与世界技能大赛制冷空调赛项接轨的教学条件

我院被自治区人社厅认定为第46 届世赛制冷与空调赛项广西集训基地,成为了承担广西区内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选手选拔培养任务的重要平台,将对开展世界技能大赛资源应用、国际交流合作和成果转化发挥重要载体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并与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赛项接轨时,得到行业企业的支持至关重要。首先,与行业企业合作,更新实验室设备,引进最新的制冷与空调技术设备,从而确保与世界技能大赛的赛项接轨,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实践训练。还可以建立仿真模拟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其技能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其次,与制冷与空调领域的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实训,在这个过程中接触最新技术、工作流程和设备。行业专业人士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向教师提供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培训,以便其更好地将最新行业趋势融入课堂教学中。再次,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赛项的优秀案例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作为教学案例或实验项目,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实际赛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为其提供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激励其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还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实时性,确保课程内容可以随时更新,确保教学与行业赛事的要求可以连接紧密[4]。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将课程内容与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赛项接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行业需求的能力。行业企业的支持将为学校提供设施、实践基地和最新的行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实践机会。

2.3 建立正确的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正确的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是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成果转化为课堂实际教学的关键一环。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将其与技能大赛的成果相对应。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其次,使用多种评估方式,这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考试、实验报告、项目作业、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考核等,但是教师最重要的是需要确保评估方式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将实际项目纳入评估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实践来展示他们在制冷与空调领域的应用能力,例如模拟实验、设计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等。最后,提供及时的反馈。通过定期的个人面谈或小组讨论,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解释评估结果,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学习指导。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将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成果转化为课堂实际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际操作水平[5]。

3 结语

综上所述,论文通过挖掘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成果,并探索其实际教学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将赛事成果转化为课堂实际教学的模式。优秀的赛事案例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教师要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拟实验、案例分析、实地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期望能够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赛项技术标准制冷剂
扬州市出台“制冷剂六条”提升制冷剂安全管理水平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近共沸制冷剂R134a/R1234yf的PVTx性质的实验研究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在江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