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目标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2024-06-10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风能风力风电

李 磊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1]。风力发电不仅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作为可再生能源,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因此,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储存技术的限制。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未来风力发电将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气候变化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风力发电技术概述

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进行发电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风车叶片的旋转驱动发电机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风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由风车叶片、齿轮装置、发电机、塔筒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运行方式和地理环境,风力发电系统可分为陆地风电和海上风电两种类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到现在的变桨距和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2]。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风能预测和调度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改进,为风力发电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大力推广风力发电技术。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也不断提高。

2 面向碳中和的风力发电技术发展

2.1 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多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叶片技术,如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高效叶片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此外,风能预测和调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1.风力发电机组和叶片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和高效叶片技术的研发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全功率变频器,消除了齿轮箱等机械传动部件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3]。高效叶片技术通过优化叶片的形状和材料,提高了捕风能力,从而提高了风能利用率。此外,采用轻量化材料和复合材料制造的叶片,能够提高机组的载荷能力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风力发电的可靠性。

2.风能预测和调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风能预测和调度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对大量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对未来风速和风向的准确预测。同时,结合电力系统的调度需求,可以合理安排风电场的发电计划,提高风电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此外,采用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风电的平滑输出,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2.2 风力发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与协同发展

为了解决风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科研人员提出将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集成和协同发展的思路。其中,风能与储能技术的结合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同时,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将两种能源进行协同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1 风能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与应用

风能是一种间歇性能源,其功率输出会随时间变化,这给电网稳定供电带来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风能与储能技术的结合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储能技术可以平滑风能的不稳定性,保证电力输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常用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

2.2.2 风能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除了风能之外,太阳能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和地域上具有互补性,将它们进行综合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通过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进行互补控制,实现对电力输出的稳定调度。例如,在白天阳光充足时,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优先供电;而在夜间或阴天时,风能发电系统可以弥补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不足,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2.3 风力发电在海洋和陆地应用中的创新与发展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由于其较高的风速和较少的环境制约因素,正逐渐成为风力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陆地风电在城郊和乡村的应用,通过因地制宜的开发建设,可以实现城乡能源结构的优化。

2.3.1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研发与建设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相较于陆地风电,具有更高的风速和更少的环境制约因素。近年来,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海上风电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海上风电的研发和建设过程中还需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如风浪、海流、海冰等自然环境对风电设备的影响。因此,加强海上风电技术的研发和建设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3.2 陆地风力发电在城郊和乡村的应用与推广

在城郊地区,可以利用城市峡谷、高层建筑周围等设置风力发电设备,以实现城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在乡村地区通过建设大型风电场,实现乡村地区用电的优化发展。

3 面向碳中和的风力发电技术面临的挑战

3.1 风力发电成本问题与市场竞争力

风力发电技术要实现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必须解决成本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4]。目前,风力发电技术成本仍然较高,主要原因是风力发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同时风力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要实现风力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3.2 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和储存技术问题

风力发电存在间歇性问题,即风速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电力输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这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和调度。储存技术是解决间歇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平滑电力输出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然而,目前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其效率和降低成本,为风力发电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3.3 风力发电的并网和调度能力问题

风力发电的并网和调度能力是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风力发电的并网和调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需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风力发电设备的快速接入和电力的高效输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调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对风力发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能力,确保电力输出的稳定和可靠。

4 应对挑战和未来发展策略建议

4.1 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降低风力发电成本

为了提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降低风力发电的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营成本为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支持。

4.2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解决风力发电的储存和调度问题

为了解决风力发电的间歇性问题、储存和调度问题,需要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这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可以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研发新型的储能材料和提高储能技术的效率,降低储能成本。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和提高调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电力输出的稳定和可靠。

4.3 加强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提升风力发电的并网和调度能力

为提升风力发电的并网和调度能力,要加强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能源互联网是通过先进的能源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能源生态系统[5]。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实现风力发电设备的快速接入和电力的高效输送。同时,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电力输出的稳定和可靠。这需要加强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优化调度算法和管理模式,提高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5 结束语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碳排放,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次,风力发电可以提供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减少经济社会对化石燃料型能源的依赖,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在面向碳中和的目标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受到重视。未来,风力发电技术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和进步,例如更大的风电机组、更高效的发电技术、更智能的调度系统等,这些都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猜你喜欢

风能风力风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走进风力发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重齿风电